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95式冲锋枪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什么是95式冲锋枪?

95式口径5.8毫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采用的最新式武器,它是为改善老旧87式的缺点而诞生。95式被设计成人民解放军的下一代攻击武器,这种步枪由聚合材料制成,重量轻、耐用,以气动和气冷机制确保射击时的准确与高射速。95式能够满足解放军的各种需求,从基本的突击步枪到近战冲锋枪、乃至于班机枪。这种武器目前为人民解放军的特种部队、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采用。
95式突击步枪主要使用DBP-87式5.8毫米步枪弹,该子弹全长58毫米、弹头长25毫米、弹壳长42毫米、弹头重4.15克、枪口初速960米/秒、采用双基火药、枪口动能1952焦耳(班用机枪)、弹头的长径比为4.3:1.95式突击步枪最大有效射程为400米,除了步枪子弹外,必要时还可以使用机枪弹、曳光弹与空包弹。其枪管长度463毫米,内为4条右旋膛线设计。

枪械设计师为大幅缩短步枪长度,于是脱离传统步枪设计方式,将扳机和握把前移至弹匣前端,在枪机的后段增加了一段枪托底板设计,善用枪机原有长度,整合了枪托功能,成为步枪设计中习惯称的无托枪设计;无托枪设计在国际上称为Bullpup形式?
中国第一枝批量生产无托步枪,是仅具半自动射击功能的外销86S民用步枪,该枪由56式冲锋枪修改而成,除此之外,在1985年曾试做另一款未曾公开的无托试验步枪?对中国而言,相当大胆采用无托枪设计的95式突击步枪作为制式装备?
95式步枪在设计上采用87式步枪和轻机枪的内膛结构,重新设计枪械外形与结构,枪身材质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与铝合金,属于短行程活塞系统,枪机组则与87式步枪有相当大的不同,击发系统具有保险?单发半自动和连发全自动两种射击模式,气体调节装置有小孔?大孔,关闭三种位置,值得一提是,95式步枪原具有弹匣尽弹的枪机卡榫设计(俗称为空仓挂机),据传在近年小改进中,因部队训练要求取消了此功能?
而机械式瞄准装置采用觇孔式设计,提供三种不同距离瞄准使用标示“1”100米?“3”300米?“5”500米;觇孔直径分别为1毫米?2毫米?2.2毫米;小觇孔有径设计有提升瞄准射击精度作用,可以弥补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不足的问题,但在瞄准速度上就是另一个缺点?

  精度
  美国人注重武器火力压制能力和瞄准速度的快慢;中国更讲究瞄准要精益求精,尽可能“一枪制敌”。就这两种枪而言,95式步枪侧重于提高瞄准装置的精度,而M16A2步枪则侧重于武器火力反应速度和对战场环境的观察能力。但是,95的旋膛线少于M16A2,而且枪管长度也比M16A2短,所以在精度方面M16A2稍占上风。
  人机功能方面的确无托枪是不如有托枪的。
  杀伤力方面
  5.8MM的弹药性能很优越的,侵彻力很好。有相关报道说,在600M距离上,使用95发射5.8MM普通弹,在贯穿2MM的钢板后,还可以继续贯穿14CM的木版,这是M16A2所不能的。

  95式:
  95式枪族为无托结构,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机枪之间通用件占很大比例。通用组件有机头、机框、枪机、复进簧、击发机、发射机、弹匣和弹鼓,以及带杠杆缓冲装置的枪托。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枪族内不同型号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枪管长度。下表为枪族中三种枪型的对比表:

  QBZ95自动步枪 QBZ95B短突击步枪 QBB95班用机枪
  全长 746mm 609mm 840mm
  枪管长 463mm 326mm 557mm
  全重 3.25kg 2.9kg 3.95kg
  初速 930m/s 790m/s 970m/s
  理论射速 650RPM
  战斗射速 单发 40RPM
  连发 100RPM
  直射距离 370m ? 680m
  有效射程 400m 300m 600m
  弹匣容量 30rds 30rds 75rds

  95式枪族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使自动机获取后坐能量,回转式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该设计不同于卡拉斯尼柯夫在机头闭锁支撑面的外圆上设立带动凸起的思路,也不同于西方类似结构(如FNC)。

