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歌颂屈原的文章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6
歌颂屈原的文章



(唐)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
汨罗不灭的永恒-----纪念屈原


一个生命
渗入了一条长江
深情的牧笛
汨罗的滩歌
一曲桔颂清辞
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一个诗魂
沱回水系与笔端
开中华诗歌之先河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
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一个情怀
心系离骚长悠悠
怎能平你胸中的愤懑
情寄天问每凄凄
怎能知你茫海天愁
又寄向哪里?


一个心愿
抛棕子划龙舟
以歌当哭
是华夏儿女的思念
插菖蒲烧茱萸
以求平安
是万千百姓的祝愿


落落的诗魂
绵延了千古的足迹
悠悠岁月
见证了诗魂永生
你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贵品质
震撼了楚王朝的大厦
千江万河为你鸣筝弹琴
汨罗你生命源头
汨罗你不灭永恒






2.
世人皆醉我独醒,

一魂渺渺赴汨罗。

千帆竞发喂鱼粽,

楚舟侧畔千帆过 怀念屈原


我想象汨罗江水如何缓缓浸湿您的衣裳
一寸一寸地将干燥在生命末端的痛楚
分解。泪水那样的浸湿您的袖口,而您的佩剑
先行滑入江底无声无息。您的高高扬起的帽子
正在被一股激流的漩涡带向远方

我想象远处的夕阳或是阴霾连绵或者一片空白
无人看见您绝望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深渊
只有风在无声的注释,您宽大的衣袖
扬起沉默,所有对上苍的发问都停止了
所有的心事镌刻在竹简静静如一群眼睛

我想象您背对着门框看最后的落日缓缓西沉
您象往常一样的慢慢踱向江边您一边走一边低吟
然后先是树木,后来是鸟鹊,后来是一些小动物
依然和您微笑或向您致意只有杜鹃不曾说话
在将要到达江边的时候忽然有大群的白鸽飞起

隔着千年万年,我就站在您的身边,看您缓缓站起
缓缓整理了一下冠带,缓缓走到江边去了
当时我仅仅想说的一句话,先生您走好
一直留到今天才说出来,然后我
泪如泉涌

1

屈原是一个失落的文人,追究其身份,其祖竟然与轩辕黄帝有亲。高贵的身份与高傲的才华导致了他受人诽谤,南行九年仍不知归宿何处;任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一身正气凛然
,却不能顶天立地;望着渐白的双鬓,看到自己一生颠簸,便如同这滔滔不绝的汩罗江水一般,不是被波浪击在岩石之上粉身碎骨,便是顺着河道弯腰屈膝,一生不敢直立脊背。江水的无奈引动着他只有对着落日长叹:"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万般惆怅交于一心,不由得一代文豪生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永留千秋的表达失落之情的名句。

弱者对于强者的同情,或者是一种善意的羞辱吧,有胸阔川泽之才的屈平,在江湘浅滩巧遇了一位垂钓江滨、避世隐身的渔人,于是落泊文豪与江滨老父在华夏文坛上留下了一篇关于失落的精彩对答:

渔父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听罢,惯看江上风起云涌,历遍秋月春风的渔者长笑道:"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回答:"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于是渔父莞尔而笑,击舷而去,只留给屈原一首失落而悠长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人烟寥落的洞庭湖畔,渔者与世无争;或许他曾经也显赫一时,也曾为仕途奔波,然而残酷现实一次次回报他的也只有失落。屈原又何尝不是呢?为让一身的清白不被世俗污泥沾染,他只有从国都、从官场、从功名利禄中把自己失落出来,当失落已成为你的个性,融入你的生命时,或许是你忘记了混浊的天下,而不是天下忘记了你。

2

屈原之后近千年,又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与山野平民结下了高山流水般的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错,他就是酒中谪仙李白。李白年青时仗剑远游,踌躇满志,曾"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然而若干年之后,当他饱尝官场压抑之苦,一身才气无法发挥之后,他也感到了失落。翻阅诗仙遗作,大凡名篇中都融入了几分孤独、惆帐与寂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看淡碌碌的人生,看清那些一代代为功名利禄而追逐的种种角色;也一样看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于是他只能与那远在飘渺之处的明月共醉一滩:"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厌烦了世俗的诗人,在孤云亭之中尽情领略着失落的情绪:"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在权势沉浮中被失落,却得以保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浑然正气,不是一件幸事吗?

