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清照《武陵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1

"物事人非空自悲"是什么意思?
答:回到熟悉的地方,事物都还没有变,但是旧地的人已经不在了,只留自己,徒增悲哀。【出处】: 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全诗: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的写作背景
答: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表达什么?原文及赏析
答: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赏析】李清照晚年流寓浙江金华,也就是词中提到的双溪所在之地。浙江山水虽然清丽,但与她的家乡济南终究差异太大,很难说能见到什么相同的风景,...

李清照的《武陵春》的翻译。
答: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李清照的代表作有什么?
答:《武陵春》又有《武陵春·晚春》一称,是李清照中年时期所作的一首词。作者由景及人,借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愁绪。《武陵春》寥寥几句便诉说了词人半生飘零的心路历程,词作背景发生在宋高宗绍兴五年,战乱的年代,作者正避难于浙江金华,丈夫赵明诚已经离世,自己收藏的金石文物也在颠沛流离中所剩无几...

武陵春诗四字成语
答:1. 武陵春诗句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武陵春 李清照 愁在词中指什么
答:2、与李清照颠沛流离的身世有关。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
答:李清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幸运的,同时又充满了不幸。李清照早年和恩爱的丈夫在一起,互相场合,赏玩金石古玩,一起读书。丈夫不久不幸离世,自己南渡以后,生活变得很清苦。李清照的词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开始的书写甜蜜的哀愁到家国之愁。《武陵春》就是作者南渡以后写...

李清照词中的双溪在哪里?
答:李清照《武陵春》词中的双溪指的是现今金华燕尾洲地段。由于婺江源头由两条江水组成,一是义乌江,二是武义江。两江合流就是婺江了。在两江会合处有一片三角洲,叫燕尾洲。这里古时候叫"双溪"。李清照的《武陵春》写与宋高宗绍兴五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朝面临国破人亡的局面。李清照携家眷避乱到当时...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答: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晁党崔15354565838:    《武陵春》李清照. -
咎隶波:      : 李清照词《武陵春》赏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词.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的<武陵春>全文
咎隶波:      :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晁党崔15354565838:    如题...李清照的《武陵春》全文+翻译 -
咎隶波:      :[答案]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翻译;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武陵春》 -
咎隶波:      : 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林春》、《花想容》. 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武陵春,词牌名.源自陶潜《桃花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 双调小令,正体49字,上下各4句3平韵.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武陵春》的译文,只要译文不要赏析, -
咎隶波:      :[答案] 李清照《武陵春》译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武陵春》解析: -
咎隶波: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武陵春及鉴赏 -
咎隶波:      :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

晁党崔15354565838:    李清照<武陵春>全文翻译
咎隶波: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晁党崔15354565838:    武陵春李清照的词赏析词人忧愁的原因是什么?词人又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
咎隶波:      :[答案]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忧愁的原因是什么? 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晁党崔15354565838:    《武陵春》 李清照 阅读 -
咎隶波:      : 1、就是前两句吧,日晚倦梳头写主人公因心中惆怅,疏于妆点自己;欲语泪先流写主人公见物是人非,禁不住流泪. 2、内容上:都是描写自己的愁,但前者主要抒发作者对江河破碎,身世飘零的悲伤,而后者则从一国之君的角度写作者寄人篱下,故国不在的愤慨. 写法上:前者从静态表现,把愁之深比喻成重量;后者从动态表现,写愁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有气势浩大.


相关链接: 李清照《蝶恋花》 | 李清照的《醉花阴》 | 李清照《满江红》 | 李清照《相见欢》 | 李清照《玉楼春》 | 李清照《诉衷情》 | 《如梦令》全诗 | 李清照《一剪梅》 | 《武陵春》宋李清照 | 李清照《点绛唇》 | 李清照《如梦令》 | 李清照《浣溪沙》 | 李清照《绝句》 | 李煜《蝶恋花》 | 李煜《虞美人》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醉花阴》李清照 | 李清照最肉麻的情诗 | 李清照词《如梦令》 | 李煜《相见欢》 | 《武陵春》古诗 |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 | 李清照《声声慢》 | 李清照《漱玉词》 | 小学古诗《春晚》 | 李清照蝶恋花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