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两道地理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两道高中地理题,希望大神指点

第5题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碳酸岩组成,而碳酸岩属于沉积岩。所以选D。
第6题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选D。
这组题主要的是要知道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溶沟、石芽、天坑、竖井、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干谷、石林、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溶洞、地下暗河等都属于喀斯特地貌。

1~2.解析 由两边的大洋可以看出为亚欧大陆,
  第1题,影响同纬度高山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乙地深居内陆,降水最少,雪线最高;甲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再加上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最多,雪线最低。
第2题,因为三地处于同一纬度,故影响三地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
答案 1.D 2.A

5-6解析
由图可知,本区冬季 气温可以达到-20以下,夏季最高温<25,可知应该是较高纬度地区,在我国的话,就应该为中国东北地区,所以第5题选B
因为东北地区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会形成春汛,且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不会有春旱。,不选C
东北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可以种植水稻。

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人。地震发生时,土地开裂,冒出发绿的黑水,硫磺毒气横溢,熏死饥民无数。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7.6级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地震发生时,有黄风白光在黄土墙头“扑来扑去”;山岩乱蹦冒出灰尘,中国著名古迹嘉峪关城楼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滚滚……余震频频,持续竟达半年。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有一个牧童竟然飞越了两重山岭。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6级的强烈地震。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瞬间面目全非: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庄被抛到江对岸。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为中国1949年以来继1954年长江大水后第二个死亡万人以上的重灾。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由于此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使更为巨大和惨重的损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称为20世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截至7月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8624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5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十一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十一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级(又有报为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此次地震为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2、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3、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4、(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8.7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4、(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6、(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7、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10、(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11、中国 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级,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并波及大半个中国及海外等地。人员及财产伤亡惨重。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8.9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
其次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8.1级地震,官方数据死亡25.5万人(估计可达65.5万人)

中国最早记录的活火山是山西大同聚乐堡的昊天寺,它在北魏(公元 5世纪)时还在喷发(据《山海经据》记载);东北的五大莲池火山在1719年至1721年,还猛烈喷发过,其情景是:“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 热气逼人30余里”(据《宁古塔记略》);
1916年和1927年, 台湾东部海区的海底火山先后爆发过两次,呈现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蔚为壮观;
1951年 5月, 新疆于田以南昆仑山中部有一座火山爆发,当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岩块飞腾,轰鸣如雷,整整持续了好几个昼夜,堆起了一座 145米高的锥状体;至于台湾北部海拔1130米的活火山-七星山,迄今还在喷发着大量硫磺热气。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3)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火山的危害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世界火山地震带有两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火山爆发频繁的原因主要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火山爆发会损害房屋农田,危及人类生命,也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但我闪爆发后的火山灰却是很好的农田肥料。
地震嘛,危害也很大,对交通·经济·社会生活·人畜健康都有危害,还以引发泥石流和滑坡

唐山大地震http://baike.baidu.com/view/3267.html?wtp=tt
智利大地震http://baike.baidu.com/view/66130.html?wtp=tt
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219592.html?si=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59039.html?si=2

地壳板块交界处 地壳碰撞呗

在地壳运动激烈的地方发生
地震带上也经常会有火山的出现。

地壳活动活跃且相对脆弱

电驴上有唐山大地震的视频资料
http://www.verycd.com/search/folders/%E5%9C%B0%E9%9C%87

关于火山的
http://www.verycd.com/search/folders/%E7%81%AB%E5%B1%B1

1、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分析:河流:主要是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河谷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河口:重在海上运输、运营,如港口建设、利用等。


13866144520几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4.亚洲的东部是(黄色)人种,欧洲的西部(白色)人种,印度的北部和南部分别是(白色)和(黑色)人种,非洲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是(白色)人种 5 我国有白色人种,分布在新疆 南疆塔县,距喀什市200多公里,与巴基斯坦接壤. 属于 是塔吉克族 (中国只有一个白色人种,在新疆,是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塔...

13866144520这道地理题怎么做啊,谢谢
家迫霄答:(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1分),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1分),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1分)。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2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该国地形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结合图中山峰高度和等高线数值分析...

13866144520四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1.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2.将下列几个地区与其相应的气候类型把序号填上.(e)马来群岛 (a)德干高原 (d)阿拉伯半岛 (b)欧洲西部 (c)南极大陆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e热带雨林气候 3.根据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说明台湾的气候特点.--...

13866144520两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D: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代表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附:气候与典型植被,可以在推断题用到。22;选C。【解析】平直河道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弯曲的河道,则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只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因,可结合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考虑。

13866144520几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4.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面积37万平方千米。5.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热带草原气候。6.世界各族人民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汉)族,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的东西伯利亚人是(印纽特人 ...

13866144520这道地理题怎么写?
家迫霄答:内蒙古高原:面积约100多万km2海拔1000m左右,地表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面积约40万km2,海拔800一2000m、黄土广布,平均厚度50~80m,最厚处可达180~2000m左右。地表沟壑纵横,形成振、梁、宛、坪等地形。云贵高原:面积约50万km2,海拔1000一2000m,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喀斯特...

13866144520有一道地理题,请大家帮忙
家迫霄答:地理特征 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地域辽阔,东起抚远以东、乌苏里江注入黑龙江的汇流处(东经135°05’),西端至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以西(东经121°11’),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33’...

13866144520几道地理题目
家迫霄答:2在南方 船 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游泳 ,赛龙舟 竞赛时本区人产长的运动项目。3南方地区房屋建筑材料多用砖瓦,木材,注重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 雨水 流泻。夏季,人们习惯睡 竹 床和凉席。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土壤主要是 水稻土 土,土中富含 有机质 等养分,比较...

13866144520请回答四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1非洲。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的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2亚平宁半岛,位于意大利南部、地中海中部,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形如一只靴子,除了整个亚平宁山脉、圣马力诺及梵蒂岗都在半岛之上,意大利的大部分国土也在其中。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

13866144520几道地理题
家迫霄答:几道地理题 1.历史上,中东地区是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之地,其最典型的体现是拥有:A.世界石油宝库B.三洲五海之地C.世界宗教圣城D.淡水短缺的地区2.下列对俄罗斯交通判断正确的是:A.西伯利亚大铁路横... 1.历史上,中东地区是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之地,其最典型的体现是拥有:A.世界石油宝库 B.三洲五海之地 C....


(编辑:双胀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