3

"刷刷"又是千年,女婿望爷归,太白把酒问月的时代已经快要淡去,只是在历史书上的某一页中或许还能唤起一些模糊的回忆,但是失落一直伴随着人类这个失落的民族。

从永远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人就一直相信自己脚下的土地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之转动。然而,人类中却出现了一个叛逆者,他叫Copernicus--哥白尼。哥老无意中发现了宇宙的秘密,惊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椭圆形尘埃,无休止地围绕着太阳转圈,不敢越雷池半步。日心说使得骄傲的人类失落了,莫大的失落聚集成了愤怒,愤怒燃烧成一团火焰,于是人类使劲地蒙上眼睛,塞住耳朵,将哥白尼的同行者布鲁诺烧死在罗马广场上。

正当人们为自己又一次回到自豪与骄傲之中而窃喜的时候,在英国却出现了一位更大的,甚至是背叛神的叛逆者--Darwin,达尔文。

在某些问题上,即使是礼让之邦的中国也是从不谦虚的:比如说人类一直以统治者的身份主宰着整个世界,我们自封有对其他物种生杀予夺的大权,因为我们是神最亲爱的孩子,在欧洲是上帝,在中东是安拉,在东方是女娲,但是这个胆大妄为的叛逆者居然公开反驳神的功绩,说我们这样高贵的人类竟然是那些长满毛的、下等的猴子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失落失远比上一次更加严重,物种起源说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于是王公大夫、宗教贵族争相攻击达尔文,以掩饰他们因惊恐、失落而颤抖的内心。

可人类是最善于适应的生命,不久就习惯了这种失落的感觉,于是人类在失落中走上一个台阶,一直走过了二十世纪。

4

你我都很普通,没有出身富贵也没有天生丽质,普通到不值得一提。没有给予我们天资的上天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时代。普通的你我都已站在了新纪元的门口,小心地探头从门缝往里张望,如果你心中还有几分逡巡而不敢敲门,鼓起勇气吧,朋友!不要害怕失落,恍惚间那扇门又向后推移了很多。

不要把失落化做心情,失落是需要拥有的个性。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注:上官:上官大夫;太史公:司马迁)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
(注:“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策:指贾谊《治安策》)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清·李元度)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注:“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湖南长沙屈贾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子祠屈原碑林
.怀屈原
_____让今日的雨洗礼你纯粹的灵魂

汨罗江畔的香花汀蓝
和怀王的宫殿废墟
一起沐浴着
五月初五的细雨

千百年来的龙舟竞渡
苇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都不足以祭奠你
包容了家国和诗歌的灵魂

惟有今日的雨
这从历史和唐诗宋词里飘落的雨
能和你怀石投江的坚毅神情
相映成趣

这雨,是诗人的血
这雨,是歌者的泪
只有它能洗濯你的峨冠博带
能轻轻敲打你腰间从未拔出的宝剑


2.汨罗不灭的永恒-----纪念屈原


一个生命
渗入了一条长江
深情的牧笛
汨罗的滩歌
一曲桔颂清辞
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一个诗魂
沱回水系与笔端
开中华诗歌之先河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
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一个情怀
心系离骚长悠悠
怎能平你胸中的愤懑
情寄天问每凄凄
怎能知你茫海天愁
又寄向哪里?


一个心愿
抛棕子划龙舟
以歌当哭
是华夏儿女的思念
插菖蒲烧茱萸
以求平安
是万千百姓的祝愿


落落的诗魂
绵延了千古的足迹
悠悠岁月
见证了诗魂永生
你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贵品质
震撼了楚王朝的大厦
千江万河为你鸣筝弹琴
汨罗你生命源头
汨罗你不灭永恒
自己挑一个吧!