  95式枪族机框上的开闭锁螺旋槽的设计借助于M16的设计思路,在开锁螺旋面同直面之间设计一个平滑过渡的空间曲面,采用数控技术逐点编程铣削而成。为便于编程加工,在机体内圆柱体的展开图上给出一个圆弧。这种过渡的结构使开锁撞击大为减少,提高了自动机动力特性。曲线槽前端设计了一个间隙,它可使机头开锁后借助于火药燃气压力先期后坐,实现预抽壳,又可使机头同机体一样具有一个后坐速度,减少了机体带动机头的撞击能耗。

  95式枪族的下机匣采用了铝合金槽式结构,优化设计时分析了枪机自动机运动平稳、附加惯性力矩,在射击中机匣所承受负荷也大幅度降低。一般槽式下机匣(以AK结构为典型)尾部有一堵固定“钢墙”,是自动机到位撞击体和上下机匣的连接体,也可作为缓冲装置的支撑体。自动机拆装时,必须在“钢墙”前垂直移动,再平行脱离或进入机匣导轨。但95式枪族采用尾部开通式,用一个活动销子与上机匣连接,上机匣尾部固定一个(轴固定)杠杆式自动缓冲器(连同缓冲器),自动机从导轨中直接平直抽出。

  枪管内膛精锻成形,并进行镀铬。枪管节套为合金钢材料,但铝合金下机匣与钢制节套的连接方式没有采用M16的整个圆周的全包容的方式,而是用节套下面的两块平板同槽式机匣两个内侧面相配,以两个空心销子固定起来。这些下机匣的新结构带来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销孔至端面是8.9mm(而56式冲锋枪“墙”厚为21.5mm),对全枪长、重量都会带来好处:缓冲器位于可拆件上机匣,把上机匣取下后自动机可以平直抽出装上使用方便,对槽式机匣是一个创造;缓冲器采用杠杆式,结构简单,可以利用作用力臂不同把缓冲簧设计得体积很小。

  95式枪族大量采用高强度的轻型材料以减轻重量,如下机匣为高硬铝合金(热模锻造的毛坯),强度大,一个铝质机匣重约300g,如果用钢材生产则会重达860g,而经过电化学处理后的铝质机匣表面硬度则达到HAR70以上。另外科研部门又开发了两种新的工程塑料,分别用在上下护木、上机匣及弹匣上。

  5.8mm普通弹同北约5.56mm SS1109弹相比,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外弹道直射距离也比较远。自动步枪直射距离375m,班用机枪680m。下表为枪管长度相近的95式班用机枪和FN MINIMI轻机枪各自发射的弹头威力对比表:

  口径 弹头重 枪口动能 400m 600m
  动能 最大弹道高 动能 最大弹道高
  DBP87 5.8×42 mm 4.156g 1952 J 695.6 J 0.36 mm 378.4 J 1.11 mm
  SS109 5.56×45 mm 4.0g 1711 J 603.3 J 0.39 mm 339.6 J 1.18 mm

  可靠性是步兵武器的重要性能,95式枪族在通过国家靶场的可靠性试验时,自动步枪故障率在0.4~0.6‰之间,班用机枪在0.1‰左右。又例如在工厂验收时,每挺班用机枪都需要用2发膛压为3100~3400kg/cm2的强装药弹进行闭锁机构的强度试验,接着每挺机枪用1号导气孔分别以单发、点射、连发的射击方式,用73发普通弹(膛压为2800kg/cm2)进行机构动作可行性射击试验。

  耐用性也是关键的性能指标,95式枪族的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再加上上、下护手及上机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从海区使用试验的结果看防腐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M-16:
  1964年2月8日,空军把装备的AR-15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口径M16步枪”(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同时,陆军把他们装备的试验型命名为XM16E1。XM16E1与M16的区别在于其枪机增加了枪机辅助闭锁装置(枪机到位助推器,更形象的称呼为“辅助推机柄”),因为M16的拉机柄只有拉动枪机功能,不能助推,一旦因为某种原因使枪机不能复进到位,枪机就无法闭锁。1967年2月23日,美国陆军决定全面换装改进型的XM16E1,并将XM16E1正式命名为M16A1。M16与M16A1在外形上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活塞状的枪机到位助推器。柯尔特公司、空军、海军陆战队和尤金·斯通纳都同意在步枪上增加这个使采购单价增加4.5美元的复杂装置,但是陆军赢得这个全面支持是在采用了XM16E1三年之后,1967年2月28日XM16E1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口径M16A1步枪”

