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蟾蜍是什么动物?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土蛤蟆。

土蛤蟆生活在泥土中或栖居在石下或草间,夜出觅食。栖息于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喜陷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陷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

扩展资料:

蟾蜍其实全身都是宝,包括那毫不起眼的皮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蟾蜍的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的药材。

蟾酥是通过提取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桨液,然后再晒干的一种名贵药材。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

蟾蜍是有毒的,稍有不慎,就会使人中毒。有毒的其实只是蟾蜍的皮,所以如果要食用蟾蜍一定要剥掉皮然后再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蛤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蟾蜍



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蟾蜍科。它们通常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和水中,包括沼泽、河流和湖泊等环境。蟾蜍的身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着角质细鳞。它们的四肢比较短小,后腿特别长,可以进行游泳。蟾蜍的口腔比较宽大,可以吞食大型的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蟾蜍在繁殖期间会发出嘶嘶声,吸引异性进行交配。


13514067416虫字旁加个剩余的余读什么字
翟武任答:1、蝉蜍 2、魄蜍 3、蜍兔 4、癞蜍

13514067416蟾与蜍的区别
翟武任答:蟾与蜍没有区别。蟾蜍是蛤蟆的学名,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

13514067416蟾怎样读代表字是什么
翟武任答:〔~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

13514067416"蜍蛭"是什么意思?
翟武任答:这是水中的两种动物。蜍chú,蟾蜍,俗称癞蛤蟆或疥蛤蟆。蛭zhì,水蛭,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墨绿色,尾端有吸盘,雌雄同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能吸人、畜、鱼类的血。唐代李筌在为《黄帝阴符经》“禽之制在气”这句话作注时说:“蜍蛭哜鱼,狼犿啮鹤……尚能以小制大。”是说癞蛤蟆、水蛭...

13514067416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余字是什么字
翟武任答:chu第三声 蜍:指蟾蜍[名] 1两栖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通称癞蛤蟆或疥蛤蟆. 2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诗文里常用来指月亮.如蟾宫,蟾光。

13514067416左边一个‘虫’,右边是‘詹’,读什麽?
翟武任答:1.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详细字义 〈名...

13514067416蜍字组词
翟武任答:蜍字组词:蟾蜍。拼音chú,部首虫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3画。五笔86JWTY,五笔98JWGS,仓颉LIOMD,郑码IOMF。四角58194,结构左右,电码5773,区位8260。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丶一一丨ノ丶。基本字义:两栖动物。相关组词:蟾蜍[chán chú](名)一种两栖动物。蜍蟾[chú chán]即蟾蜍,借指...

13514067416蟾蜍怎么读?
翟武任答:癞蛤蟆读音是 làihá mɑ 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

13514067416蝉蜍是什麼动物
翟武任答:癞蛤蟆

13514067416蟾与蜍的读音区别
翟武任答:蟾蜍与蟾的读音区别主要在于声母的不同。蟾蜍与蟾的读音区别主要在于声母的不同。在汉语拼音中,chán和chún是两个不同的音节,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蟾蜍(chán chú):这个词指的是一种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蟾蜍科。它们通常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扁平的身体、圆润的头部和长长的舌头。蟾蜍在中...


(编辑:于葛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