1、《汨罗殇》

作者:子钊

在中国众多的诗人中,我唯一没有去好好触碰的是屈原。

即便每年都不会落下端午节,每年都少不了去品食甜糯糯的粽子,但就是不曾细细研读过他的作品,甚至,故意有些逃避。

逃避的原因有很多,一开始因为那艰深晦涩的《离骚》,语文课上要求整篇背诵的痛苦记忆犹新,至今我都认为让学生去攻克那么远古的文字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对文意的不理解和难以产生的共鸣是现在学生学习屈原的最大障碍;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终于似懂非懂的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诗人后,他于诗作及人生经历中永远缠绕的刻骨之愁,让我在读惯了李白的浪漫后有些无法接受。

屈原的一生都在别人的嫉恨和猜疑中度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似乎中国是有着许多充分的理由去忽略一个诗人。

诸侯并起,雄主争霸,杀伐暴戾才是那个年代应该有的主题。可是,在一片冷漠的剑戈交错中,就真的不允许哪怕一点点诗意的斑斓吗?

因此,让我索性放下最初的印象,来对这位伟大的诗者做一番恭敬的聆听。

《九歌》应该算是屈原的成名作了,这部根据民间祭神的乐歌改编而成的诗作,向来以华美著称于中国文学史,也让屈原的名声传到了楚怀王的耳朵里。于是屈原被封为左徒,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当时,屈原不过二十岁出头。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一个具有无限才情的年轻人,这时必然要好好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于是为了楚国富强,屈原开始谋求变法。

屈原变法的内容从很多方面与商鞅的变法相似,主张削弱旧贵族权利,举贤授能。这段故事即便放在今天我们也会猜到结局,屈原的这些举措势必触动了贵族的权威,于是,屈原被流言包围,被怀王疏远,从精神上被处以一次流放。

这里便包含着郭沫若笔下那个很有名的故事,张仪使楚,以重金收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陷害屈原,随后屈原便遭流放。

我对于屈原被流放的这段经历写的很简单,但屈原本身所经历的却一定不简单。我相信对于屈原来说,真正痛苦的不是被驱赶的身体,而是被放逐的忠心。

像屈原这样的诗者,我总认为还是不要参与政治的好,诗人太浪漫,政治太现实,当以浪漫的灵魂去招惹现实,灵魂必定跌的粉碎。

屈原正是重复了中国大多数文人的悲剧,他们把自己作为文学家的品格寄托于无情的政治,而政治恰恰无法给这种品格以滋长的土壤,因此最终结出苦涩悲情的果实。

文学家,尤其是诗人,他们的全部生命精力来源于那种最纯粹的浪漫。因为浪漫,他们走在文化的长途,喝酒、高歌,在醉着的梦里吟诗作词。当然,这需要生活在一个温和华贵的年代。

但很可惜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文人终生都在颠沛中挣扎,他们几经彷徨,他们在精神上一次次遭受重击,在人生即将垮掉的时候,又往往用自己仅存的文化力量去做最后的反抗,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屈原选择的方式,我们都知道。我想那应该是一个天空也尤为阴郁的日子。涛涛汨罗江水,也应该翻滚的更加壮阔,为了一具即将覆灭的高贵的文化躯体。

事实上,屈原投江是在楚国国都被破的第二年。那么,我们很容易猜测到这一年来屈原可能经历的精神折磨,对家国复兴的无望,对政治生涯的心灰意冷,对人生意义的疑惑,这是最后禁锢了屈原希望的三道枷锁。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文化造诣及家国气节都足以令人仰望。

尽管从现在的角度讲,屈原负累一生的国在今天的意义上根本不算一个独立的国,但对于后世的百姓来说,什么家国情仇,什么杀戮征伐,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都已不那么重要,我们怀念并一直守护的,是文化的丰碑!

