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肺癌的问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关于肺癌的问题

局部晚期肺癌的症状:
胸腔是个非常复杂的空间,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区域被胸壁环绕,它是由一薄层内膜(壁层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会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症状。
包绕肺的顶端--即肺尖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个特殊区域。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均经此区进入上肢。因而,若肿瘤侵至此区往往会感到受累侧上肢的疼痛、乏力。这种所谓"潘科斯特癌",或称上沟癌作为肺癌的一种常以肩痛为主要症状。这种疼痛往往需要镇痛剂才能得以缓解。通常这类患者极易被送给整形外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处理,从而丧失了早期诊断的机会。
近四分之一的肺表面与所谓“纵隔”相邻。“纵隔”这个词意味着“胸的中部分”,它代表一个含有一系列生命器官的空间。纵隔位于胸骨正后方,在非专业领域被认为是"中心地带"。气管、主支气管经过纵隔。食管紧贴气管后方经此下行。心脏及其大血管、某些有关生命的大神经也经过此区。若癌症侵及纵隔,可能发生以下症状:
●声嘶是最常见症状。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因此,若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
●在纵隔右侧有上腔静脉,它将来自上肢及头颈部的静脉血输回心脏。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最终,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气促。然而,因许多吸烟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这给气促的鉴别带来一定困难。此外,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因长有肿瘤而丧失呼吸功能,从而使正个呼吸功能受损而产生呼吸不适,这种不适感起初只在运动时产生,最终连休息时也可感觉到。
以上症状均提示肺癌处于进展期。遗憾的是,它们的出现使预后相对较差。

广泛转移肺癌之症状:
因为肺癌极易在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因而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往往是医生或患者发现的首发症状。若病灶转移到脑,则可产生持续性头痛、视朦。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意识模糊甚至癫痫。这种头痛的性质与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无明显差别,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视力模糊主要表现为读报或看电视感到困难。因为大多数肺癌患者为老年人,他们往往误以为自己只需更换眼镜罢了,而其关键却在于视力性质的改变。最初对意识和视力的改变是非常敏感的。
若癌症转移到骨,则会导致骨质破坏,当破坏到一定程度时,骨痛也随之产生。若外层坚硬的骨皮质发生破坏,则可使骨质结构极不稳定。发生于肋骨的可有不适感,但若发生于负荷较大的长骨如股骨或肱骨,则日常活动中也极易发生骨折。
最后,也是最棘手的,即肺癌已发生脊柱的转移。在大多数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可引起疼痛。但问题在于,癌症可进一步转移至脊髓。这将首先表现为背痛,继之传至下肢,可有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最终可导致转移点以下部位瘫痪。因此,重度吸烟患者若出现背痛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然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或全身转移症状是乏力、消瘦。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都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这往往发生于食欲下降之前,且即使增加食欲也无济于事。

百度知道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很多发达国家中肺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三位。吸烟、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是促成这一严峻现实的罪魁祸首,却又都 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今年的5月31日是第20个世界无烟日,可是无烟的日子仍然遥不可及,吸烟已被公认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另一流行病学趋势就是肺癌组织学类型在男女性别中的显著变化。鳞癌的发病度在男性中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导致肺腺癌的比例相应增加),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中继续增长。肺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人民的生命,但是迄今为止肺癌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不满。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其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与细胞生物活性有关。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左右。

【肺癌的成因】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⑴ 吸烟已被公认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在欧美各国,肺癌的发生归因于吸烟的危险度在90%左右。80年代,上海市区男性肺癌归因于吸烟的危险度在70%~80%;女性肺癌约30%归因于吸烟与被动吸烟。吸香烟者的危险性比吸雪茄或烟斗者高,也比吸竹筒水烟和长竿烟袋者高。吸不带过滤嘴烟或高焦油烟的危险性比吸过滤嘴烟或低焦油烟者高。开始吸烟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肺癌的危险越大。烟龄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烟龄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于烟焦油中的多种致癌物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属元素等。烟草燃烧所产生的致癌物质有苯并芘、亚硝胺、β-萘胺、镉、放射性钋等。还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质。不吸烟的妇女因丈夫吸烟所致被动吸烟患肺癌的死亡率,要比丈夫不吸烟的妇女(无被动吸烟)高1~2倍。吸烟与职业的或环境的致癌因素同时对人起致癌作用时,其结果比单独因素所起的致癌作用相加还要大,称协同作用。吸烟与饮酒也起协同致癌作用。如果每天平均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烟民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年龄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

■⑵ 职业性致肺癌因素:在70年代,我国有些工业城市,在工厂集中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高,当时有的城市已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认为与下列物质接触的职业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石棉、砷化合物、铬化合物、镍化合物、二氯甲醚、电离辐射、芥子气以及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被怀疑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有:铍、镉、铅、氯乙烯、丙烯睛、氯甲苯、硫代甲烷、玻璃纤维、矽尘、滑石粉、甲醛等,以及铸造、橡胶生产、电焊、建筑、油漆、某些农药生产和应用、石油提炼等职业。例如石棉工人死于肺癌者7倍于一般人群,而石棉工人中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0~90倍,这是吸烟与石棉起协同作用所致。

■⑶ 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工业的废气如果处理不当,可污染厂矿内外的环境和大气。此外城市中每天燃烧的大量煤、柴油、汽油以及柏油马路的铺设和机动车辆的使用,均可导致居民密集区空气的污染。令人不安的是环境污染仍是导致城乡居民疾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中的肺癌发病有10%以上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厨房内的油烟和煤烟污染,是引起不吸烟妇女患肺癌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室内装修所用石材、油漆、地板胶、塑料饰物、粘合剂等带来了室内污染。

■⑷室内氡污染:氡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筑材料中。它是铀、镭经衰变而成的产物。氡的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只要是有氡的地方就会伴存着子体,氡及其子体危害人的健康。氡可通过地基、建筑物的缝隙、建筑材料结合处、管道入室部位松动处进入室内,建筑材料中也可能有氡逸入室内。我国制定的室内空气中氡浓度标准为100贝克/立方米。1994年以来,我国调查了14个城市的1524写字楼和居室,发现氡含量超标者占6.8%,最高达596贝克/立方米。1990年,北京的地下室监测,有2.5%室内氡浓度超过200贝克/立方米。国际上认为暴露于300~500贝克/立方米氡浓度下的人群,其肺癌的死亡率是正常暴露水平下人群的2倍。有研究估计美国每年约有2.4万名氡致癌病例。认为在美国氡的危害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致肺癌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在各国所有的肺癌患者中,有5%~15%是室内氡暴露造成的。

