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经典名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0

佛教经典名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有名的语录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的语录,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佛家经典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教经典名句 篇1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为何不必?

  15、一切皆为虚幻

  16、不可说,不可说

  1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刹那便是永恒。

  2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3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3、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8、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41、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44、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45、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9、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5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5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2、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69、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7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7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4、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7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7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7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7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81、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8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8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4、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8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8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9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2、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9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9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96、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97、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98、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0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佛教经典名句 篇2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


17514555940教育名言警句
路毕虞答: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的名言和警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教师的责任“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学生的责任“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教师的使命“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

17514555940关于教育的名言诗句
路毕虞答:——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7. 有关(中国)教育的句子(诗句、歇后语、名人名言)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哦,关于中国教育的诗句名言主要源于古代,而古代论述教育的观点主要以儒家为多。摘了几句,供你参考...

17514555940教育经典格言
路毕虞答:28、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 29、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30、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31、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2、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

17514555940教育名言名句经典
路毕虞答: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2. 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3.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4.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5.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

17514555940名人名言:教育名言
路毕虞答: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启示。‍身教重于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学而不厌“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共同学习“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

17514555940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及古诗词
路毕虞答: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17514555940教育名言警句
路毕虞答: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育名言和警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桃李天下教书育人,桃李天下。百年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投之以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前人栽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

17514555940教育学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路毕虞答:教育学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1.任何人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2.教师应当善于组织,善于行动,善于运用诙诣,要既快乐适时,又要生气得当。教师应当能让自己的每一举动,都能对自己起教育的作用,并且永远应当知道当时自己所希望的是什么,所不希望的是什么。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

17514555940经典教育名言名句大全(精选95句)
路毕虞答:1、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2、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4、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5、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6、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7、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8、奉献人生,付出才会有收获。9、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10、一切为了孩子,为了...

17514555940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
路毕虞答:教育名言名句 教育名言名句精选 1、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2、父善教子,教于孩裼。 (宋)林逋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4、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


(编辑:沃项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