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学的精髓是什么 详细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国学文化的十二道精髓 国学的精髓是什么 国学精髓

国学十二道分别是:

1、孔子——为人之道;

2、老子——处事之道;

3、庄子——养性之道;

4、孟子——君臣之道;

5、荀子——学习之道;

6、孙子——韬略之道;

7、管子——教练之道;

8、韩非子——统驭之道;

9、鬼谷子——权谋之道;

10、大学:修身之道;

11、易经:天地之道;

12、禅宗:死生之道。

我要是能说出来我就不是人类了,
谁要是说给你听你听的懂你也不是人类了。
国学的精髓博大而精深,正如老子对道的解释一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名曰道。
所以说别指望你问的这个问题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答案。
因为文字什么的不过是国学体系的子集,子集是无法完全描述母集的。

中国国学的精髓包罗万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涵、有外延,不能看外表,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和本质以外的东西.国学的外延无所不包,凡是中国的学问都可叫“国学”。我们可将国学分一下类,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把国学分为四个类:即经、史、子、集。经部———就是十三经,先有五经,后来是九经,最后发展到十三经。史部———就是历史库,所有历史类的书都在这里边,如二十四史。子部———就是诸子,如《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集部———就是文集,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家的文集。其中易经是最博大精深的. 这样的分类是对的,但还不够。从内容上再进一步分类,基本上可分为五类或三类。这是古时候传统的分法,很有经典性。国学又包括三个方面:义理之学———讲道理的,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考据的,就是史学;辞章之学———写文章的,就是文学。这三个方面的排列顺序是哲、史、文,我们现在颠倒了,叫文、史、哲。其实哲学是老大,义理之学应该是第一位的。后来又有人认为分三类还不够,还可以再加两个:经世之学———就是政治、经济、法律,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治理世界的;科技之学———包括中国的科技,如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所以,中国国学包括内容很多,经、史、子、集的分类还不是太精确。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这样的分类就很精确,而其中打头的应该是哲学。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把经放在首位。这就是国学的外延。



(编辑:简询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