■肺癌的其它危险因素: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结核、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但比起上述四方面因素,既往疾病史所发生的作用是较小的。某肺癌高发区居民血内硒的含量偏低。国内外研究证明,一定量的硒对于癌症有抑制与预防作用。

■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人体内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多基因突变,使细胞多阶段受损和修复错误,最后引起癌变。已知癌基因ras、 myc、Rb 等和抑癌基因p53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居民接触环境中致肺癌因素后,大多数人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约20年~30年以上。医师们常用吸烟指数达400以上便进入了患肺癌的高危险期。吸烟指数=每天平均吸烟支数×吸烟年数,举例说,某人25岁开始吸烟,平均每天吸20支烟,吸了20年,(20支×20年=400),到45岁的时候便进入了患肺癌的高危险期。早期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殊的症状。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与慢性吸烟性咳嗽相似,引不起患者重视。癌瘤在肺内逐渐长大。

【临床表现】

最常的肺内症状按发生频率为:①咳嗽,多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占各种症状的67%~87%。以咳嗽为始发症状的占全体病例的55%~68.4%。②咯血,出现于31.6%~58.5% 的病例中,多数为间断发作,痰中带血丝或血点,大咯血少见。以此为始发症状的占病例总数1/3。一般人对痰中带血还是重视的,是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务必小心诊断,X线、痰脱落细胞学以及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检等都属常规检查,切勿掉以轻心。③胸痛占病例中的34.2%~62%,多数为隐痛,24%的病例以此症状开始。如果疼痛剧烈应考虑胸膜种植肋骨受侵等可能。④气短,出现在10%~50%的病例中,约6.6%的病人以气短开始,原因早期系肿物堵塞支气管造成肺段或肺叶不张,经过短期适应气短可能减轻缓解。如气管严重则提示胸腔或心包腔积液、气管或隆突受压或病变有广泛肺转移,病程已晚。⑤发热,出现在6.6%~39%病例中,以此为始发的占21.2%。常为低热。原因是肿瘤阻塞支气管造成堵塞部远端节段、叶甚至全肺不张。如继发感染,也可发热不退。这种阻塞性肺炎,有时X线表现如大叶肺炎,消炎治疗有时也能见效,病肺复张因而误诊为单纯肺炎。但往往隔些时候,在原来部位炎症复燃。节段性炎症反复出现于肺的某一固定部位,应提醒医务人员警惕此种炎症乃是表象,由肿瘤阻塞支气管腔的本质引起。

肺癌病人出现剧烈胸痛,声嘶,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臂丛神经、交感神经、膈神经受侵疼痛麻痹,食管受压产生吞咽困难,心包填塞,剧烈骨痛,头痛,肝区疼痛等皆属肿瘤侵及各该脏器造成损害所致,均属晚期症状。

【诊断】

■1.X线诊断 为诊断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包括透视、平片、体层、胸部计算机辅助体层(CT)、磁共振(MRI)、支气管造影等多种方法。由于CT具有高分辨能力,因而被迅速推广使用。过去曾经采用的支气管造影、肺动脉造影等已渐被其代替。临床实践中的原则是按上述排列次序由简而繁、由费用少到费用多地进行检查。CT的广泛应用始于70年代,它在了解病变之位置、与周围脏器之关系,胸膜小种植或少量积液、节段性肺不张、纵隔各组淋巴结肿大、肺仙微小转移灶等方面优于普通胸片,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肿大淋巴结并不一定等于转移,经常遇见炎性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cm,癌性转移淋巴结小于0.5cm者,故对单个肿大淋巴结只能存疑不能据以为手术禁忌。当然已经融合成团时则应该确诊为转移所致。普通胸片显示之病灶比较大(比实际体积略有放大,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其密度、边界、胸膜改变、中心液化等改变,故一定先照平片,有弄不清楚处再作胸部CT。腹部CT对于观察腹内诸脏器如肝、肾、肾上腺等有无转移非常有帮助。

肺癌较早期的X线表现不①孤立性球形阴影或不规则小片浸润;②透视下深吸吸气时单侧性通气差,纵隔轻度移向患侧;③呼气相时出现局限性肺气肿;④深呼吸时出现纵隔摆动;⑤如肺癌进展堵塞段或叶支气管,则堵塞部远端气体逐渐吸收出现节段不张,这种不张部如并发感染则形成肺炎或肺脓肿。普通体层片除更清晰地观察肿物外形、密度、部位、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外,还可了解较大支气管(肺段以上)的阻断、狭窄、外压、管内肿物等情况。

较晚期肺癌可见:肺野或肺门巨大肿物结节,分叶状,密度一般均匀,边缘有毛刺,有时中心液化,出现厚壁、偏心、内壁凹凸不平的空洞。当肿物堵塞叶或总支气管出现肺叶或全肺不张,胸膜受累时可见大量胸液,胸壁受侵进可见肋骨破坏。

肺泡细胞癌也称细支气管癌,较少见,且较多见于女性,孤立型常呈小片浸润,缓慢增长仍易误诊为结核,但仔细追随观察极可发现阴影持续增长,不管过程多慢,这一点仍是诊断肺癌的重要依据,切切不要因为生长迟移瘤或粟粒型肺结核难以鉴别。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阳性检出率达60%~80%,通过光学纤维的照明放大图像使其阳性检出率远优于硬气管镜。检查时注意声带活支度、隆凸的外形及移动度以及各级(一般达4~5级)支气管口的改变如肿物、狭窄、溃疡等,并进行涂刷细胞学,咬取活检,局部灌洗等。这种检查,一般比较完全,也有报告9%~29%活检后并发出血。遇见疑似类癌并直观血运丰富的肿瘤应谨慎从事,最好避免活检创伤。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简便易行,但阳性检出率不过50%~80%,且存在1%~2%的假阳性。此方法适合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确诊。为了提高检出率,从咯痰起始就要重视,首先教会病人从肺的“深”部咳出真正痰液,不是仅仅是唾液口水,必要时用药物刺激引痰。其次要在痰液新鲜时就挑样涂片固定,然后染色读片。

■4.经皮肺穿刺 适应于外周型病变且由于种种原因不适于开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确立组织学诊断,内科多用。胸外科因具备胸腔镜检、开胸探查等手段,应用较少。目前倾向用细针,操作较安全,并发症较少。阳性率在恶性肿瘤中为74%~96%,良性肿瘤则较低50%~74%。并发症有气胸20%~35%(其中约1/4需处理),小量咯血3%,发热1.3%,空气栓塞0.5%,针道种植0.02%~。

