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煜《浪淘沙》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3

"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身世梦中人。" 出自哪里?
答:有一句诗词“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身世梦中人”,这句话莫名中让人觉得很有触动。那么这句话到底是出在哪里呢?这两句诗词出在两首不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来自不同的诗人。梦里不知身是客,前半句出自唐代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的“浪淘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答: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出自:五代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词人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写,《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何怎样的创作背景...
答:“梦中”几句,转过来回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作为俘获,好像仍在却忆华丽的城堡里,贪恋着一会儿的欢喜,但是梦醒了之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区”(《浪淘沙》),却翻倍地感到恐惧。南唐后主李煜往往会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留有一个较深的踪迹,既与他们的特殊身份有关系,从而与其说是五...

李煜的《浪淘沙·怀旧》中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答:“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答:前者是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后者是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本回答...

李煜的《浪淘沙令 》什么意思?什么意境?什么背景?
答:李煜词赏析之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名家点评:这是李煜最负盛名的名作之一,读来令人心颤。身为臣虏,李煜的晚景实在是太暗淡太绝望了,整天在屈辱和悲伤中煎熬,...

李煜《浪淘沙》赏析
答: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来自天涯,奔腾万里,它携带的泥沙也经历浪淘风簸。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九天银河,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家中去做客。 这句话写黄河的雄伟。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传说是牛郎,...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
答:《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李煜《浪淘沙令》...

《浪淘沙》的全部古诗有哪些?
答:5、《浪淘沙》——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于侍柯18273114885:    李煜(浪淘沙)的全文 -
师夜肾: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

于侍柯18273114885:    李煜 浪淘沙 -
师夜肾:      :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名家点评: 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

于侍柯18273114885:    《浪淘沙》全文+解释 -
师夜肾:      : 1.浪淘沙·怀旧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赏析: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

于侍柯18273114885:    浪淘沙(李煜) -
师夜肾:      : 李后主后期的词作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的无比痛苦,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如本词,即是以景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至于叠词自然是潺潺二字,只是众多手法之一.

于侍柯18273114885:    浪淘沙 李煜详译 -
师夜肾:      :[答案]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棉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

于侍柯18273114885:    李煜的《浪淘沙》 -
师夜肾:      : 1,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按自己喜欢这两个说·说对就有分··2,流水...

于侍柯18273114885:    李煜《浪淘沙》赏析 -
师夜肾:      : 首先说明是:窗外雨潺潺(chán).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简析】 此词将梦前梦中梦后,穿插行进,对比强烈,揭示了内心,诠释深深的悲苦无奈和始终不渝的怀念故国的绝望心情. 淅淅沥沥的细雨,敲打着窗台,故国神游,繁花似锦.干戈起,将一场春梦惊醒,罗衣锦被,难挡寒冷.艳丽的江南,欢娱陶醉,突兀回到现实.翘首凝望栏杆,空虚忧愁相袭,往日梦碎.在梦幻的召唤下,时光悄然流逝,回望故国心茫然,愁思哀怨诉衷情.即便身为赵宋的阶下囚,但思念故国的的感伤永不老去.

于侍柯18273114885: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 -
师夜肾:      :[答案] 悲哀的往事实在难以排遣.苔藓长满秋风庭院,任它朱帘不卷,反正没有人来.已是国被家亡了,从前做皇帝的一切都埋没在蒿莱之中.晚凉天静,满天月色,想见远方的金陵,那些过去属于我的宫殿的影子,还照在秦淮河的清波...

于侍柯18273114885:    问下李煜的浪淘沙令全文~谢谢~~
师夜肾:      :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于侍柯18273114885:    浪淘沙 李煜诗词 -
师夜肾: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全词语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话,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相关链接: 李煜《玉楼春》 | 李煜《长相思》 | 李清照《满江红》 | 李煜《蝶恋花》 | 柳永《雨霖铃》 | 李清照最肉麻的情诗 | 李煜《虞美人》 | 南唐李煜《浪淘沙》 | 李煜《相见欢》 | 李煜经典诗词16首 | 唐代李煜《长相思》 | 李白诗《长相思》 | 李清照《浣溪沙》 | 李煜《虞美人》全诗 | 李清照《蝶恋花》 | 李清照《相见欢》 | 辛弃疾《水龙吟》 | 李煜《相见欢》全诗 | 《虞美人》古诗 | 李清照词《如梦令》 | 李清照《绝句》 | 李煜最经典20首 | 李煜《浪淘沙令》 | 晏殊《浣溪沙》 | 辛弃疾《满江红》 | 古诗《浪淘沙》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