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经十句最高境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01、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0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0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0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0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0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0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道德经还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间全是语言美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品。

老子语言幽默风趣,道德经中文字妙趣横生,里面有大量丰富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感叹这世界万物,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如下: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译文】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5278979356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伍姚俘答: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15278979356道德经必背10句
伍姚俘答:道德经必背10句如下: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

15278979356《老子》中的十句人生箴言,感悟道家大智慧
伍姚俘答:7.少则得,多则惑。出自先秦《老子》。学习的时候,少一点的知识,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如果学的多了,反而会让人产生疑惑。这句话说明学习应该专精,不应庞杂。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出...

15278979356“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伍姚俘答:该句解释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天即是我,上善若水,不以争为争。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

15278979356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伍姚俘答:解释: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15278979356身体与灵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伍姚俘答:身体与灵魂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合一。出自《道德经》的观念“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即指身体与灵魂合一,即让灵魂待在身体之中,好集中精神。这是老子在说“道”融于人类的生存之中,人类的形态和精神是相互依存、合抱成一体的。在“道”的作用下,人体功能在“道”的不断动变中也在不断动变,...

15278979356“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的上一句是什么?
伍姚俘答:一、全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该句解释为:1、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我即是天天即是我,上善若水,不以争为争。2、人道里谨慎、迂回的策略,不敢为天下先,后其身而身先,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以不争争。二,此诗的出处为:老子——《道德经》老子 1、...

15278979356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你有什么启迪?
伍姚俘答:一、句子的启迪: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

15278979356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什么意思
伍姚俘答:达到空和虚的状态,才能够接受足够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变化的真正规律。2、“守静笃”与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寂然不动曰“静”,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或者说态度,从现代科学角度看,守住自己对世界本源规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最终才能真正的求得”道“。

15278979356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此句出于何处?
伍姚俘答: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具体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编辑:鬱露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