■5.纵隔镜检查 1954年Harken等首先施行纵隔镜检查术,1959年Carlens等进一步完善技术,为现代纵隔镜检查术奠定基础。在胸骨上凹部作横切口,钝性分离颈前软组织到达气管前间隙,钝性游离出气管前通道,置入观察镜缓慢通过无名动脉之后方,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们的肿大淋巴结,先用细长针试行抽吸证明不是血管后,用特制活检钳解剖剥取得活组织。综合大组病例部的阳性率39%。另有作者报道使25%的病例免去不必要的探查。但有的作者报告假阴性率达8%。这多半是由于转移淋巴结处于纵隔镜可抵达 观察的范围之外。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当CT可见气管前、旁及隆突下等(2、4、7)组淋巴结肿大时应行纵隔镜检查。操作在全麻下进行,约有0.04%的死亡率,1.2%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气胸、喉返神经麻痹、出血、发热等。

■6.磁共振成像(MRI) 是新于CT的影像诊断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定期中它能更清晰地显示中心型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它无需造影剂,借助于流空现象,能良好地显示出大血管的解剖,从而判断肿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压迫包绕血管,如超过周径的1/2,切除有困难,如超过周径的3/4则不必手术检查。肿瘤外侵及软组织时MRI也能清晰显示。

■7.骨显像或发射型计算机体层(ECT) 由于骨病灶部血流增加,成骨活跃和新陈代谢旺盛,亲骨的99mTc-MDP(二甲基二磷酸)在骨病灶部位出现浓聚,它比普通X线片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故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如病变已达中期骨病灶部脱钙达其含量的30%~50%以上,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度。

■8.正电子计算机体层(PET) 应用2[18F]fluoro-2-deoxy-D-glucose(FDG)作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像(PET)可以发现意料不到的胸外转移灶。胸外转移病例中无假阳性率,但是在纵隔内肉芽肿或其它炎性淋巴结病变中PET检查有假阳性发现。这此病例需经细胞学或活检证实。但是无疑PET能够使术前定期更为精确。

【肺癌的综合治疗 】

■术前放疗

其理论依据为:①清除手术区域以外的亚临床病变,如纵隔内的微小转移灶;②减小肿瘤体积以及与相邻结构组织间之浸润,增加榀资解剖的组织平面;③削弱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局部种植和远处转移之可能。其预期的益处是提高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但是临床实践结果事与愿违,上述两目的皆未达到。所以术前放疗综合手术可以说没有使病人受益,临床上已不全为常规采用。

■术中放疗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222Rn)植入开胸控查不能切除的肿瘤中,取得满意的疗效,已由美国Sloan Kettering纪念医院的Hilaris BS等医师报道。一组105例中,死亡率5%(52/105),两种同位素比较125I的肿物影消失率与局部控制率均优于222Rn。这种术中放疗的综合9组包括2128例的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术后放疗对生存率有重要损害,其风险率为1.21(95%可靠间距1.08~1.34),这21%的死亡风险相对增加,相当于对2年生存率产生7%的损害,使其从55%减到48%。这种有害性,在Ⅰ~Ⅱ期N0N1病例中表现尤为突出。在Ⅲ期N2病人中的破坏作用不明显,报告的结论是术后放疗对根治切除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有害无益,因此不宜常规采用。报告也提到放射剂量及放射计划不影响结果,也就是说目前尚缺乏某一方案比其余的损害都小的依据。作者建议今后只需在Ⅲ期N2病例中继续试验研究。因为术后放疗在这些晚期病人中的作用。尚无定论,重复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病例中作相同试验已无意义。

■手术辅助术前、术后化疗

1.术前辅助化疗 70年代第一个实体瘤早期生殖细胞瘤应用化疗取得显著疗效,化疗后加用手术清除残存病变的综合治疗使生存率得到惊人的提高。这事实开启了肿瘤学家将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模式移用于其他实体肿瘤的尝试。多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和小细胞肺癌有效后,所谓“新辅助”方法的临床试验迅速展开。最早的新辅助方案由多伦多(Toronto)小组道德试用在少数小细胞肺癌病例。多药术前化疗继以手术及术后巩固性放疗。回顾性对比此种综合疗法可以改善很早期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美国肺癌研究组及其他医学中心将上经方法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术前化疗含有铂化合物还加术前妄自尊大,对象是ⅢA病例。回顾性对比综合治疗改善了中数生存期及最终的生存率。随着更多的有效药物问世,单一诱导性化induction chemotherapy)的有效率达70%,CR达10%。回性对比发现凡是有效且期别变早的病例,与过去相同期别的单一外科治疗病例比较其生存率均有提高。用诱导化疗作为试验组的随机分组Ⅲ阶段临床试验业已在3个小规模研究中取得结果。与单一手术组相比,其疗效有显著提高。

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在较早期临床ⅠB期(T2N0M0及Ⅱ期(T1N1M0,T2N1M0及T3N0M0)中诱导化疗综合手术是否有效。其次诱导化疗以多少个周期为适宜,目前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唯独对化疗有效,临床TNM分期下移(变早)的病例能得益。如果多药术前诱导的乐观结果在设计周密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将来大部分仍有根治切除可能的肺癌病例将接受此种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2.术后辅助化疗 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单药的尝试证明无效。用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相仿(环磷酰胺组24.9%,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组25.7%,对照组 23.5%),以后用CAMP及CAP联合用药方案证明在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延长手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尚待解答的问题是诱导化疗后,术后辅助化疗有无好作用

