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写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文章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文章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一、象征

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如:

1、他的脸好像苹果。

比喻中的本体“脸”和喻体“苹果”都是具体可感的东西,是直观。     

2、宽容能够融化仇恨的冰川。

比喻中的本体“仇恨”是抽象的,不能直观的;喻体“冰川”是具体直观的,用“冰川”来比仇恨,让人可以想象仇恨之深及其宽容作用之大。

二、托物言志

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虚实结合

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绝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

如:

1、又过了好久好久。终于在那个路口——两棵枯树,三丛衰草的路口,母亲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母亲。(实)

2、我恍惚觉得,有一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色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家的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虚)

四、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五、抑扬

抑,是按下、收束;扬,是振发、放开。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欣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扬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

有抑有扬就有跌宕、曲折,使艺术作品摇曳多姿,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同时以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一、象征
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如:
1、他的脸好像苹果。
比喻中的本体“脸”和喻体“苹果”都是具体可感的东西,是直观。
2、宽容能够融化仇恨的冰川。
比喻中的本体“仇恨”是抽象的,不能直观的;喻体“冰川”是具体直观的,用“冰川”来比仇恨,让人可以想象仇恨之深及其宽容作用之大。
二、托物言志
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虚实结合
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绝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
如:
1、又过了好久好久。终于在那个路口——两棵枯树,三丛衰草的路口,母亲看见了我,我也看见了母亲。(实)
2、我恍惚觉得,有一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色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家的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虚)
四、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五、抑扬
抑,是按下、收束;扬,是振发、放开。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欣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扬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
有抑有扬就有跌宕、曲折,使艺术作品摇曳多姿,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同时以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编辑于 2019-11-24
提交成功!
感谢你的认可,不表个态再走吗?
评论
查看全部3个回答

文章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18887146896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蔡具败答: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

18887146896表现手法有哪几种
蔡具败答:3.“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4.“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18887146896语文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
蔡具败答: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

18887146896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
蔡具败答: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有:联想、铺垫、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想象。1、联想: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8887146896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并举例。
蔡具败答: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二、欲扬先抑 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

18887146896什么是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蔡具败答:·诗歌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

18887146896十大表现手法有哪些
蔡具败答:1、表达方式:叙述、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2、表现手法:想象、 联想、 类比、 象征、 烘托、对比、 渲染、 修辞等。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伏笔。起承转合等。十大表现手法有哪些2 常见表现手法有什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18887146896常用的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蔡具败答: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一共六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 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

18887146896写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蔡具败答:写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

18887146896语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都有什么?
蔡具败答:1、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是指...


(编辑:松阮婵)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