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对屈原的评价500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1

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读后感,只写对屈原的评价600
答: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

急求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答:《史记》在这一篇中把屈原被罢黜的过程写得跌宕起伏,畅快淋漓,把小人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展现了屈原在忠与奸、公与私、正直与邪恶的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昏庸国君、黑暗政治的斗争精神,显示了屈原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赞扬了屈原高超的艺术素养,突现了屈原这个政治家、文学家的形...

历史名人对屈原的评价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屈原的记叙是双重性的。一方面春风得意的屈原“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此倍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另一方面,屈原也因此招惹了官场的妒忌,从而遭到佞臣陷害被迫从郢都流放去了汉北,在面对国破家亡之时,他忧愤地纵身跳入汨罗江,葬身浩荡的水流之中。死亡...

你对屈原的人物评价
答: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自杀的日子,可能是...

对史记中屈原评价作文500字
答: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

古人对屈原的评价
答: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

如何看待《史记》和《汉书》对待屈原的评价?
答:而同为汉代的刘安和司马迁却对屈原赞誉有加,他们分别在《离骚体》和《史记》中对屈原个人和作品进行了评价,认为屈原忠君爱国,宁死不辱,很有气节;作品文采斐然,想像奇特,绚丽浪漫,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不息,难分上下。其实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全都是人撰写的,...

屈原评价2000字
答:从汉代到明清,从“五四”时期到抗战阶段,以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新时期,每个时代几乎都有自己的“屈原问题”。人们在探讨时代的命运和做人的规范时,往往把屈原作为一种历史参照进行比较,作出选择,从而对他的精神、人格实行再认识、再评价。正是在这种不断被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历史中,屈原显示了精神风貌的左右偏移...

屈原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事情,应该如何评价他?
答: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于内政外交都曾提出过很有见地的建议。可惜他遭受小人的陷害,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最终,在秦将白起率军 攻破楚都郢之后,屈原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投汨罗江自尽。相传,当地的人民听说后...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
答:《史记》是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它寄托着作者的理想,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也正是屈原伟大文学精神的继承。两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是景慕屈原的人。李白藐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是屈原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宗炭转19217415427:    从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从正反两方面 孔子 屈原 刘邦 李广 荆轲 -
龙万蒲:      : 屈原 他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他是不肯与世同浊的诗人,他才华横溢,他一心为国,他忠君爱民.在当时人们心中,他是希望,是光明!在后人眼中,他是诗人清高精神的代表,也是立志为国的臣子的榜样......但在我们看来,他的愚忠我们不认同,他的死亡,不仅毫无意义,甚至是对现实的屈服和逃避.

宗炭转19217415427: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对屈原有什麽评价?为什麽? -
龙万蒲:      :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宗炭转19217415427:    司马迁<史记 - 屈原列传>中的句子 -
龙万蒲:      :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这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评价屈原的一句话,字面意思是,屈原的文虽然看似过于细腻,但从小可以见大.他的含意虽然写当时,但影响会到以后很远. 实际上司马迁是赞赏屈原的高贵精神和坚贞的性格超越了他的文章,也使得他的文辞非同凡响,必会流传后世.

宗炭转19217415427:    选择一位自己喜欢和崇拜的历史名人,收集资料写一则500字左右的人物短评 -
龙万蒲:      : (一)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

宗炭转19217415427:    《史记》中对屈原的评价是?
龙万蒲:      : 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

宗炭转19217415427:    历史上是怎样评价屈原的?
龙万蒲:      :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

宗炭转19217415427:    关于屈原的评论或者人物分析,大概2,300字, -
龙万蒲:      : 这是同样来自知道的同道之人写的东西,我找来给你: “我觉得这他不符合你说的四种倾向或结局.他是一个复杂体. 一、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

宗炭转19217415427: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司马迁如何评价屈原
龙万蒲:      : 司马迁对屈原的一生既钦佩又遭遇不平,加之自己的,对屈原的评述实为自己情感的宣泄.

宗炭转19217415427:    关于屈原的评价.150字左右 -
龙万蒲:      :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把它与古老的“诗三百篇”相比较,并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甚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宗炭转19217415427:    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一写段评价. -
龙万蒲:      : 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


相关链接: 对屈原的评价150字左右 | 名人对屈原的评价100字 | 司马迁称赞屈原的离骚 | 评价屈原300字左右 | 对屈原的认识和评价800 | 《屈原列传》评价离骚 | 对屈原一生的评价500字 | 对屈原的评价作文800 | 司马迁对屈原离骚的评价 | 对屈原的评价400字 | 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评价 | 讨论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 史记中如何评价屈原 | 屈原短评500字 | 屈原的评价100字左右 | 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极高 |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50字 | 对屈原投江的看法800字 | 屈原的详细评价800字 | 司马迁怎样评价屈原的 | 司马迁如何看待屈原投江 | 屈原列传对屈原的评价原句 | 对屈原的评价300字左右 | 对屈原的评价1000字 | 对屈原的评价300字 | 对屈原的评价600字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