是的,文化的力量就是这么奇怪,文化的缔造者也因此显得奇怪,奇怪到那么不为世人所理解。

读过屈原的作品,很多人会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一份贵族的气息,一份属于文人的自负。这种自负在那样的楚国必定得不到理解,这也导致了屈原和中国其他文人同样的悲剧境地:

一个理想化的文学家,他的志向和人生选择总是超前的,这种超前以文化为底蕴,以蓬勃的创作精力和政治抱负作为手段,在历史的潮流中与命运抗争。

而当抗争失败,或是在抗争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那么文人那颗柔弱的心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了理想幻灭的痛楚,走向毁灭便成了一种必然。

这种悲剧很遗憾的在屈原身上率先上演,但屈原仅仅是作为起点,而后的几千年,千千万万的中国文人几乎都走向这一深渊,贬官的文化现象由汨罗江旁的纵身一跃开始,终于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或许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纪念屈原的原因,他的忧国忧民,他的上下求索,更因他身上那些文人共有的气质、遭遇。在官本位盛行的古代中国,文化的存在既辉煌又可悲,而缔造文化的那些远去的背影,他们的气节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屈原的气节也正是众多文人所具备的气节,中国文人最可敬的地方,是把自身的文学修养上升为一种文化人格,构成这种文化人格的一个基本要素便是宽阔的胸怀和艰辛的生命长度。

他们所附着的年代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生命长度去体验生命情绪,体验生命的薄厚,最后转换成文字,继续活在后人的口耳相传中。

我们尊敬这样可歌可泣的文化人格。在最早学习《离骚》时,我一度将屈原最后的命运粗浅的定义为愚忠,现在想来才知道自己的可笑。

如屈原一般的文化人格,在政治与文学的矛盾无法统一时,离去,可能才给了世人一个真正的答案——文化气节,永远不能让位于政治;文化人格,永远要以不朽的状态完成屹立。

公元前278年,汨罗江岸,殇歌一阕。六十二岁的老人毅然决然,或许,稍稍停留,看一眼自己创造的文化,那样高贵,不屈不饶。末了,再无遗憾,从此退出了政治的舞台,攀上了文化的巅峰……

2、“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作者:白云书屋

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思想上,还在于他的诗歌创作上。我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想的最多的是屈原的《橘颂》。

那是我还没走进大学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河南大学(当时的开封师院)自己油印的《屈原作品选注》,那是手刻写的,字体非常工整,里面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卜居》、《渔夫》几个部分。

我当时看了里面所有的内容,《橘颂》更是成了我刻骨铭心记忆之一的作品。

《橘颂》是屈原的早期作品(其它作品大都是后期的),不论从情调还是内容来看,都独具一格,全诗通篇洋溢着乐观开朗的气息和蔑视一切的气概。

更为重要的是,屈原以借物寓志的手法,通过对橘树热情洋溢的赞美,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橘颂》堪称为千古咏物之始祖。

在描绘橘树的形象时,说它“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这不仅描绘出橘树的生机勃勃的外在形象美,从中也反映出他举贤授能的思想。

在刻画橘树的性格时,说它“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一句是赞橘的内在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这是橘树长成后的气节,也印证了屈原的一生。

“独立不迁”是屈原最可贵、最难得的志向,这与他以后的作品思想形成了一体。诗的最后表达了以橘为友为师的愿望:“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这,更是作者在赞美自己正直无私、横而不流的精神。

全首诗来看,屈原对橘树进行了拟人化的赞美,是咏物言志的典范。它结构分明,由“物”的外形美写到它的内在美;由物及人,整个诗的思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真正体现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诗歌创作原则。

对屈原的赞美无需多说,我只是想在此借屈原的诗作来反省一下我们的诗作。

我在“好心情”上经常看诗,有一些诗作我实在不敢苟同。

明明很清楚的东西,却被作者写得糊里糊涂,几句能表白的东西,却被拉成“长篇大论”,完全失去了诗语言的凝练与含蓄美,失去了诗明朗的意境,更是失去了作品的思想性。

端午节,我们怀念屈原,不能只记得他跳汨罗江,只记得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后期思想,对一些文学爱好者还要多记一记他的《橘颂》,多了解一些咏物诗的写法,多了解一些写诗做人的要领,多写出一些语言美和思想美结合的好作品。