■中医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犯肺所致。故治疗上多以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或益气养阴,化痰清热为主。如,患者因放疗及化疗后瘀毒未清,瘀血与邪毒凝聚,结于肺脏,阻于气道的话,则气短、喘促、紫绀、胸部闷痛,肺失肃降则咳嗽不爽,热伤于肺络则痰中带血。适宜使用第一种治疗手法,行气活血,化痰软坚,“宣肺化瘀汤”治之。麻黄(9克)、甘草(10克)、鱼腥草(30克)、地龙(18克)宣肺化痰,丹参(18克)、赤芍(18克)、红花(10克)、全虫(10克)、川足(3条)活血化瘀;夏枯草(30克)、炒山甲(10克)、牡蛎(30克)、海藻(18克)软坚散结。若服药后6~8剂后,气短、胸痛明显减轻,仍咳嗽、痰中有血丝、心烦、口干、便结、舌红、脉细数。为瘀毒渐除。阴虚痰毒之象显露时。以“养阴救肺汤”治之。沙参(30克)、麦冬(18克)、生地(18克)、玄参(18克)、牡丹皮(12克)养阴清热,川贝(15克)、瓜蒌(18克)化痰散结,鱼腥草(30克)、夏枯草(30克)、川足(3条)、甘草(10克)清热解毒抗癌。若是痰血未尽,可加田七末(3克冲服)、白芍(12克)以收敛止血。如果患者是因为肺癌手术切除后真元大伤,而导致气阴两亏,痰热互结未消。适宜使用第二种治疗手法,益气养阴,化痰清热,用生脉散合化痰解毒之品治之。党参(30克)、沙参(18克)、黄芪(18克)、麦冬(18克)、五味子(18克)益气养阴,山药(18克)健脾补中,何首乌(18克)补血和阴,川贝(15克)、僵蚕(15克)化痰止咳,花粉(15克)、全虫(10克)、鱼腥草(30克)清热解毒。

【治疗的注意要点】

手术适应证

外科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根治性切除到目前为止是惟一有可能使肺癌病人获得治愈从而恢复正常生活的治疗手段。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以下几条是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1.临床分期为Ⅰ、Ⅱ及Ⅲ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也就是T级不>3,肿瘤仅仅侵及膈肌、胸壁、胸膜、心包、接近隆突伴有全肺不张时。淋巴结上限为N2,同侧纵隔内有转移,而尚未扩到更远处时。M为0,尚无远处转移。

■2.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要求更来即分期限于Ⅰ及Ⅱ期。至于手术中始确立的N2病变,如果尚能达到根治性切除,则不应放弃手术的努力。小细胞肺癌术后一分律辅助化疗。

■3. 尚无细胞病理佐证的肺内阴影,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等表现癌的可能性较良性病变为大时,应该劝说病人接受手术探查,如开胸后宏观仍不能肯定性质可作快速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我们的观点是对诊断不定的肺内块影应该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尽早手术探查。术中快速检查可以提供确切诊断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的可靠根据。即或是良性病变,予以局部切除范围的可靠根据。即或是良性病变,予以局部切除,既去了病又去了病人的思想顾虑,也是无可非议的。

■4.虽然病期已经偏晚,T达到4级N达到3级,甚至M为1(如孤立的脑转移时)则对于无法控制的肺内并发炎症高热不退或肺不张影响到换气功能产生血氧合低下时,为了减状也可以施行姑息性手术,这已是万不得已的例外情况。

手术禁忌证

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已叙述如上,其手术禁忌证简言之即是超出了上述适应证期别的那些情况,如各种T4肿瘤已经侵入纵隔及于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或同一叶内另有结节,或有恶性胸液。N级别达到3,对侧肺门,纵隔、锁骨上、腋下等处淋巴结转移。已有远处转移,达肝、骨脑、肾上腺等处,M为1时。病人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如严重的肺部慢性感染、肺气肿、通气换气功能低下、心功能不足、心衰、3个月以内的心绞痛发作史及或心肌梗死史,3个月以内的脑血管意外等。

围手术期准备

从医生诊断肺癌可能性并建议外科治疗而病人又接受了医生建议之时,外科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术前准备就应开始了。

呼吸道护理

肺癌病人多数为老年,因长期吸烟而有程度不等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合并症。因此劝说病人戒烟是头等重要的工作。一般晓以利害与手术之成败相联系,病人会合作而坚决不吸的。当病人已有老慢支,咳嗽有黄痰是或因肿瘤堵塞产生部分肺不张甚或阻塞性肺炎时,则应及早针对致病菌种的药敏试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力争术前肺内炎症得到控制,体温不超过37.5℃。除了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雾化吸入的局部治疗也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有些病人肺结核感染的病人,术前应有两周的足量联合用药抗痨的准备,以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缺乏抗痨药物保护而引起结核感染复燃或低散。

心理护理

为了增强心脏功能,手术前可适当给予能量合剂(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维生素C、辅酶A、肌酐等),保护心肌。如有水电解质紊乱应予以纠正,心律失常病人,视失常之种类而予以区别对待,房性室上性的心律不齐首先用洋地黄类药物,如效果不明显再换用奎尼丁或维拉帕米,室性早搏应用利多卡因。根据情况加用硝酸甘油类、丹参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还要给予氧治疗。为了增加心肺功能,可以指导病人进行登楼锻炼,即令病人以中常速度爬楼梯,由少及多,逐渐增加负荷。一般如果病人能够不停顿的步上三层楼,上来后呼吸不超过20/min,心跳不超过100/min,则病人大概能够耐受肺叶切除手术。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以下几个指标为手术禁忌或需慎重考虑:①最大通气量小于预计值的50%;②第一秒末努力呼气量FEV12.5L时,病人应能承受全肺切除,FEV1在1~2.4L之间时,手术应慎重考虑。

【手术操作要点】

肺癌手术治疗取得成功,主要依赖严密周详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术者的熟练操作。在掌握肺门支气管、血管等解剖学的基础上轻柔准确地运用锐法为主的分离并妥善缝扎结切断相关血管及支气管。操作的原则如下:

■1.全面探查了解外科肿瘤情况 除了肿物的性状部位、外侵度,还要了解肺门、纵隔等处淋巴结有无肿大或融合成团。为确定有无转移必要时可行肿物及(或)潹 巴结冰冻活检。如有胸液或可疑的其他肺内或胸膜结节,也应予以重视作冰冻活检,必须排除肿瘤扩散的可能,也就是排除病变已达到ⅢB或Ⅳ期,不适于手术切除的程度。

■2.手术操作必须轻柔 避免挤压揉搓肿块造成医源性血运播散。

■3.静脉先扎原则 实践证明以前提倡的先结扎切断肺静脉,以杜绝癌细胞流入体循环,扩散到全身是有些过分小心。静脉先结扎的病例其远期效果与先扎肺动脉支的无区别,后者还避免了切除肺组织内血液淤积的缺点。

■4.血管分支的处理 不能死记解剖课本中叙述的肺动脉分支数,因为个体变异极大。术者千万不要满足于结扎血管支的数字已符合书本描述,惟一表示结扎分支完毕的现象是主干回缩到肺门根部。还要注意有时存在极细的分支,解剖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出血。

