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1

《宴子春秋·问下》译注
答:对曰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又问曰 :“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 :“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叔向”问晏子说:道德达到什么样就可以称为高尚,行为做到什么样就可以称为“厚”(这个厚应该有仁厚和恩厚两种意思)?回答说:道德高尚莫过于爱民,行为仁厚莫过...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的翻译
答:「意孰为高」,当作「德孰为高」,「意莫高于爱民」,当作「德莫高于爱民」,「意孰为下」,当作「德孰为下」,「意莫下于剥民」,当作「德莫下于剥民」,故「德」与「行」对文。」长孙元龄亦以为「德」字之讹。〔二〕则虞案:杨本作「乐身」。〔三〕则虞案:「身」为「民」字之误。

晏子清廉翻译详细一点
答:晏子,名婴,字平仲.生在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出现的春秋时代,曾做过齐国的相同,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廉政思想,突出表现在爱民的主张上。他强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国君对于平民不能“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应该体察平民的...

公文用典04|大势篇:社会维度(1)
答:02.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范文】“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我们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作为县委书记,应时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恪尽为民之责,真正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勤务员”。(选自2018年6月1日人民论坛文章《...

晏子的仁政爱民思想是怎样体现的?
答:晏子主张仁政,有很强的爱民思想。他反对国君和贵族的穷奢极欲,也反对官府对百姓残酷盘剥。他认为,应该体恤百姓民众的温饱疾苦。他说:“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他还常常为维护平民百姓的利益,而规劝国君。有一次,正值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景公带着妃妾和百官出游。一路人马,前呼后拥,...

公务员申论写作:如何给文章语言增色?
答:8.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9.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北宋·苏辙《去皇帝书》10.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千百年前,诗人陶渊明曾写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感言时光...

如何写出简短有力的申论作文结尾
答:“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典出: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三、社会篇:(一)社会篇之论民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典出:《老子·第四十九章》“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二)社会篇之论管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

橘逾淮为枳的道理 橘逾淮为枳的中心思想
答: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这里,晏子明确地提出了“先民而后身”是国君 “长保威强勿失”的根本保证之一,又把“爱民”看作是最崇高的思想.晏子的这种重民、爱民的思想跟后来孔子的仁政、孟子的民本思想...

有关爱民悯农的诗句
答:(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此句出自《晏子春秋•问下》。叔向问晏子曰:“意执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即答此。其意思是,没有比爱护老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做法。(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楚国大夫...

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
答:4.意(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意(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卷第四,第208页),这是晏子政治思想的主旨。为政者的德才智要求有许多方面,集中一点就是爱民,人民是为政的根本,只有爱民,才能有为民谋利益的政策方针,才能富民、教民、健民、乐民,人民才会富裕、文明、健康、...

融茂知18924906100:    德高莫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的意思 -
杨炊陆:      : 最高尚的意愿,莫过于爱民;最低贱的行为,莫过于戕害百姓.

融茂知18924906100:    《宴子春秋·问下》译注 -
杨炊陆:      :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 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叔向问晏子曰 :“意孰为高?行孰为厚?” 对曰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 又问曰 :“意孰为下?行孰为贱?” 对曰 :“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叔向”问晏子说:道德达到什么样就可以称为高尚,行为做到什么样就可以称为“厚”(这个厚应该有仁厚和恩厚两种意思)? 回答说:道德高尚莫过于爱民,行为仁厚莫过于使人民快乐. 又问说:道德怎么样就叫做低下?行为什么样叫做下贱? 回答说:道德低下莫过于对人民盘剥苛刻,行为下贱莫过于损害自己的身心、性命. “害身”的解释,我拿不准.

融茂知18924906100: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的翻译原文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 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又问曰... -
杨炊陆:      :[答案]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一〕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二〕.」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三〕. 译文 叔向向...

融茂知18924906100:    晏子说烛邹的第三条罪状,其实是对齐景公说() -
杨炊陆:      : )晏子在景公面前一一指出烛皱的罪状目的是什么? 2)晏子劝告景公勿杀烛皱是否讲究艺术? 3)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1)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

融茂知18924906100: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 -
杨炊陆: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论语·为政》[2]) 子贡曰[3]:“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4]?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5]!尧舜其犹病诸[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

融茂知18924906100:    晏子春秋的名言选辑 -
杨炊陆:      : 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业,以行其礼也. 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加残. 国之兴,立爱以劝善也,立恶以禁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 国...


相关链接: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 民惟邦本是谁提出的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岁不寒知松柏下一句 |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 己所欲者 慎施于人 |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 文登于傲德事件 | 岁寒知松柏表达什么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的意思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王安石变法背景 | 治国有常民为本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民为邦本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周虽旧邦其命维处处 | 尚书始于哪个朝代 | 于傲德为什么被抓 |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