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理季风问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地理问题请问什么是季风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冬季我国东部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受蒙古高压控制。夏季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以东南季风的形式影响我国。
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距离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比较近。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形成原因   关于季风的成因问题,有人认为是海陆间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有人则认为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致。我国的一些气候工作者认为,季风现象是海陆分布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具体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综合现象。例如印度季风之所以特别显著和稳定,是由于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季风和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正好是一致的。冬季印度在冷高压的南面,又处于信风带的位置上,因此印度东北季风特别稳定;夏季印度在热低压的南面,又处于赤道槽北移时西南风经过的地方,因此,西南季风也特别稳定。   由于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   冬季,亚洲陆地辐射冷却很快,形成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又称蒙古高压),在北太平洋面上为冷湿的阿留申低压,二者都非常发育,尤其是前者势力十分强大,几乎控制全部亚洲大陆。它是大陆反气旋的中心和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也是冬季大陆季风的源地。由于冬季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连成一片,二者复合,势力强大,成为亚洲大陆冬半年气候的主宰。高压干冷气流向外吹散,在太平洋沿岸冬季盛行西北风,印度洋沿岸为东北风,这就是东亚和南亚的冬季风,具有晴朗严寒、干燥等冬季高压天气特征。冬季风为干燥陆风,一般不易降水,但吹到日本的西北风,能形成大风雪。侵入长江以南地区的暧海变性极地大陆气团,能形成冬春阴暖或降雨天气。青藏高原,冬季阻挡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由于高原北面高压脊的存在,十分有利于冬季风的南下,使冬季风影响加强,造成我国冬季的寒冷气候;而高原南面的低压槽,由于槽前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对我国南方天气气候的影响也很大。又由于高原的阻挡,使高原北侧的南疆和河西一带,冬季干冷;而南侧印缅一带冷空气活动少,冬季干暖。青藏高原在冬季又是个冷源,这将加强高原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从而也就加强了冬季季风环流。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低压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拉伯,且与赤道低压连为一体。这时夏威夷高压西伸北进,势力最强,范围最大,因此就形成了从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亚洲东部的东南季风。这就是东亚的夏季风,它是源于热带海洋气团的暖湿气流,夏季时对亚洲大陆影响最大。亚洲南部,这时由于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后转为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当西南季风到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受阻于青藏高原而分为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向西,进而维持了印度西北部的热低压;另一支沿山脉走向,流向我国,扩大了西南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夏季时青藏高原对周围自由大气来说是热源,这必然要加强高原邻近地区的季风低压,从而起了加强夏季风的作用。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

冬夏季海陆热力差异大,因而产生季风

我们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是因为处在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差异最大。而为什么只有冬季风和夏季风,主要是冬季亚洲高压(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势力强盛所以有了冬季风,夏季风势力强是东太平洋式夏威夷高压 ,印度洋是印度低压,高压吹响低压所以有的我们东亚的东南风。春秋两季节太阳直射点都离赤道比较近无法行成特别强势力的高气压或低气压,所以也不存在春。秋季风。


15645969506憋了很久的地理关于季风信风的问题,求人解答,谢谢!
宫艳烁答:首先第一个问题,风是如何产生的?这牵扯到气压(物理)变化,空气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而温度越高,气压越低,那么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冬天和夏天的气候同时也是气温是不同,所以同一个气压带不同季节气压也是不同的。先说我们压轴的东南季风,因为到了夏天,水的比热容(物理知识)...

15645969506物理问题: 夏天的风从海上刮向陆地;冬天的风从陆地刮向海洋。为什么...
宫艳烁答:由于陆地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当夏天时,陆地上的空气要比海面上的空气温度高,温度高,压强小,气流向上运动,而海面上的空气相对来说温度低,压强大,自然要向压强小的陆地运动,于是形成风,所以夏天的风从海上刮向陆地。冬天则反之。

15645969506地理:常考地区的季风风向问题~求大神TnT
宫艳烁答: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方;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这两个地区是最常见的季风区。美国东南部参考下东亚季风。南美洲东南部跟澳大利亚东南部 ,夏季是东北风,冬季是西南风。其实归纳起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北半球向右偏,南...

15645969506关于地理的季风问题,谁来帮帮我,都混成一锅粥啦……
宫艳烁答:由于是从低纬海洋过来的所以温暖湿润,为南亚和东南亚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样和东南季风一样也去油不稳定性,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洪涝灾害。印度由于纬度低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所以雨季易涝旱季易旱。东北季风:风向为东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吹响亚洲南部和东南部(此时亚欧大陆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15645969506地理 季风 问题
宫艳烁答:选C.个人认为夏季风是推动雨带移动的动力,如果太强的话,就把雨带一下子就推到北方了并维持着同一状态,造成北方下雨集中且雨季比往年长,易造成水涝灾害;另一方面,南方由于雨带过早北移,天气又逐渐变热,蒸发量增加而降水量减少,很容易引发旱灾.

15645969506有关高一地理季风的问题
宫艳烁答:因为冬季时,亚洲大陆因十分寒冷而产生一个亚洲高压,导致西风带被割断,南亚地区则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不受到西风带的影响。所以只考虑海陆关系。

15645969506一个关于地理的问题---什么是季风啊?
宫艳烁答:环绕着全球的东西向风带,并不都是天衣无缝、完整无缺,而是呈现着明显的不连续现象。在热带、副热带、温带地区的赤道无风带、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和西风带上,有些地区完全被南北向的季风所取代。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系,和风带一样同属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它的形成是由冬...

15645969506高中地理气候问题——季风
宫艳烁答:我国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是: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 冬季影响我国的季风是:西北风 特点:寒冷干燥 夏季影响我国的季风是: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特点:湿热

15645969506关于初一地理温带季风气候的一个问题
宫艳烁答: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还有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等).观察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境域十分广大,因此冬季风发源地,即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大陆性很强,所以当地在夏季气温较海洋高,冬季气温较海洋低.但是,有一点需要留意,亚欧大陆总体而言夏季气温虽然较海洋高,但是不会高很多,因此气压差值不会太...

15645969506高中地理问题
宫艳烁答: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对流现象。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其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两支主要的季风环流,即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并且它们的转换具有暴发性的突变过程,中间的过渡期实短。一般来说,11月至翌年3月为冬季风时期...


(编辑:凤蚂淑)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