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牛弹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对象,要学会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对牛弹琴》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音乐家叫公明仪。有一次,他看到一头牛正在吃草,就给牛弹奏了一曲深奥的“清角之操”。但牛毫不理会,只顾吃草。公明仪认真观察了一番,发现牛并不是没听到琴曲,而是压根听不懂这首曲子,所以才没有任何反应。
明确这点后,公明仪又弹了一首新曲子,听起来就像蚊子、牛蝇和小牛在叫唤一样。牛听到这首曲子之后,马上停下来,摇头摆尾地竖着耳朵仔细听起来。

《对牛弹琴》的寓意: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故事原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反义词:对症下药


[成语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典故出处]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
[近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反义词]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东周文学家《庄子·齐物论》:“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音律,惠施好谈名理,他们各以自己的才能显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宋代学者载姚镕《齐东野语》载姚镕: “物之不灵,告以话语而弗听,俗所谓对牛马而诵经是已。” 

宋代禅师惟白《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东周文学家《庄子·齐物论》:“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音律,惠施好谈名理,他们各以自己的才能显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宋代学者载姚镕《齐东野语》载姚镕: “物之不灵,告以话语而弗听,俗所谓对牛马而诵经是已。”
宋代禅师惟白《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有两种说法:

1.
出处:南朝·梁·僧祜《弘明集》:“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释义: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子的琴曲,牛依然如故,埋头吃草。并非牛没听见,因为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啊!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小牛犊寻找母牛的鸣叫,此时牛立即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迈开脚步走来走去地倾听起来了。
这则寓言说明,牛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2.
汉代牟融的《理惑论》:“公明仪为六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东周文学家《庄子·齐物论》:“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音律,惠施好谈名理,他们各以自己的才能显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宋代学者载姚镕《齐东野语》载姚镕: “物之不灵,告以话语而弗听,俗所谓对牛马而诵经是已。”

宋代禅师惟白《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牛弹琴

对懂道理的人讲道理,他能听进去,对不懂的人说,他一个也听不进去。


15783657152对牛弹琴是什么
王肯卫答:对牛弹琴,亦作“ 对牛鼓簧 ”。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原文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

15783657152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王肯卫答: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对象,要学会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

15783657152对牛弹琴的意思和寓意 寓言故事对牛弹琴
王肯卫答:对牛弹琴指对不能理解自己的话语的人白费口舌。对牛弹琴的典故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看对象,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要学会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会做无用功。原文 对牛弹琴出自牟融《理惑论》,原文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

15783657152从《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王肯卫答: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这则寓言说明,牛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15783657152对牛弹琴寓言故事的寓意
王肯卫答:这则寓言的寓意在于指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徒劳无功的。它告诫人们在交流时要考虑对方的理解能力,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沟通。对牛弹琴的行为,既表明了说话不看对象的错误,也讽刺了不顾听众能力而自顾自表达的行为。故事中的细节描绘了公明仪的变换策略,以及牛对不同声音的不同反应,从而强调了沟通...

15783657152对牛弹琴寓言故事
王肯卫答: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大音乐家。有一次,他看到一头牛正在吃草,就给牛弹奏了一曲深奥的“清角之操”。但牛就像没听到一样,照常吃草。公明仪认真观察了一番,发现牛不是没听到琴曲,而是因为听不懂这首曲子,所以才没有任何反应。明确这点后,公明仪又弹了一首新曲子,听起来就像蚊子、...

15783657152对牛弹琴故事简介
王肯卫答:寓意: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对牛弹琴(ì niú tán qín):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出自 汉 ...

15783657152《对牛弹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王肯卫答:告诉我们相当与在说你做的是 无用功,就想一头本来就听不懂音乐的牛一样,你在它的面前弹琴,它又不懂欣赏,你不是就失去了弹琴的雅致了嘛!

15783657152对牛弹琴的寓意简短
王肯卫答:1.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不看对象,或者向愚昧的人讲授高深的道理,含有轻视对方的含义。2. 该故事教导我们,在行事时必须考虑对象,学会根据不同的人和事采取适宜的方法。3.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作品,收录于《牟子理惑论》中,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演奏音乐的故事。4. 这则...

15783657152对牛弹琴文言文寓意
王肯卫答:1. 【对牛弹琴的寓意】 寓言讲述的是音乐家公明仪在郊外对牛弹奏名曲《清角》,但老牛并不理会,依旧吃草。公明仪随后改弹蚊虻和小牛犊的声音,老牛却立刻表现出兴趣。此故事启示我们,沟通应考虑对象,有的放矢,方能取得实效。2. 【文言文《对牛弹琴》及其含义】 该成语指弹琴给牛听,比喻...


(编辑:雍贸轻)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