首页 >>  正文

佛家痴嗔贪七苦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1

佛家所云“贪”、“嗔”、“痴”各代表什么?而“着相”又指什么?_百度...
答:“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因应因缘,而出现在眼前,待到缘分一尽,就会化为乌有。佛说的“相”,就是世间的一切,“着相”就是执着了,执着了一切,而没领悟到“空”。“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指...

贪,嗔,痴,恨,爱,恶,欲与七宗罪对比
答:贪,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嗔,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这张嘴,老说不好的话。痴,就是人们常说的傻,为某件事过于着迷。恨,恨别人,讨厌别人,心生憎恨别人之心。爱,过度的偏爱或溺爱。恶,恶事坏的想法。欲,欲望,无边无尽的念头。

佛经中有句话是(贪嗔痴),谁知道后面几句是什么啊,最好是能把这句话的...
答: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菩提达摩 悟性论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佛家说的三毒七苦是什么?
答:三毒指贪欲、嗔恚、愚痴。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答:1. 贪——贪心、爱慕、执着 贪是对物质或精神事物的过度追求和执着。在佛教和道教中,贪是五毒之一,指的是对财富、地位、名誉、感官享受等的强烈欲望。它使人沉迷于物质世界,忽视精神修养,导致心灵迷失和痛苦。2. 嗔——冲动、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 嗔是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强烈反应,表现为愤怒、不...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答:1、贪——贪心、爱慕、执着 2、嗔——冲动、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 3、痴——愚蠢、不用头脑、不明白事理 4、慢——骄傲、自以为时。5、疑——多疑、疑神疑鬼、对谁都不信任。贪:贪念一生,万物损。人的贪念有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要...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答: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5. 疑 疑是指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这种疑没有根据,容易导致对事物的误解和偏见。以上五毒都是修行中需要对治的烦恼,佛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即通过戒、定、慧来对治贪、嗔、痴。

佛教里的贪嗔痴到底指什么?
答:正因为如此,所以古圣先贤们总是教导人们要修行,通过修行卸除掉攀附于感受上的贪嗔好恶,去体验真正美好的人生。一个人若不能对自己内心的贪嗔好恶有所觉知,则自然会被贪嗔好恶牵着鼻子走,它要我们快乐我们就快乐,它要我们烦恼痛苦我们就烦恼痛苦,内心不能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说贪嗔痴是人类...

佛家说贪嗔痴,贪是什么?嗔是什么?
答:贪嗔痴,用现代话来理解,指的是人类内心最基本的三种负面情绪,又称为“三毒”。贪是贪恋,无休止的索取一切,佛教通常用鸽子来象征,因为鸽子性贪,您只要喂食,它会吃到撑死为止;嗔是嗔恚,动不动就生气,处于情绪的烦恼中,佛教通常用蛇来象征,因为蛇性嗔,老以为您在挑衅它,动不动就直起...

关于道家五毒和佛家七苦的启示
答:道家有贪嗔痴慢疑五毒,佛家对人生组成的七种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有没有爱我们,而是我们值不值得被爱。憎恨伤不了对方一根寒毛,却把自己的日子弄成了炼狱。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家说的三毒七苦是什么? -
蒙妻孟:      : 人生有三毒七苦 三毒:怨,嗔,痴 七苦:生、老、病、死,爱憎会,已失去,得不到 人生迷茫的人会无时无刻不在受这几种折磨,归根结底不过如此而已,参透了其中的含义,便会坚强无比,游刃有余与活着的这几十年. 人活着的这几十年,...

井晓师18573377324:    三毒七苦是什么? -
蒙妻孟:      :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为七苦.贪、嗔、痴是为三毒

井晓师18573377324:    爱恨贪嗔痴恶欲是“七苦”还是什么 -
蒙妻孟:      :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贪嗔痴恨爱恶欲”来源于佛之唱偈,其偈名为“开经偈”.其中一句为“无奈人心渐开明贪嗔痴恨爱欲”.

井晓师18573377324:    谁知道佛教中“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吗? -
蒙妻孟:      :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蒙妻孟:      : 佛教说的贪嗔痴意思是:1.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2.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3.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自寻烦恼.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家的“贪、嗔、慢、痴、愚”是指什么? -
蒙妻孟:      :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 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教里的贪嗔痴是什么
蒙妻孟:      : 佛教里的贪嗔痴是:贪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是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经中提到的六大烦恼指哪些? -
蒙妻孟:      :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法里说的贪嗔痴,嗔是什么意思? -
蒙妻孟:      :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

井晓师18573377324:    佛法中的“贪、嗔、痴”都是什么意思! -
蒙妻孟:      : 贪:贪得无厌.对本已满足的生活还是不断地索求. 嗔:娇柔动怒.俗话的矫情.对于本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动怒. 痴:痴傻.不明是非 善恶.没有自我的判断意识,不知当做与不应为. 知道的就答,不知道的就别答.复制别人的答案有意思么?


相关链接: 佛说人有八苦七难 | 人生七苦贪嗔痴 | 佛经最精髓的一句 | 贪嗔痴的真正含义 | 人生八苦八难原句 | 佛家六字真言贪嗔痴 | 佛说人有六欲六贪 | 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十劫 | 怨憎恨 爱别离 贪嗔痴 求不得 | 《金刚经》精髓六句 | 静心八字真言 | 佛说人生有八苦原话 | 佛教八苦顺口溜 | 佛说八苦是哪八种 | 七难八苦顺口溜 | 贪嗔痴哪个最可怕 | 人生七大苦八大难 | 佛说贪嗔痴恨爱恶欲七罪 | 佛教八苦七难原句 | 佛家七罪贪嗔痴恨爱恶欲 | 佛说人生有三难八苦 | 佛家大忌贪嗔痴 | 佛说人世间八大苦 | 贪嗔痴的最佳解释 | 贪嗔痴完整句 | 佛教贪嗔痴七大戒六欲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