■5.肺静脉异常 有些病人缺少下肺静脉,肺部回心血仅有一条上肺静脉的通路。其确切发生率不详,多发生在左肺,故在行左侧上叶切除时,必须确证下肺静脉之存在,以免发生单一肺静脉结扎切断后,余肺循环有来无回,肺组织高度充血、肝化,病人咯血不止,非再次手术切除不可。

■6.支气管截端残余癌 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122例N2病例中有3例中有3例残端阳性,无一例活到3年,135例袖式肺叶切除组中,术后检查切缘不净3例,其切缘与肿瘤之距离分别为1.5cm,2cm,2cm。在随访中还发现吻合口部复发者5例,由于病理检查无法都作连续切片,估计残端有残余癌的比率实际还要高于病理报告的统计。这些事实说明切缘距离肿瘤最好应超过2cm,不<1cm,如肉眼判断有怀疑时,应即刻送切缘的冰冻切片,若确有残余,应进一步截除之长度。在肺功能可以承受的前提下,甚至施行全肺切除术,力争达到根治的目的。

■7.袖式肺叶切除术 以最常见的右上叶袖式切除为例,开胸后首先探查肿瘤的部位,体积及侵延程度。确证肿瘤位于叶口,尚未侵及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分离纵隔无N2淋巴结时,可以判定从解剖学与肿瘤学角度适应袖式切除。医科院肿瘤医院的经驵有N2时(病理ⅢA期),其5年生存率为16.6%,明显低于Ⅰ、Ⅱ期的62.5%。解剖肺门,结扎切断所属肺动静脉分支。游离出叶支气管口部及其邻近的右主支气管,为了解决两个截端切法不一。主支气管应该垂直切断,中间支气则斜行截断。通常叶口部癌瘤侵犯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的外侧壁,其内侧壁往往是正常管壁从外向内上斜行截断,就是多保留对开口侧(内侧)管壁,这样下截端之口径可以增大接近上截口的大小。

在吻合操作时应用细的可吸收合成缝线,先间断结节或外翻褥式缝合侧的膜部。由于此处离术者最远,只是在外侧部开放时能够显露,必须先缝。还因为吻合完毕后该部如发生纰漏,修补几乎不可能。在直视下进行,所以必须缝 合妥贴严密做到一次吻合成功。缝线间距约2mm,线结打在管腔外,对合松紧合适。其次缝合前侧。为了弥合两截端口径大小的不一致性,可以在吻合时调整两端缝线间距,口径大