  M16 M16A1
  口径 5.56×45mm M193
  采用日期 1964年2月8日 1967年2月28日
  全枪长 986 mm
  枪管长(不含消焰器) 508 mm
  枪管长(含消焰器) 533 mm
  膛线 6条,右旋,缠距305mm
  空枪重(带空弹匣) 3.1 kg 3.18 kg
  战斗全重(带实弹匣和背带) 3.73 kg 3.82 kg
  理论射速 700~950 RPM
  有效射程 400 m
  初速 975 m/s (3200FPS)
  枪口动能 1625 J
  弹匣容量 20 / 30 rds
  瞄准基线长 501 mm

后坐力小
弹夹容量大
弹速快
轻边

95比M16好啊.95的威力更大

好像在800米对单个射击
1000米以上集团军射击<连>

95式步枪设计分析
随着95式突击步枪分发部队与逐渐开放供给外界射击,其遭受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不外乎枪本身设计优劣与使用者是接受新观念等问题。

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引入部队后,新观念并未一起引进,中国部队里竟还有采用旧
式错误的训练作法,在射击预习中在95式突击步枪前段枪管下,依然挂块砖头来训练士兵站立姿势持枪臂力与重量稳定度。95式突击步枪有一超大的扳机护弓设计,有前握把的作用。不过,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持枪人体工学,反倒延续以往中国士兵在手握弹匣持枪的习惯,造成士兵各自发挥创意,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护弓底部作为支撑。

瞄准装置/提把/枪机拉柄

为了控制成本,95式突击步枪并未如AUG将光学瞄准镜列为标准配备,而采用传统机械式瞄准装置,因无托枪的短枪身和后置的准星座设计,也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在射击精度与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响。

95式突击步枪最大的设计败笔在于固定式提把,且枪机拉柄置于提把内,且早期采取错误的高拉柄设计,这使得95式突击步枪瞄准装置位置再向上提高,使得士兵自掩体后方需冒生命危险暴露面积进行瞄准射击,且高耸的柱体式准星座在携带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M16式的提把只适合在休闲状况下提枪慢行,战场上激烈行动中,若用提把无法单手把稳住枪枝,摇晃的枪体会阻碍行动。而今战术枪背带的搭配,也使得突击步枪提把显得多余。M4A1卡宾枪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轨座设计,则是彻底解决这方而固定提把所带来的不便问题。

95式突击步枪之枪机拉柄位于提把内,不论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如同法国FAMAS设计,早期为简易外露的钢制枪机拉柄,在使用上应会有射击热传导和结构强度问题,之后的改进是降低拉柄高度与加宽改进设计,不过在操作上却较为不便。

抛壳方向设计

95式突击步枪射击后的抱怨,是在退壳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温度等问题,其实都是预期中的无托式步枪缺失。在大陆的军事杂志,不时可见对95式突击步枪有诸多建议,更改退壳口向下的设计是其中之一。提出者应是不了解枪械设计的原理,因为此议会涉及更大的变动,枪械退壳口方向的设计。除了人机工学中左右操作方向考虑外,有一重点在于与自动供给弹的弹匣相对应配合,等于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设计。

向下方抛壳的构想,亦曾有枪械设计师在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P90和Calico冲锋枪就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设计;但这两款枪械的弹匣设计较为复杂,射击过程的供给弹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时不便,最让人无法完全放心。且向下抛出的高热弹壳,难免触及碰到贴腮瞄准的射手,以致这两款冲锋枪最后用“集弹袋”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扰。

无托步枪有效缩短枪身后,另一最大的隐忧是弹膛过于接近射手脸部,即使碰不到机率非常低的弹膛意外爆炸危险,但每次射击所产生的燥音,导致听觉受损、接近退壳口火药燃烧废气吸入、贴腮瞄准退壳门热气传至右脸颊,长期下来都是不能忽略的射击伤害;FN枪厂新设计的F2000枪机内采用套管推抛式的退壳设计来解决无托枪枪械抛壳方向问题,封闭枪机的也改善了废气与噪音问题,不过复杂机构的可靠性和枪机内散热,又成为新的问题。