3、吊屈原文

作者:(两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唿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译:

贾谊做了长沙王的太傅,已经由于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能之臣。

遭受谗言的诬陷而被放逐,作了离《离骚》这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算了罢,国家没有一个正直贤能的人,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于是就跳到汨罗江自杀了。贾谊我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借此来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词句说: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

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

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

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

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

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

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

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原因。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

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4、吊屈原文

作者:(唐)柳宗元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汨罗兮,揽蘅若以荐芳。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华虫荐壤兮,进御羔袖。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堇喙以为羞兮,焚弃稷黍。岸狱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榱折火烈兮,娱娱笑舞。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逾西施。谓谟言之怪诞兮,反寘瑱而远违。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针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

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夫惟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愊兮,蹈大故而不贰。沈璜瘗佩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呵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耀夸辞之党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

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谅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芊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尔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俞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

译:

在先生死去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啊,我再次被贬逐乘船来到湘江。在汨罗江畔寻找先生的遗迹啊,采摘了杜蘅杜若向你祭献芳香。愿你在冥冥之中能体会我怀念你的心情啊,让我荣幸地向你倾诉衷肠。

先生不肯屈从世俗啊,只遵循自己的政治主张。国家残破动乱啊,你遇上的世道就像长期生了重病一样。华贵的礼服被丢弃在地上啊,却喜欢穿那羊羔皮做袖口的 粗劣衣裳。母鸡咯咯乱叫啊,孤单的公鸡嘴巴却被捆绑。

粗俗的民间歌曲围着欣赏啊,却捂着耳朵不愿听那高雅的庙堂乐章。把有毒的鸟头鸟喙当作美好的食物啊, 却焚烧抛弃真正的食粮。明明是牢狱却不知躲避啊,却放着宫殿不去住。

隐在污泥里坐卧在肮脏的地方啊,却荣耀得像穿上绣着花纹的礼服一样。房屋的椽子烧断 了,烈火熊熊燃烧啊,却手舞足蹈欣喜若狂。谗言巧语喧嚣刺耳啊,却把它当作上古名乐来欣赏。

把谄媚讨好点头哈腰的小人啊,看成比西施还漂亮。把治国良言当 作奇谈怪论啊,反而避开用美玉把耳朵堵上。得了重病还瞒着不承认啊,就是请来名医俞跗、秦缓也没法想。

为什么像先生这样令人钦敬的人 啊,还偏要磨砺针石去医治那不可救药的创伤?

正像仲尼被迫离开鲁国啊,还依依不舍说“让我慢慢离开这个地方”。柳下惠奉行“直道”啊,又到哪里去才能实现 他的主张?

现在世上的人议论先生啊,都说为什么遭受这样的痛苦还关怀楚国的兴亡。

通达事理的人高明特异啊,本来就为知识浅薄的人不敢想像。抛弃祖国追求个 人的私利啊,

我知道先生决不会这样。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啊,这更不是先生的志向。无论是得志或失意志向都不变啊,始终信守大义坚持自己的理想。

何况先生是那样忠心耿耿啊,宁愿赴死心也不会两样。沉入水中埋在土里的美玉啊,谁能说就暗淡无光?香草虽然被贮藏起来了啊,怎会因时间久而失去芳香?

先生的容貌虽然不能看见啊,但是读你的文章仍像见到你一样。捧着你的遗作感慨叹息啊,我止不住眼中的热泪直淌。

你指斥星辰追问怪异啊,又哪能挽救国家的 崩溃灭亡?你为什么要驱动雷霆啊,只因为希望在那茫茫宇宙中能找到你的理想。你的文章词藻华丽充满着幻想啊,世上的一般人果真以为你在发狂。

感叹我内心的 不平啊,暗自满怀愤怒而更加悲伤。想当初先生如不写下这些文章啊,后世的人又怎么把你敬仰?