肺 癌——治疗

一、基本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是提高肺癌疗效的重要手段。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疾病过程各阶段中的作用,做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灭肿瘤细胞。达到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目的。具有手术适应证的肺癌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在手术期间或(和)手术后,不论是否化疗、放疗均应以中医药治疗,有利于康复,并为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减少肿瘤扩散转移,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
关于肺癌的综合治疗,笔者采用了一种分组治疗计划。即按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分为两组,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和混合型肺癌)。
1.小细胞肺癌(SCLC)综合治疗计划
(1)原则上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
(2)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3)治疗期间视情况可配合活血化瘀中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休息期间配合肺癌主方加辨证用药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以战胜疾病。
(4)争取在肿瘤控制后将原灶切除。人们通过大批病例的观察,重新认识到,胸内肿瘤的控制不一定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但是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从而提供延长生存期的可能性。为此,手术治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再次提出,但是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5)采取措施(头颅照射、亚硝脲类药物)预防颅内转移。
(6)在达到完全缓解(CR)后,至少再作两个疗程巩固化疗,对首次治疗未达到CR的病人应努力加强治疗,采取必要的手段(如提高放疗量、更换化疗方案和可能时采取手术)争取达到CR。
2.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综合治疗计划
(1)原则;对Ⅰ、Ⅱ期患者首先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淋巴结受侵情况、细胞分化程序、血管和淋巴管内有无癌栓,确定是否化疗。其基本治疗计划是:手术,休息1个月左右,行放疗和(或)化疗,休息3~6个月,再行化疗,再休息3~6个月,再次化疗。
(2)对Ⅲ期患者的治疗计划:先行放疗,然后争取手术或行化疗,再按疗程执行化疗疗程。
二、中医治疗
治疗本病应在中医辨证理论具体指导下,辨明虚实邪正,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理论观点上,抗癌治疗和扶正固本治疗相结合,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相结合。中医学认为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是正气内虚、痰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具体辨证分型又有5~6种之多,但仔细研究,究其根本,则为"气虚"。正气内虚当为气虚,不需阐述;痰凝毒聚,其因则为水湿停留,气不足而运化不利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降低,亦是气虚表现。肺为娇脏,五脏之华盖,阳常不足,故其"气虚"之中应以"阳虚"为主。纵观医家之论,鲜有把"阳虚"定为肺癌病机根本之说。笔者参阅部分学者意见(附于后)根据实践观察应用,证实该病机探讨正确,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尤其是早中期、中晚期患者,均表现为舌质偏胖,苔薄白,其他如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等阳气虚证或多或少,或明显或不明显地存在着。经用温阳扶正药调理后好转,但停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后又基本恢复原状,再用温阳药物又得以改善。故笔者根据中医学的病机分析及医疗实践证明,肺癌的根本病理病机为"阳气虚",故温阳益气之法宜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终。其基本方(肺癌主方)为:
人参(或西洋参)10g,黄芪30g,麦门冬15g,五味子9g,桂枝20g,炮附子30~60g(先煎),菟丝子15g,女贞子15g,鹿茸3g,仙灵脾15g,沙参15g。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脾虚痰湿型
证候: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法:健脾除湿,温阳益气,化痰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健脾化湿药,如白术15g、茯苓15g、制半夏10g、陈皮10g、薏苡仁15g、牡蛎30g、象贝母15g等。
2.气阴两虚型
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花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温阳清肺。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阴药,如沙参30g、麦冬15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5g、生地15g、夏枯草30g等。
如痰中带血,加仙鹤草15g,小蓟炭15g,阿胶10g(烊化)等药。
3.气滞血瘀型
证候:咳嗽,痰血,气促,胸胁胀满或刺痛,大便干结,舌质有瘀斑或紫斑,苔薄黄,脉弦或涩。
治法:温阳行气,化瘀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0g、丹参15g、赤芍15g、枳壳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等。
4.热毒炽盛型
证候:高热,气急,咳嗽,痰黄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饮,便秘,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大而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散肿。
方药:白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g,知母10g,大黄10g,黄连10g,鱼腥草30g,蒲公英15g,仙鹤草15g,生瓜蒌10g,黄芩10g。
该型为肺癌的特殊类型,多为合并肺部感染导致的实热征象,其为标证,实仍为"阳虚"。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治疗宜清热泄火,解毒散肿,必要时配合静脉用药。待病情好转后,再给予癌肿主方温阳益气随证加减。
5.气血两亏型
证候:面色无华,头昏肢倦,神疲懒言,动则自汗,气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舌质淡,舌体胖,苔少,脉细。
治法:益气升血,温阳滋阴。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血药,如当归9g、补骨脂15g、炒白术12g、鹿角片12g、大熟地20g、大砂仁30g、紫河车12g、枸杞子15g、鸡血藤20g、阿胶10g(烊冲)。
肺癌症候复杂,合并症亦多,随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也互相错杂,中医又宜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故应掌握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才能恰当治疗。
为便于掌握用药,可参考以下常用药物选择加减使用。
咳嗽痰粘:瓜蒌、桔梗、杏仁、前胡、紫菀、葶苈子等。
痰血:藉节、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白及、三七等。
痰多难吐:海蛤粉、皂角刺。
气虚自汗:人参、冬虫夏草、五味子、浮小麦、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等。
口干舌燥:天花粉、生地、玄参、知母、沙参等。
胸背疼痛:元胡、三七、乳香、没药、乌头、云南白药。
胸腔积液:葶苈子、车前子、猪芩、芫花等。
软坚散结:夏枯草、贝母、牡蛎、穿山甲、水蛭、僵蚕、山慈菇等。
抗癌抑瘤:白花蛇舌草、龙葵、蚤休、蛇莓、半枝莲、山豆根、蒲公英、前胡、鱼腥草、夏枯草、黄芩、南星、半夏、斑蝥、蟾蜍、冬虫夏草、守宫、紫草、石见穿、黄药子等。
(二)单方验方
1.鸦胆子乳注射液、30~80ml,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20~30天为一疗程,间隔10天,再行下一疗程治疗。
2.猪芩提取物,每日40mg,肌内注射,配合化疗。适用于各型肺癌。
3.鲜龙葵30g,每日1次,水煎服,适用于肺癌有胸水者。
4.肺鳞癌 紫草根30g,山海螺30g,山豆根15g,草河车15g,蚤休15g,夏枯草15g,海藻15g,贝母20g,前胡10g。水煎服,每日1剂。
5.肺腺癌方 蜀羊泉30g,龙葵30g,菝葜30g,山海螺30g,生苡仁30g,生牡蛎30g,蛇莓15g,夏枯草15g,山慈菇15g,浙贝母10g。水煎服,每日1剂。
6.肺未分化癌方 徐长卿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30g,土茯苓30g,仙鹤草30g,黄药子30g,蚤休15g,野菊花15g,前胡1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1剂。
7.消金散 赤红蛇粉、天南星、白及、凤凰衣、广陈皮、全瓜蒌各30g,北沙参60g,西洋参15g,炙鳖甲45g,制乳没各20g,辰砂12g。共研细末,每次1g,每日三次,冲服。适用于肺癌阴虚血瘀痰聚者。
(三)名医经验
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先生认为,肺癌中医辨证可有多种,并发大咯血、感染、DIC、呼吸性酸中毒者常与肺阴虚有关,病程越到晚期,肺阴虚症出现也就越多。因此,预防和治疗阴虚证,有重要意义。
肺癌与中医学的"息贲"、"咳嗽"等疾病有许多症状相似,但是中医的"肺瘘"与晚期肺癌更有诸多一致之处,虚热"肺瘘"的发生常是重危之症。肺气虚损,津液不足,失于濡养以致"肺叶枯蒌"。引起肺阴虚的原因有多种,如①患者素来是肺肾阴虚的体质,患肺癌后阴虚症状加重;②肺癌手术切除中,体液丢失过多,术后没及时补充;③放射治疗引?quot;热毒伤阴";④恶性积液治疗中,给以大量利尿剂,造成体液丢失或低钾血症;⑤博莱霉素、平阳霉素、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或与放疗毒性叠加造成肺纤维化等。防治肺阴虚的发生,常用方为:百合固金汤及清燥救肺汤化裁。基本方为:人参、天冬、生地、玄参、百合、白芍、杏仁、桔梗、贝母、桑叶、枇杷叶、鱼腥草、半枝莲。本方养阴益气、止咳散结,现代研究有提高免疫功能、抑瘤、镇咳作用。如百合除有益气清心、润肺止咳作用外,主要成分含有秋水仙碱,可抑制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百合中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也与抑制肿瘤有关,现代研究证实该药能增强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天冬可养阴生津、镇咳止血,体外抑瘤率可达44%,有人拟天冬复方对动物肺鳞癌及腺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肺转移灶减少,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活性提高。枇杷叶、鱼腥草、半枝莲、贝母也是具有软坚散结的肺经要药。加之其他药物的止咳、润肺、止血、清热等功能,每每取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四)针炙疗法
1.针刺 主穴取风门、肺俞、心俞、天泉、膏肓、中府、尺泽、腹中以及痛癌压痛点。配穴取列缺、内关、足三里。耳穴取上肺、下肺、心、大肠、肾上腺、内分泌、鼻、咽部、胸等。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适用于各期肺癌者。针刺治疗时可配合汤药同时治疗。
2.针刺和穴位注射 针刺百会、内关、胸区、风门、肺俞、定喘及丰隆突,并以20%~50%紫河车注射液14~16ml,分别注入足三里及大椎穴。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治疗15天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开始下一疗程。适用于肺癌等晚期恶性肿瘤疼痛者。
(五)外敷药物