保险/射击选择钮

95式步枪的击发系统是以传统步枪架构而发展出,所以保险/射击选择钮还是在枪机下后方,操作时必须大动作的分手拨动;要改成瞄准时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险/选择钮并非不可行,但这考验了设计单位的机械巧思能力,而今的95式步枪设计其实是牺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临时紧急应变速度,来屈就该步枪机械设计不足之处。

5.8毫米弹药

5.56毫米的97式突击步枪推出,其实也说明的5.8毫米口径并未获得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采购,加上95式突击步枪1997年出厂价就近4000元人民币,过去大陆外销步枪的低价优势已不复在;若要采用军事援外免费赠送,除了要考虑枪枝的造价问题外,还需一并帮援助国替换现有步枪口径的问题,这时大陆版的AK47突击步枪反而比较95式或97式更加具有援助效益。

一些国家军事单位和枪械专家,倒是对使用5.8毫米子弹的95式突击步枪感到兴趣,想窥视该枪弹的奥秘,不过并非是要从95式突击步枪中学习到设计,而是分析探讨其5.8毫米子弹设计与表现。发展在后的5.8毫米子弹,有着超越SS109的必要使命,在发展阶段考虑到中国缺少铜的困境,所以使用钢质弹壳,为了退壳的顺畅,所以5.8毫米子弹在弹壳锥度上较北约5.56毫米子弹大,加上子弹底部边缘较宽(10.43毫米)、子弹全长较高(61毫米)、使用较厚的塑料弹匣以增加结构强度,并且为达30发的基本装弹量等综合因素,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弹匣过长过宽和弧度过大,在卧姿时射击也间接提高士兵的危险暴露面积。

无托枪的迷思

无托枪设计的步枪有着缩短步枪整体长度、便于携带等优点,但不可否认的确存有许多设计和使用上的缺点,有些可以靠设计来克服,有些是难以解决;若设计者在发展阶段未能于一开始认清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尽量克服改进,即使定案批量生产,日后都会成为无可避免的必然缺点,当然一些修正是可以改善小缺点,但一些重要的改进将涉及更多牵动,除非舍弃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否则只有让士兵去以人就枪地接受缺点。

95式突击步枪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一款采用传统设计有折叠枪托的版本,但从未曝光过。以现今突击步枪的发展与设计而论,其实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新设计的突击步枪如何在众多国家和现有步枪中抢得注日焦点呢?采取无托枪设计往往都能获得突出的效果,但若要回归军用步枪设计的实用性评估时,大多数时候无托枪设计反而成为扬弃的方案。传闻95式突击步枪现已暂缓生产与重新评估全面换装计划,并以95式突击步枪内部机件为发展基础,进行另一型传统的折叠枪托的设计工程。

榴弹发射器

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最大射程是360米,其框架式瞄准具为片状准星与翻转式表尺,刻度为75—350米,在一份报道中称95式突击步枪的QLG91B-35榴弹发射器在100米的表现不错。其实可分析其背后的意义,由于95式突击步枪是采无托枪设计,造成瞄准基线不足和榴弹发射器发射管的截短设计,都使得最大射程有所受限。

5.8毫米枪弹展望

整体分析5.8枪族,现今发展了一系列三种不同任务子弹:步枪弹(QBZ-95突击步枪)、机枪弹(QBB-95 LMG班用机枪、QJY-88通用机枪、KBU-88狙击枪)、手枪弹(92式5.8毫米半自动手枪),不排除将来会有真正狙击弹和冲锋枪弹出现。虽然步枪弹与机枪弹必要时可以通用在步枪、狙击枪与机枪上,依任务用弹分类过多,使得5.8毫米步枪弹/机枪弹却无SS109单一制式弹种类的后勤优点。

从5.8毫米子弹自1971年论证试验,到跨21时代这一系列发展,反倒多次显示出最基本的方向与目标未能明确,后续有为充实5.8枪族全系列而发展的意味,但忽略了不同枪械的不同弹头口径与弹头设计目的,而自我陷入5.8的数字迷思中。5.8毫米口径为满足通用机枪、轻机枪、突击步枪、%B

也不想想是美国的那玩样好还是中国的烂铁好.....



(编辑:宰松玉)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