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去思考问题,有意使自己思维敏捷,变得渊博。学习上的知识点,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学习和生活相得益彰,达到学以致用,这样学习起来就会倍感轻松。我整理了 高二语文 下册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1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 学琵琶 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輮以(之)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2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 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 作文 以记之名词, 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_,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 句子 将定语放在中 心语 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3

一、心理描写: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她梦想着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着东方的帏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派着两个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而热烘烘的空气暖炉使得两个侍应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她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

“梦想”使用达7次之多,反复使用,表明她不切实际,爱白日做梦,充分地展示了她卑俗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除了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表现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之外,课文还从哪些角度反映了她的这一性格?

二、语言、动作描写:

1、要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最能直接地反映人物性格。我们以“借项链”这一情节为例,来分析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性格。

2、“借项链”一节,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它们是如何准确传神地表现玛蒂尔德的心态和性格的呢?

(1)、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

(2)、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表现她的又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3)、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展示了她空虚爱做梦的内心世界

(4)、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5)、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6)、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可太意外了,得到首饰的极度兴奋的心情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福楼拜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

★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 高二语文下册文言文《愚溪诗序》知识点梳理

★ 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归纳

★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2)

★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归纳

★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13382395306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精编版
松辰乔答:(1)难读的字 莺(yīng) 堤(dī) 醉(zuì) 妆(zhuāng)嫩(nèn) 触(chù) 裹(guǒ) 绚(xuàn)丧(sàng) 籽(zǐ) 龄(líng) 茁(zhuó)(2)难写的字 村:左部的“木”末笔变成点。童:“里”中间的竖不要超出上横。绿:右部下是“氺”,不要写成“水”。柳:右部是“卯...

13382395306语文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人教版)最新
松辰乔答:(1)难读的字 莺(yīng) 堤(dī) 醉(zuì) 妆(zhuāng)嫩(nèn) 触(chù) 裹(guǒ) 绚(xuàn)丧(sàng) 籽(zǐ) 龄(líng) 茁(zhuó)(2)难写的字 村:左部的“木”末笔变成点。童:“里”中间的竖不要超出上横。绿:右部下是“氺”,不要写成“水”。柳:右部是“卯...

13382395306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知识点
松辰乔答:第二是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既是对学习过的生字非常有效的巩固手段,同时,通过多读书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四得。学习语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关键在于多读书,读一些好书,书读多了,字也会认了, 作文 也会写了,懂得的道理也多了。 现在初中语文考试都...

13382395306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松辰乔答:【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生字表: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塔、餐、厅、狼 脱、袄、寻、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触、杜、鹃、羚 邮、递、裹、寄、局、堆、破、漏、懊、丧、啊、猬、绚、籽、蚯 邓、坛、龄、格、握、致、勃、挖、选、茁、移、挥...

13382395306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松辰乔答: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 点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 毕竟(jìng) 一行(háng) 停泊(bó) 鸣蝉(chán) 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

13382395306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松辰乔答:小学二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 点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 毕竟(jìng)一行(háng)停泊(bó) 鸣蝉(chán)指南针(zhēn)垂(chuí)下忠(zhōng)实  帮助(bāng)稠(chóu)密一盏(zhǎn)宇宙(zhòu)稍(shāo)微浴(yù)室 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荷...

13382395306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知识点
松辰乔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知识点(一) 第1单元: 《不懂就问》 意:意思 意义 好意 意见; 思:思想 思考 心思 沉思; 教:教室 教师 教学 教材; 室:入室 室内 皇室 卧室;尺:直尺 尺寸 尺码 卡尺;理:道理 理想 理由 伦理; 养:...

13382395306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下册
松辰乔答:二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 点 一、复习课文: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

13382395306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松辰乔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 点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

13382395306二年级语文必备知识点下册
松辰乔答: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知识点 原文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


(编辑:暴姿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