1.癌痛散 山柰、乳香、没药、姜黄、桅子、白芷、黄芩各20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g,蓖麻仁20g。上药共为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敷乳根穴,6小时换药一次。适用于肺癌疼痛者。
2.蟾酥消肿膏 由蟾酥、细辛、生川乌、七叶一枝花、红花、洋片等20余种味中药组成,用橡胶氧化锌为基质加工成中药橡皮膏。使用前先将皮肤洗净擦干,再将膏药敷在疼痛处,每隔24小时换药一次。适用于肺癌疼痛者。
3.消积止痛膏 取樟脑、阿魏、丁香、山柰、蚤休、藤黄等量,分研为末,密封备用。用时将上药按前后顺序分别撒在胶布上,敷贴于患者肺癌痛之部位,随即用60℃左右的热毛巾在药膏上敷30分钟。每天热敷3次,5~7天换药一次。
(六)饮食疗法
1.手术后饮食 手术后肺气大伤,宜以补气养血为主。选用杏仁露、山药粉、鲜白菜、白萝卜、冬瓜皮、冬瓜子、山梨、莲藕等食品。
2.放疗时饮食 化疗期间肺阴大伤,宜滋阴养血为主。选用鲜蔬菜、鲜水果,如菠菜、杏仁、核桃仁、枇杷果、枸杞果。
3.化疗时饮食 化疗期间气血两伤,宜以大补气血为主。饮食选用鳖、龟、鲜鲤鱼、白木耳、香菇、燕窝、向日葵、山梨、银杏等。
(七)肺癌阳虚病机的有关现代研究
1.对肺癌的诊断研究 以舌象与经络、穴位诊断较为多见。施边镇等通过大量临床舌诊观察研究,证明肺癌多表现为舌质紫黯,舌体胖大,表面有裂纹,边有齿印,舌下大络脉怒张、弯曲,舌苔多厚腻。邵梦杨教授通过30例疗效观察,发现疗效较好者,舌象转变较明显,从而提出舌象不仅在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本病的疗效评定和预后判断亦具有参考意义。笔者在临床中亦观察到肺癌病人早期为舌质淡淡苔白腻,中、晚期舌质偏紫黯,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下大络怒张、弯曲④,苔多厚腻,并常常患者鼻头亦表现为紫色,这是肿瘤病人表现出的气滞血瘀症状,经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治疗,这种表现得以好转,病情得以控制,反之,则病情加重。
2.上海刘嘉湘教授认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得以乘虚而入,邪滞于肺,宣降失司,于是肺气郁闭,气滞而血瘀,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瘀互结,日久而成积块。可见肺癌乃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虚为病之本,实为病之标。中医学向来崇?quot;治病必求其本",何况晚期肺癌正气虚损尤为明显,因此,对晚期肺癌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为治疗原则。通过对比观察研究,总结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作用在于:①延长患者生存期;②缓解和稳定病灶;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亦通过对比观察,显示本疗法为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的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方法。
3.喻全渝教授认为肺癌病机,中医学术界多统一于正虚邪实这一原则之下。对于正虚的具体内涵,则见解各不相同,论气虚、阴虚者已属不少,论阳虚者,则未见报道。喻氏运用温化法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认为阳虚是本病正虚的关键,而又直接与邪实的产生和发展有关。这是因为:首先在气血阴阳四者之间,阳气居于主导地位,即《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义。其次,以本病年龄分布来看,呈40岁以后增加、50~60岁增加更为明显的规律。再则从本病邪实角度分析,既然瘤的发生主要在于气血留滞不行,而肺主气,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因此,肺癌之实,除瘀血内结以外,还与痰浊有关。《素问·调经论》说?quot;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可见,阳虚导致阴盛,阴盛则寒,是肺癌邪实产生和加重的主要内因。所以临床运用温通力量强大之品,取得了较好疗效。其基本方为:制附子120g,王不留行30g,黄芪30g,桂枝15g,莪术12g。并配合自制复方三生针(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等药组成)5~10ml肌注,每日2次,或10~20ml,加于50%GS40ml中静脉推注,或50~70ml加10%GS500 ml中静滴,累计药量达800ml。
对于肺癌病人有的无阳虚阴盛的表现,有的甚或出现以阴不足为主的临床表现,喻氏认为这是肺癌的复杂性。他认为作为主要病机之阳虚,即可有阳虚温煦不足之畏寒肢冷表现出来,亦可由阳气化之咳唾痰涎、胸胁积水或阳损及阴之便秘、舌红少苔等所体现,也可有胸痛舌紫等热毒侵袭或血失统摄等继发病机可参与其间。所以,笔者的治疗采取了辨证为主,即以肺癌为诊断阳虚之依据,同时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对阳虚在不同肺癌患者身上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施治。温阳散寒药强调超常,给药途径采取汤剂与针剂相结合,疗效明显,在应用过程中迄今尚无明显伤阴化燥或癌块加速扩散等并发症出现,亦无心、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
通过有关的现代研究,证实了肺癌之根本病机"阳虚"的正确,由此而指导组方的肺癌主方的正确。让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大胆创新,辨病、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为突破肺癌治疗做出贡献。
(八)中医药与放疗,化疗配合
放疗和化疗对人体均有伤害。根据四诊合参,认为放、化疗属"热毒"范畴,易于伤阴,故治疗宜滋阴养血,清热解毒。
1.化疗期间以养血、活血为主,佐以健脾和胃。
当归9g,赤芍9g,川芎9g,生地9g,鸡血藤15g,天花粉9g,女贞子15g,党参9g,焦白术9g,生薏苡仁15g,生黄芪30g,大枣5枚。
2.放疗期间以养血、活血为主,佐以养阴和胃。
当归9g,赤芍9g,川芎9g,生地9g,白扁豆9g,黄芩6g,白茅根15g,瓜蒌15g,麦冬9g,陈皮9g,天花粉9g。
3.放疗化疗中间休息期及放疗、化疗结束后,宜以中药肺癌主方辨证加减治疗。
三、手术治疗
在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效果最佳,为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单独地采用手术治疗,即使手术方法不断创新改进,但治疗效果仍不能满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治疗前必须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肺癌的细胞学性质、肿瘤发展情况,再合理安排治疗方案。
对Ⅰ、Ⅱ期肺癌,病变较局部者,手术前后均可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手术后化疗和局部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后中药治疗必须坚持多年,对防治术后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估计手术无法切除,但是无放射禁忌的病人,应先行放射治疗,待肿瘤缩小局限后,再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者,不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术后待伤口愈合后应尽早行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术前、术后均须服中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经各种检查确诊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2.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能行根治性切除的部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3.临床高度怀疑肺癌或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经各种检查方法不能确诊,估计病灶能切除者。
4. Ⅰ、Ⅱ期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一疗程后,可行手术治疗,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后病变完全缓解者亦应积极争取手术。
5.原无手术指征,经综合治疗,如放射治疗、化疗、中医中药等,病灶明显缩小,全身症状改善者,应争取手术治疗。
6.已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侵犯胸壁、膈肌、心包、大血管,但范围局限,技术上能行切除者。
(二)手术禁忌证
1.已经有远处转移,如肝、胆、肾、骨骼、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
2.广泛纵隔淋巴结转移,胸片示纵隔明显增宽,或胸内脏器如心脏、食管、大血管等广泛受侵者。
3对侧胸内转移,如对侧肺、对侧肺门或气管旁淋巴结转移者。
4.同侧胸内其他重要脏器受侵,如有上腔静脉综合征、霍纳综合征、臂丛神经综合征者。
5.严重心肺功能损害、心律失常,3个月内患有心肌梗死者。
6.伴有严重肝肾疾病、严重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三)手术方式
手术切除的基本方式是切除原发病灶和相应的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1.对于Ⅰ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淋巴结。
2.对于Ⅱ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2线淋巴结。
3.对于Ⅲa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3线淋巴结。
4.对于Ⅲb期肺癌选用切除原发癌和1~4线淋巴结。
5.病变起于叶支气管或已累及叶支气管开口者,选用袖式肺叶切除术。
6.病变起于或累及隆突、气管下部者,经严格选择,部分病例适用于隆突切除及气道重建术。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肺癌手术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早期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65%~80%。
四、化学治疗
1.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国际上及全国协用和临床上推荐的较有效果的化疗方案有如下几种。
(1)CAO(上海市胸科医院)方案:
TX 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ADM 50~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VCR 1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2)EP 方案:
VP-16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DDP 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每3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3)VAP方案:
VP-16 100 mg/m2,静脉滴注,第3~5天;
ADM 4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DDP 20~30 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4)COMVP(全国化疗学会协作方案):
CTX 50~7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VCR 1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
CTX 7~14 mg/m2,肌肉注射,第3、5、10、12天;
VP-16 100 mg/ d,静脉滴注,第3~7天。
每3周重复,2~3周期为一疗程。
......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尽量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第二、饮食清洁卫生,吃些新鲜、干净的蔬菜,要吃熟食,同时注意营养均衡,比如要补充些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酸奶、鸡蛋,但要少进食红肉,如猪、牛、羊肉尽量少吃或不吃,多食白肉,如鸡、鸭、鱼,进行蒸、炖,植物蛋白也可以吃,如纯的燕麦粥。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是绿色蔬菜,还有其它颜色的蔬菜,如橙色的、红色的蔬菜; 第三、注意定期随访和复查,主要是要关注血液学的毒性,如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可以咨询主管医生。



