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八条佛曰
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坐是禅,走也是禅,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 一片叶便可悟到如来,秋天到了叶子自然就会落下, 拥有无穷的洞明一切的智慧心有能达到自在,说与不说也是身体自然控制的。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花指的是莲花,是花开见佛之意。西方净土有莲花池,人是莲花化生,今生修行,西方莲花池,便有自己的莲花含苞,百年之后,花开见佛。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不可说者,指佛家实相也,实相一相,所谓无相,故不可说也,因一说即为相也。
佛理本体是广大的无量的,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出来或传授,一切只有自觉悟,所以是不可说不能说的,佛理认为,人的语言是有局限的,它不能表达出所有感悟到得东西,尤其是高深的哲理,一旦付诸语言便失去了它的真相,也就着了相,也就没有了真相。因此禅宗主张的“道断语言,不立文字”也即植根于此。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般若”在佛语里是“大智慧”的意思。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应该是,心起愚(愚蠢)念,智慧就消失了。心起智(智慧)念,智慧就在身边的意思。
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jì)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jì)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jì)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jì)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jì)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jì)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jì)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jì)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jì)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jì)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jì)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jì)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偈(jì)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jì)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1、悟禅三首寄胡果
[唐代] 元稹

其一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其二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其三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2、坐禅铭
[唐代] 大义

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

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

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

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

直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

瞠却眼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谁。

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理深处藏。

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

深嗟兀坐常如死,千年万岁只如此。

若将此等当禅宗,拈花微笑丧家风。

黑山下坐死水浸,大地漫漫如何禁。

若是铁眼铜睛汉,把手心头能自判。

直须著到悟为期,哮吼一声狮子儿。

君不见磨砖作镜喻有由,车不行兮在打牛。

又不见岩前湛水万丈清,沈沈寂寂杳无声。

一朝鱼龙来搅动,波翻浪涌真堪重。

譬如静坐不用工,何年及第悟心空?

急下手兮高著眼,管取今生教了办。

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作工夫。

抖擞精神著意看,无形无影悟不难。

此是十分真用意,勇猛丈夫却须记。

切莫听道不须参,古圣孜孜为指南。

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得也未。

要识坐禅不动尊,风行草偃悉皆论。

而今四海清如镜,头头物物皆吾听。

长短方圆只自知,从来丝发不曾移。

若问坐禅成底事,日出东方夜落西。

3、读禅经
[唐代] 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

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4、示智悟道人
[宋代] 释咸杰

智悟悟自心,不在一切处。

回首时观瞻,便是佛国士。

5、悟后
[清代] 王甥植

扫除烦恼即清凉,看淡荣华忆故乡。

爱网解时疑网脱,尘缘悟后道缘长。

篆纹成字天然势,茶味回甘自在香。

欲唤梦中人早醒,拾薪先为煮黄粱。

6、雪峤禅师见过留坐将还径山诗以留之
[明代] 范景文

秋原霜色懒招寻,鹤引高流入径深。

茶醉酒醒难判断,身真世假任浮沉。

参禅并入删元语,听曲翻能长道心。

行脚无须商去住,心空何处不云林。


17529982394一生必背的禅诗有哪些?
奚晨苇答: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五、《醒世咏》明.憨山德清禅师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六、《尘尽光生》宋.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七、《洗儿诗》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17529982394关于 禅 的诗句
奚晨苇答:1、《禅诗一:找到自我》唐·无尽藏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译文: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地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世间上的人,又往往不识自己,愚昧、苦...

17529982394十首著名禅诗
奚晨苇答:1、《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调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插秧偈》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3、《修行偈颂》...

17529982394与禅有关的诗句
奚晨苇答:1、最著名、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六祖慧能偈语这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唐代皎然《闻钟》诗:“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松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

17529982394十首著名禅诗
奚晨苇答:十首著名禅诗:《春日东山正堂作》唐代:李建勋 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菩提偈》唐代: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绝句漫兴》唐代: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

17529982394跟禅有关的诗句
奚晨苇答: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脍灸人口的绝句,如只以写景诗欣赏,亦无不可;但因诗中的意境与禅宗悟道的境界契合,从禅诗的角度欣赏就更有禅味.渔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周围一片白茫茫,他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浑然无别,澄澈透底的...

17529982394禅意的诗句有哪些?
奚晨苇答:美到极致禅意诗句有1、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2、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3、日少一日,一年无一年。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5、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7、几时能得了,坐卧莫忘禅。8、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

17529982394带有"禅"字的古诗
奚晨苇答:七言禅诗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春有...

17529982394著名的禅诗
奚晨苇答:法常大师(752-839),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

17529982394古代著名的禅诗
奚晨苇答:三、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禅应破除思想上的蒙蔽,还原清净本心的思想。四、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此诗是俞紫芝代表作,宋人诗话多所称...


(编辑:鲍云秆)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