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诚信缺失主要有哪些危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诚信缺失主要有哪些危害

不讲诚信的危害有哪些

1、市场经济转型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人们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二是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不对称。首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法治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信誉保障制度尚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场中的个人或企业都会倾向于以失信行为追求更大的利益。
2、社会道德失范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而社会转型时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社会失范现象,尤其是社会道德失范。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均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有新的社会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由于转型的原因,旧的社会道德对人们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而新的社会道德又没有真正形成,处于缺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失范在所难免。
3、相关制度不健全
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建立的时间较短,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缺乏完善的产权制度、市场监管的缺位等,使得商务诚信缺失比较严重。
其次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由于政府管理体制还不是太完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还尚未真正深入,导致当前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诚信意识,弄虚作假、朝令夕改,使得许多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部门和出台的相关政策持不信任的态度,使得整体的社会诚信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
最后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对企业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不够,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的失信行为。

扩展资料:
社会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
1、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可能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疏远。
3、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贿选等)会带来官员素质不高,办事效率低,政府权威受损等危害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的行为。

1、从个人角度看,诚信缺失会导致个体行为失范,并引发信仰危机

个体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具体事物做出的思想判定和对象性行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受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影响,会产生正确的意识,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及其客观规律;

同样,也会产生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存在,走进谬误的泥沼。思维着的精神使人确立了在宇宙间的主体地位。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价值观在人的思想领域处于统摄地位,影响着人们对其他一切事物的判断。

个体价值观的缺失,或者说与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时,会出现个体行为的失范,比如学生认为学习无用而沉溺于游戏,行人认为遵守规则意义不大而肆意闯红灯等,这是一种比较显在的行为表现。

那么,在精神层面,价值观的缺失会使个体进一步对自身存在的人生价值产生质疑,引发信仰危机,这是关乎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和意义的问题。

2、从社会角度看,诚信缺失会导致整体道德滑坡,加剧群体无理性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个体生存必然与社会整体的发展紧密相连。如前所述,个体价值观的形成除了主体从自身出发考虑主客体价值关系外,还深受集体价值观的影响,“当他们成为群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迥然不同”。

因此,在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中,社会集体价值观的总结和升华应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社会集体价值观引领作用的缺失,会对社会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社会领域形成恶劣的舆论环境和社会风气。

如果社会集体价值观在社会热点的是非问题中不能坚持态度鲜明的价值立场,那么就极易造成社会成员的认识混乱,助长浮躁之风。如勒庞所说,群体有着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社会集体价值观一时的摇摆,带来的可能是某些社会群体甚至整体社会风气的大动荡。

3、从国家层面看,诚信缺失会降低国家的凝聚力,丧失改革发展的主心骨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发展的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激烈较量,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凝聚社会共识,动员社会成员齐心协力、携手并进,激浊扬清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革发展的主心骨。“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不容混淆。

价值观的问题看似抽象,实则对个体生存、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具有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价值观的核心部分作出的根本性规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

4、从经济领域看,诚信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商业信用危机。在经济领域中,尤为使人痛恨的是制假贩假,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

5、从政治领域看,政治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一向说话算数,在国内各种重大问题上也是言必信,行必果。然而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却在有意无意的损害着政府的信用,侵蚀着政府的权威。

主要表现为:政策反复、浮夸造假、官员违法、政令不行、政府不作为、与民争利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行为的泛滥,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诚信失范、无所作为乃至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诚信缺失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价值观及其缺失之危害



1、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是最为稀缺和最不可或缺的道德资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为基本特征的,交易的双方必须恪守信用,才能形成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整个交易才能顺利完成。

而经济交往活动中诚信的大量缺失,必然会造成交易双方的相互猜疑,增加交易的成本,迫使经济交往活动萎缩甚至夭折。更重要的是,如果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必然会破坏社会信用链条,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的发生,造成了无数社会个体的身心伤害,破坏了许多家庭的和谐,给社会稳定添加了诸多不利因素。

诚信缺失的大量存在,还会从客观上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社会后果,一些守信者由于诚实守信而遭受“损失”,最终迫使很多讲诚信的“好人”变成“坏人”,进而出现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的可能性。

