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世间无有善恶只有因果出自那都经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怎么能没有善恶只有因果

虽然善恶和因果都是重要的概念,但要将它们完全分离是不可能的。善恶指的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判断标准,而因果则是指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在人类的行为和决策中,善恶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根据道德标准来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正确或错误,比如诚实、公正、仁慈等被认为是善良的行为,而欺骗、欺诈、残忍等则被认为是邪恶的行为。这些道德判断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也反映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和道德价值的理解。
同时,因果关系也是无处不在的。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影响,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这些后果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善恶的判断也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善恶和因果是相互交织、无法完全分离的。我们不能只追求因果而不考虑善恶,也不能只关注善恶而忽视因果。只有在理解和尊重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有爱的社会。

佛说万事有因果,如果万事有因果,是否我们今天经历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今天得到的,是过去付出的回报,今天失去的,又是过往的惩罚。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却已经变了许多。容颜不改,却多了几份沧桑和无奈。魔说一切皆在我,如果真的有能力去抗争,也许就不会如此失意。与天争,与地争,争来争去,无非是跳出了这个局,又陷进了那个局。回头一看,原来一直不曾解脱。
而人是世间最复杂的动物,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一面,所以说佛魔皆是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之间,宿世因果。看佛祖捻花微笑,只叹世人浊眼识物,听佛祖大成佛法,只求世人心静无波。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佛教否认了世间万物独立演化交织的因果,而是将所有的因果与业力串联使客观世界依附于众生化现。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张今生的善恶业,可以引生未来世的善恶果报反作用到自身,佛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的修行皆是基于深信因果,但又不同于宿命论。

扩展资料佛说,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一切都由所命运决定;魔说,人定胜天,一切在我;而人是世间最复杂的动物,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一面,所以说佛魔皆是我。
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佛:梵文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魔:指世间一切邪恶的总称。
文字出处:梵语“Mara”的音译简称,汉语本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来表示。“魔”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后来,产生了一批由“魔”构成的词:魔王、魔鬼、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术、魔方,甚至还有食品魔芋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魔、百度百科-佛、百度百科-因果

“非善非恶”出至《大般若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非善非恶是一真法界的菩萨境界,一真法界没有分别,没有对立,故善恶都不能说。但是,我们凡夫是有分别的,是有善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定不能胡来。否则就是妄谈般若,决定堕落。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类信息。
佛说世间无有善恶只有因果出自《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19849474987请教《佛说三世因果经》的来历
鱼姿溥答:三世因果经文,又叫三世因果经,其的目的是劝人向善。此经是中国人所编撰,这一点是佛教的共识。其主要讲:—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作者无从考证,然而清代的《乾隆大藏经》,近代的《大正藏》等学术界公认空前规模的权...

19849474987善恶若无报 乾坤必有私的出处?它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鱼姿溥答:善恶若无报 乾坤必有私,这句话出自《西游记》第八章。原话是: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这句话的意思是:善恶是有报应的,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天地也就有私心了。意思可以理解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9849474987“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出自哪里?
鱼姿溥答:“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出处:《佛经》。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内涵: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

19849474987佛经是怎么讲世间因果的?
鱼姿溥答:这就是佛教无神论所在,佛教不是神创世说,是缘起法。缘起法是佛陀于菩提树下悟出的佛法,又叫“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有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出处:出自《佛经》(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

19849474987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鱼姿溥答:因果不是信则有之,不信则无,因果是真理,不管你信不信,它都有。整个佛法也不离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法华经》讲‘一乘因果’,因此释迦牟尼佛49年所说一切法,只是说明世出世间因果而已。 佛陀的教育最关键就是让我们认清宇宙真相,事实真相,人生真相,这是永恒的真理,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它都没有...

19849474987佛经中因果报应的经文
鱼姿溥答:2.禅语或者佛语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佛语 因果报应懂得因果的人,他不会去做坏事,他不敢做恶 事,因为他知道今天做了坏事,一定会有果报的,犹如在人间告诉你们要懂得 法 律一样,如果你不懂法 律,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法 律的话,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怕,就会造出很多的恶因出来,所以师父给你们讲的最重要的就...

19849474987善说:万事皆有因果,恶处必有善根。恶说:于私,于欲,于几,为恶之处必又...
鱼姿溥答:···\r\n因果报应者,出生世间一切圣人之所共宣者也。儒家《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家《涅盘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道家《太上成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知因果报应一法,确为世出世圣人...

19849474987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是出自哪里?
鱼姿溥答:出自《西游记》第008回 翻译:善行和恶行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一定是天地有自己的考量。原文: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

19849474987凡是发生皆是必然凡是发生都在因果善缘善了恶缘也善了是谁的名言什么...
鱼姿溥答:因果,具足应说“因果缘报”.因是原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对造因者说是报.世出世间,由众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灭变异,莫不受此法则支配.任何事物,决不能无因而生,且有因无缘,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种子——因,若不经播种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阳光雨露的助缘....

19849474987“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的意思
鱼姿溥答:意思是人不管做好事还是坏事都有上天在看着。出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原文: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译文:人心生一个念头不管是善是恶,天地鬼神都知道,因此,警策自己不要随便动恶的念头。善恶是有报应的,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天地(乾坤)也就有私心了,...


(编辑:景喻饱)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