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秋夕翻译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秋夕》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扩展资料:
赏析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
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
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秋夜,
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蛾。
天阶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
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诗词赏析一: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里,没有人气,没有朋友和亲人,当然也没有爱的温暖生活的乐趣。但他似乎满有兴致,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诗中的三个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来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流萤,古人认为腐草化萤,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而宫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但那是有团聚期望的离别。这位宫女被冷落已久,或许她早已没有得到恩宠的希望了,但她却仍然苦苦地期待着。因为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义。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凄凉的生命况味。
诗词赏析二: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诗词赏析三:后两句中的一个“卧”字,表现了宫女无限惆怅复杂的心情。

一幅凄凉的宫女人生图——杜牧《秋夕》赏析
副标题:
转贴自:本站原创 作者:刘艳军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宫女秋怨诗,“诗中不着一意,言外含情无限”(宋顾乐《唐诗万首绝句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之句,九种景物蒙太奇般组合成一幅萧瑟苍凉的图画,遂成“秋思之祖”。本诗首句亦可作如是观:银烛、秋光、冷画屏,创造出一个凄凉幽戚的意境,既描绘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又为全诗奠下了感情基调。在萧瑟的秋夜,孤寂的宫女无事可做,只好拿起轻纱小扇去扑打那些星星点点、任意东西的流萤。然而,这不是少年天真无邪的玩耍,而是孤寂、无聊、愁闷的流露,恰如稼轩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所倾诉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古人有腐草化流萤之说,虽未必可信,然而萤火虫经常出没于荒草间却是事实。宫女所在庭院有流萤,足见其环境的冷清,遂衬托出宫女生活的凄清、寂寥。扇子本是炎热夏天才用的,到了秋天则如十月间的桑叶——谁采你!故秋扇常喻弃妇,此宫女手拿秋扇,事实上,她本人也是一把被遗弃的秋扇。后宫佳丽三千,普通宫女“不识君王到死时”亦不足为怪。一个“流”字,既是状写萤火虫连续运动状态,又是状写宫女千丝万缕的、如春水般延绵不尽的愁思。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皇宫庭院的石阶在秋夜冰凉如水,然而宫女却没有回屋,只是一直坐在清凉的桂华中,仰望无尽天穹里的牵牛和织女星,满怀心事。她是在想什么呢?莫非在心里默默吟诵“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由是,她和各在水一方的牛郎织女则同是天涯沦落人而要同病相怜了!然而,她或许在对比中哀叹自己的人生?牛郎织女一年终有一见,但是自己……由是,“萚兮萚兮,风其吹女,伯兮叔兮,倡予和女”(《诗经•国风•萚兮》)这样的浪漫情愫也只是存在于远古的歌谣中了,与自己似乎有千万里之遥。“坐看”非惊人之语,然余韵尽在其中矣,与“日日画栏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之“独凭”异曲而同工。
杜牧的这首诗画出了一幅凄凉的宫女人生图。可是,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不仅仅是骚人墨客,任何一个失意的人,又何尝不觉得这是对自己人生图景的勾勒呢?
清薛雪《一瓢诗话》云:“牧之绝句,远韵远神。”清李调元《雨村诗话》:“杜牧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这样的评论于杜牧之《秋夕》,亦恰如其分。

七言绝句

杜牧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

Seven-character-quatrain

Du Mu

IN THE AUTUMN NIGHT

Her candle-light is silvery on her chill bright screen.

Her little silk fan is for fireflies……

She lies watching her staircase cold in the moon,

And two stars parted by the River of Heaven.

银色的蜡烛和秋夕的月光都冷冷地照射在房中的画屏上,宫女手拿轻小的罗扇到房外去扑打飞着的萤火虫。坐在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像水一样透着寒意,忽然想起七月七日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抬头看望牵牛星与织女星。

[解说]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蛾。天阶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蛾。天阶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13524257523《秋夕》这首诗,什么意思???急
奚曼迫答: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柔软的丝织品。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赏析】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

13524257523杜牧的【秋夕】的解释
奚曼迫答:杜牧《秋夕》的解释: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原文:《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

13524257523《秋夕》这首诗的意思和解词
奚曼迫答: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⑸坐...

13524257523翻译《秋夕》的意思
奚曼迫答:⑦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初秋时节,屋内烛光摇曳,那摆在一隅的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执小团扇,在屋外追捕着飞萤。夜色渐深,凉意渐浓,她来到宫殿台阶旁的草地上,侧卧在上面,仰头观看那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阴冷...

13524257523秋夕的诗意
奚曼迫答:杜牧 秋夕 《秋夕》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注释: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译文:秋夜, 白色的烛光映...

13524257523秋夕古诗意思
奚曼迫答:《秋夕》的翻译如下:在秋日的夜晚,银色的蜡烛发出淡淡烛光,照射着冷清的画屏;我手里拿着轻巧的丝扇在扑打飞舞的萤火虫;石阶在月色的照耀下如冷水般清凉,我坐着那里仰望牵牛星和织女星。《秋夕》的赏析 《秋夕》描绘的古代宫廷里一幅失意宫女的图景。全诗一二句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3524257523杜牧的《秋夕》的整首诗和意思是什么
奚曼迫答: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今译]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解说]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

13524257523《秋夕》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奚曼迫答:《秋夕》这首诗的意思: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这首诗写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13524257523秋夕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奚曼迫答:意思: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出处:《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13524257523秋夕白居易原文和翻译
奚曼迫答:原文 秋夕 白居易 〔唐代〕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译文 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似清霜铺满大地。正当夜深人静要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来为我拭去床上的灰尘。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编辑:曲昌季)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