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年的传说儿童故事简短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1

年的传说简写
答:年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锐的角,异常激烈,“年”兽年在大海深处,每一个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的生命,所以每一个除夕,人们支持旧的和年轻的,逃到山上,避免“年”的伤害。每年除夕,村民们都忙着收拾行装逃到山里去,这时村子东边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一位...

讲一个关于春节的故事10字
答:七、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惯。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在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为了...

年的故事简单概括是什么?
答:传说以前有一种野兽,名叫“年”,总是在除夕出来害人,人们都很害怕。有一次年来害人时,一位老爷爷用爆竹把年吓得落荒而顶。从此,每到除夕大家都燃放炮竹来驱赶年。久而久之,燃放炮竹就成了过年的习俗。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

年的传说故事
答:传说一: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凶几十倍。专门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几十个人,被它吃的人数也数不过来。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来了,有个年轻人恨极了,说:“与其让它吃掉,还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冲了上去,好多...

年的故事来历
答:年的故事来历1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做夕的怪物,它经常破坏房屋,伤人害命。人们为了躲避夕带给他们的伤害都上山了。 这在春节这一天时,桃花村的人们都扶老携幼上山躲避时,有一个叫做年的孩子,对一个老婆婆说:我有一个好办法把夕赶走。老婆婆没在乎他说的话,直接上山了。 人们上山没一会儿后,夕就来桃花村...

春节的由来传说故事有哪些?
答:1、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人们有的封...

年的故事和压岁钱的故事是什么?
答:年的故事: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还有人。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晚上,年兽闯进...

有关年的故事有什么?
答:故事一:七郎射夕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当大雪封山,夕聚会到附近伤害乡邻找食物,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年,村子人在准备避难时,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饿晕在路边的孩子,并带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诉孩子,夕追到这,看到人们在伐竹就匆忙...

跪求!!关于“年”的传说的故事,字数不大于50字
答: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

马友谦18593795934:    关于新年的故事 -
勾战菊:      : 1、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

马友谦18593795934:    求一个关于年的由来的传说故事 -
勾战菊:      :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

马友谦18593795934:    关于年的传说,急啊~~~~~~(简短,简短,再简短!要概括完全,不能超过200个字) -
勾战菊:      : 年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年”,他非常凶恶,每天除夕,都要来吃人,所以人们都非常怕他,他长着鲨鱼般的牙齿,他还长得非常像狮子他的眼睛非常的紫,人们就更怕他了.有一年人们忘了给“年”做贡品,于是,“年”就在村子里大吼大叫,人们都跑到竹楼上了,这时,竹楼附近的竹楼失火了,是因为“年”在大吼大叫把房子引起了火灾.年看到了突如其来火、和被烧的啪啪叫的竹楼,人们就发明了爆竹和贴春联.

马友谦18593795934:    关于年的故事,简短一点,大约250个字左右. -
勾战菊:      : 古时候,传说有一个怪兽叫年.每当它来时,人们总不得安宁.有一次,叫年的怪兽又来了,人们收拾好了行李,躲得躲,逃的逃.就在一条路上,遇见了一个老人,那个老人很可怜,大家都不搭理他,只有一位婆婆劝他赶紧走.那个老人告诉那位婆婆他有办法,而且只需要呆在家里就行了.婆婆以为他生病了,没理他.过了一会儿,年来了,那位老人和婆婆知道躲不了了,就溜回了家.年很快就追到了婆婆的家,可是年吓了回去,因为老人让婆婆穿上了红衣服,放上了爆竹.后来,他们把秘诀告诉给了大家,大家从此就不再怕年了.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人们把一年的开头称为过年.

马友谦18593795934:    关于年的传说50字左右 -
勾战菊:      : 儿童动画故事《年的传说》

马友谦18593795934:    有关春节的传说 ,短一点的 -
勾战菊:      : 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听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于是遍有了“过年”这一说法.

马友谦18593795934:    简短的春节的故事(2则) -
勾战菊:      :[答案]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

马友谦18593795934:    年的传说,简洁. -
勾战菊:      : 传说它是太古时候的一种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十分凶猛,每到岁寒将尽,就要出来掠食噬人.人们为了防御它,一到此时,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一根根竹子,使其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把“年”吓跑.一夜过去,大家平安无事,于是就高高兴兴地互相表示祝贺,拿出丰盛的食物在一起吃.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欢乐的节日——“过年”.还有一种传说是“年” 有五谷丰收的意思.从过去的“年”到现在的春节,形成了很多风俗习惯.像除夕守岁、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年糕等习俗,至今仍在盛行.

马友谦18593795934:    传统过年的神话故事简短 -
勾战菊:      : 春节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马友谦18593795934:    有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 -
勾战菊:      :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太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名字叫"年",它生性非常的凶残,平时都在深山密林中活动,因为它还喜欢吃人,所以人们对它非常的害怕;不过幸好"年"一般只是每次的岁末三十的那天晚上才会出来,伤人性命,破坏田园,所以人们一般都会在那天天还没黑的时候就关上了自己家的门,一直不睡觉到天亮,到第二天开门邻里就相互庆贺相安无事.在后来有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人们发现了原来"年"对爆竹和红色的东西非常的畏惧,于是从此每到除夕那时人们就会穿红挂红以示喜庆,并除旧迎新之时大放爆竹,后来"年"就再也不敢来了.这就是除夕的传说.在三十过后的那天就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也称为"过年".


相关链接: 3-6岁幼儿经典简短小故事 | 年的传说故事 | 儿童睡前故事3岁小兔子 | 3-6岁睡前听故事经典 | 年的传说简短版 | 年的传说神话故事 | 年的传说50字左右 | 年的传说故事简短介绍 | 年的由来传说故事简短 | 年的传说故事视频 | 年的传说故事简短30字 | 年的传说故事20字 | 年的传说民间故事 | 年的故事简短50字左右 | 年的传说故事内容全文 | 年的传说故事简短20字 | 年的传说故事缩写50字 | 年的故事 传说简短100字 | 关于年的传说故事简短 | 年的传说故事简短100字 | 年的传说故事50字 | 年的传说故事30字 | 年的传说故事100字左右 | 年的传说简短简写 | 年的故事 传说简短50字 | 年的传说简短30字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