早期肺癌中央型的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但不一定,可能什么症状都没有。晚期肺癌指有转移的肺癌,症状要看转移到什么部位,如转移到胸腔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转移到骨可以出现转移部位的骨头的疼痛,转移到脑可以出现相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要确定肺癌是不是晚期,要看肺癌是否转移了,因此,影像学检查具有主要价值。据你说你父亲CT显示肺一边全黑了可能是你误解,肺在胸片和CT上显示就是黑的,如果说一片白还可以认为是肺不张或者大量胸水,这一片黑还请你确认一下。如果确认病人临床上没有转移征象,建议尽早手术,具体费用不同地区医院不同等级收费有差别,估计至少要万元以上。

化疗往往达不到康复的目的,反而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加重病人的痛苦,最好采用正确的,有康复的可能。建议你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肺癌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对于肺癌有显著的疗效。其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可阻断癌细胞的生成,将癌细胞杀死在育孕过程中,以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抽烟有点多肯定有事。身边带个大水杯思考问题时可以喝水吗,烟抽多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17519156808关于肺癌的问题
钭畅辉答:■6.磁共振成像(MRI) 是新于CT的影像诊断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定期中它能更清晰地显示中心型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它无需造影剂,借助于流空现象,能良好地显示出大血管的解剖,从而判断肿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压迫包绕血管,如超过周径的1/2,切除有困难,如超过周径的3/4则不必手术检查。肿瘤外侵及软组织时MRI...

17519156808肺癌分型及预后问题
钭畅辉答:您好,肺癌的分型:1.未分化癌(小细胞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居中央型肺癌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

17519156808关于肺癌
钭畅辉答:肺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两种,一为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肿瘤生长时,常先阻塞段或支气管开口,引起相应的肺叶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张而出现发热,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抗生素治疗可能奏效,阴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约1/3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周围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肿瘤...

17519156808有人说肺癌发现时就晚了,那么,肺部出问题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钭畅辉答:这时候的肺癌患者经常会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症状,温度通常在38 左右,如果采取消炎方式治疗会很快的减轻症状,但若是消炎消除的不彻底会经常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这时肺癌患者会出现莫名的胸闷、疼痛、气短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6、杵状指 杵状指并不能作为肺癌的唯一表现,事实上有很多重大慢性肺部疾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17519156808肺腺癌的问题
钭畅辉答:回答:病情分析: 你好!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 。肺腺癌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意见建议:手术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唯一方法。肺癌手术分为根治性...

17519156808肺癌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钭畅辉答:3 肺癌病人护理措施3.1 心理护理 肺癌患者均会产生悲观、恐惧心理,担心自己难以承受化疗毒副反应,特别是一些经过了多次化疗治疗的患者,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进行化疗治疗之前,应先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对患者讲明化疗治疗步骤、治疗的目的以及药物服用后的反应、化疗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做好...

17519156808肺癌问题~~
钭畅辉答: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化疗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肺癌化疗的次数问题。除此之外,早期肺癌可以配合中医药来整体治疗,在一定情况下是起很大作用的.而且中医药治疗肿瘤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因为肿瘤它是一种局部表现全身综合性疾病,治疗上也要治病求本,不能一味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17519156808肺癌晚期的问题
钭畅辉答:匪夷所思的是,练了一段时间后,她肚子里的癌细胞无影无踪了。至今17年了,都快忘了曾经有那么一次癌症险情。现在近80岁了,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能够步行3、4公里买东西,一点问题没有,每日做饭打扫房间,全是自己。当然,她也付出了,就是至今每日练气功,当然不全是辛苦,实际乐在其中。3)...

17519156808早期肺癌治疗问题。
钭畅辉答:1年生存率72%,5年生存率38%。治愈的概念在肿瘤中,只实用用乳腺癌。一般指5年存活即治愈。对于预后较差的肺癌,总体5年生存15%。因此肺癌是不可治愈肿瘤。预后如何需要根据高危因素评估:低分化(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脉管侵犯、切缘、肿瘤 > 4 cm、淋巴结阳性。若患者有高危因素,建议术后辅助...


(编辑:邬静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