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2

淝水之战
答:呜呜”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不敢停留,赶紧又跑。前秦大败而回,一蹶不振,两年后就灭亡了。淝水之战中,晋军以八万士兵抗击前秦八十七万大军,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同时,淝水之战还产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

淝水之战的主要人物和内容
答:383年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确定了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格局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淝水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1. 两次战役都是世界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而且都是中国北方的几十万军队败给中国南方的几万军队。2. 两次战争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赤壁之战让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周瑜青史留名。苏轼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夸的就是周郎。淝水之战则...

淝水之战的背景、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答:1、背景:淝水之战前夕,前秦东晋对峙图晋孝武帝时,谢安执政,桓冲为荆州刺史,防御荆襄地区;谢玄镇广陵,与谢安防御淮南地区。为了加强中央军力,晋孝武帝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成立北府军。荆州军也成功收复四川、襄阳一带。谢玄继续北上,前锋刘牢之一度打到邺城。但专政朝廷的司马道子忌讳谢氏功高,...

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
答:太元八年(383年)七月,前秦王苻坚调集90多万军队南下,企图一举灭晋。晋使谢玄率军8万迎战,至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之洛河)大破秦军前锋。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前秦从大举进攻到淝水决战,前后只有四个月的光景,就全线崩溃了。经过这一战,东晋相对稳定的局面得到了巩固,...

淝水之战是什么朝代
答: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

淝水之战谁赢了
答: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的胜利结束。公元383年,北方政权前秦攻打南方政权东晋,兵败淝水(今安微省寿县的东南方)。自此之后,原本统一的北方再度陷入内乱,前秦政权很快衰亡。东晋则维持政权将近四十年。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史称“淝水之战”。当时,中国正值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有东晋政权,北有五胡十六...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是哪些?
答:9、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

淝水大战之战结果如何?
答:淝水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公元316年,在内乱外患的多重打击下,腐朽的西晋王朝灭亡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南北大分裂的历史局面。在南方,公元317年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起东晋王朝。其占有现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

淝水之战真的是东晋7万对抗前秦87万?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答:国人历来喜欢讲说以少胜多的战例,诸如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特别是淝水之战,作为软弱的南朝对强盛的北方政权少见的空前大胜,更是被人津津乐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晋以7万多兵力战胜前秦87万大军,兵力对比达1:1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虽然做到以少...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
叶董时:      :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王苻坚率军出兵伐晋,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农滢砌15957112562:    请问史上淝水之战的史实?敬请各位赐教? -
叶董时:      : 1简介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淝水之...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指的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叶董时:      : 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决战于祀水.淝水 之战以前秦的惨败和东晋的大捷而结束.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七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

农滢砌15957112562:    介绍一下淝水之战
叶董时:      :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的由来和结局,对当时局势有什么影响 -
叶董时:      : 希望对你有帮助: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影响:1、使东晋保持了江左的半壁江山,为将来南方四朝的建立保存了基础和实力.2、巩固了大士族势力在江南的势力,东晋皇权进一步衰落,荆州等上游强藩对东晋政府开始有不臣之心. 3、使前秦一蹶不振,迅速衰亡. 4、打破了南北对峙、北方统一的局面,导致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凉等国的建立,使北方再一次陷入分裂与混战中. 5、对强大一时的氐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后来拓跋鲜卑的崛起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是哪两个发生的??? -
叶董时:      :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还愈演愈烈,南北 统一,被整整推后了两个世纪.可以说,没有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指哪里? -
叶董时:      : 淝水之战的淝水在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分为二支: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哪两个政权 -
叶董时:      : 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东晋、前秦 主要指挥官:谢安(东晋)、苻坚(前秦) 战役名称:淝水之战 战役地点:东晋豫州淮南郡淝水附近 战役时间:公元383年11月 参战方:东晋、前秦 参战方兵力:东晋8万人.前秦80万(嫡系兵30万、其他兵力50万). 主要指挥官:谢安(东晋)、苻坚(前秦) 主要将领:谢玄、谢石(东晋),苻融(前秦). 伤亡情况:东晋五千人.前秦嫡系部队全灭,其他兵力叛亡. 战役结果: 晋朝大获全胜 战役影响: 1、前秦:国家一蹶不振,苻坚被叛将所杀. 2、东晋:收复了一些失地,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农滢砌15957112562:    淝水之战败在那里?
叶董时:      :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相关链接: 淝水之战怎么读 | 淝水之战50字简介 | 淝水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 淝水之战淝水是指 | 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的 | 淝水之战的故事 | 三国泗水之战简介 | 三国巨鹿之战 | 巨鹿之战是谁和谁的战争 | 垓下之战读hai还是gai | 巨鹿之战谁和谁打 | 淝水之战视频完整版 | 巨鹿之战兵力对比 | 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 | 巨鹿之战 | 淝水之战谁打败了谁 | 淝水之战的成语典故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 泗水之战简介 | 巨鹿之战的双方是谁 | 淝水之战哪国赢了 | 淝水之战的拼音 | 淝水之战谁赢了 |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怎么读 | 淝读si吗 | 巨鹿之战的成语典故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