3、败坏了社会风气。“信而人任焉”,它讲的是人与人交往应诚实不欺、真诚相待,这也是社会和谐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中,只有做到忠诚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获得交往对象的信任、理解和尊重。

而社会诚信缺失的大量存在,必然会引发人们之间的互不信任和相互提防,使得社会的正常交流变得更加不易,社会上时有传出的“跌倒没人扶”现象,可以说就是诚信缺失的负资产之一。

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和反转,整个社会的信任程度就会降低,从而引发社会的道德风险,最终败坏社会风气。

扩展资料:

诚信缺失症,是指社会上大量地表现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现象。诚信缺失或信用危机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表现出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危害颇深。

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诚信缺失及其治理



首先,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交往活动少、活动地域窄、生产规模小,基本是“熟人关系”,一般不会担心相互失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信用作为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必然要求被人们认同和遵守。因为只有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承诺和践诺,才能使得双方无须付现即可获得商品、服务和货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
  其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为艰;失信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使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第三、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第四、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诚信缺失的危害如下:

1、企业难发展。大量企业因为对方失信举步为艰。丧失信誉的企业自身也难有发展。信任危机会造成企业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

2、消费者不幸福。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3、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人靠骗人暴富,导致老实人吃亏,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售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1、 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2、诚信缺失助长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  3、诚信缺失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阻碍市场化进程。


18821167722社会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危害?怎么合理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
袁平阮答:1、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可能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2、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疏远.3、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贿选等)会带来官员素质不高,办事效率低,政府权威受损等危害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的行为.解决方法:1、每个人自觉遵守...

18821167722诚信缺失主要有哪些危害?
袁平阮答:如果社会集体价值观在社会热点的是非问题中不能坚持态度鲜明的价值立场,那么就极易造成社会成员的认识混乱,助长浮躁之风。如勒庞所说,群体有着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社会集体价值观一时的摇摆,带来的可能是某些社会群体甚至整体社会风气的大动荡。3、从国家层面看,诚信缺失会降低国家的凝聚力,丧失...

18821167722诚信缺失主要有哪些危害
袁平阮答:1、 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2、诚信缺失助长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3、诚信缺失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阻碍市场化进程。

18821167722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袁平阮答: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还有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久前,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发表文章,认为“现在的危险是滋生腐败和不讲真话”,提出要把“不讲真话”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来解决。2、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 ...

18821167722科技工作者诚信缺失的危害有哪些?()
袁平阮答:可以选择A.败坏学术声誉 B.阻碍经济发展 D.助长伪科学和迷信泛滥,具体表现在;1、 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2、诚信缺失助长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发展,3、诚信缺失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阻碍市场化进程。

18821167722科技工作者诚信缺失的危害有哪些
袁平阮答:1、 诚信缺失危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2、诚信缺失助长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3、诚信缺失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阻碍市场化进程。

18821167722信仰缺失的五种表现
袁平阮答:三、信仰缺失的危害 1、没有自己的信仰,这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2、没有通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在各个行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统一意识。四、 总结 因此,完善公民的信仰体系还是很重要的,...

18821167722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危害
袁平阮答:诚信缺失的危害如下:1、企业难发展。大量企业因为对方失信举步为艰。丧失信誉的企业自身也难有发展。信任危机会造成企业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2、消费者不幸福。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3、道德水平下降。一些人靠骗人暴富,导致老实人吃亏,整个社会的...

18821167722诚信缺失的危害主要有
袁平阮答:那麼,在精神层面,价值观念的缺少会使个人进一步对本身存有的人生理想造成提出质疑,引起信仰危机,它是事关人类存活的最终目地和实际意义的问题。2、从社会发展角度观察,诚实守信缺少会造成 总体道德滑坡,加重人群无理性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个人存活必定与社会发展总体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如前所述,个人...

18821167722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文化缺失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袁平阮答:二是诚信缺失的“示范效应”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缺失会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在信用领域的主要表现是:失信行为最初只是表现在很少一部分市场参与者身上,但如果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那些守信者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从而...


(编辑:茅万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