既然爱国的热情在你的内心激荡啊,要强压它也不能久长。从芈姓 到屈姓楚国的同宗贵族有多少啊,为什么独有你为国担忧内心像在燃烧一样。

我感叹现在做官的人啊,有谁把时政的好坏放在心上。享受国君的俸禄惟恐不优厚啊,只是担心自己在官场中不能青云直上。

离开京城我心情郁结默默无言啊,因为已实现不了我的主张。既然这种苟且偷安的风气无法除去啊,想起先生的遭遇我的郁结心情可以暂时丢一旁。

5、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作者:鲍鹏山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

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

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

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

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靳尚如何谗毁他……

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

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司马迁)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

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叩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

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

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但我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

“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我仿佛看见你一步一步走向河岸,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安危的牵挂,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完完全全是对故土的挚爱,对祖国的想念,对人生的叹息,对政治的无奈。狂风吹乱了你的长发,翩翩白衣如脱尘的仙人。可是你没有洒脱,怀抱着冰冷的巨石,你终于站在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的涛涛江水之畔。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候,关于你的一些已经遥远的过去,如同那水气般在我眼前氤氲开来。
仿佛听见你在吟诵:“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你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你求的不是美名,求的更不是利益,而只是天下太平,那一卷政治的美好蓝图,能够亲手将他变为现实。这是一个臣子的心,这又是一颗多么赤诚和单纯的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当你踌躇满志的面容,那么,就让我记住你的这个样子好了,不要让我记得那苍凉的后来:你走在被流放的路上,你对着苍天发出《天问》,不要让我记得你布满血丝的双眼,那种欲说还休的痛苦的神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可是当你的政治蓝图成为泡影,当你自己也朝不保夕,当你不再有机会走近那辉煌的殿堂,当你远离你那日日夜夜惦念着的国君……你却依旧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原来你是那样的执着,原来你是那样的坚定,你不愿看见与自己血脉相融的国家,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你不愿看见自己牵挂着的百姓,在硝烟中流泪的眼睛。
一切再回到汨罗江边。那无尽的悲痛,那无限的遗憾,那曾经拥有的美好的回忆,都随着你的纵身一跃,烟消云散。汨罗江翻起巨浪,你那洁白的身影瞬间与水溶为一体。轰隆的水声,为你奏响沉重的哀曲,灰蒙的天空,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不屈的身影,跟随着时代的车轮,永远留在了战火纷乱的年代,然而你的名字却如同丰碑一样屹立在历史的路途上。
今天,多少人为你的决然的死亡发出感叹:你是栋梁之才,楚国不容你,难道天下之大,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你即便要效忠自己国家,然而楚国已灭,你的死亡没有任何的价值,只白白留下一道遗憾;甚至有人说,你脆弱地经不起打击,那高贵的出身给了你单薄的心灵,只是流放,就将你的勇气与毅力消耗殆尽……我却知道,他们不懂你。如果他们读了你曾经说的话,他们一定会明白:“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你不愿意苟活,在你心里,卑贱的活着,远不如高贵的死亡。被玷污的思想,远不如纯洁的心灵。隐居起来,你仍然要呼吸浑浊的空气,你仍然要看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你仍然要接受日夜的来自灵魂最深处的拷问。于是死亡成了你唯一的归宿,恐怕也只有那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才能拂去你的清泪,只有那日夜奔腾不息的江水才能抚慰你疲惫不堪的内心……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但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屈原啊!被流放后,依然为国为民而着想,这种精神值得让我们学习。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屈原”:为民着想的共产党、不怕风雪的抗雪英雄、默默无闻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屈原”,只是我们没发现,他们的精神,胜似屈原。我们虽然比不上屈原,但好好学习,工作中扎实肯干,一定能达到屈原的境界的。

写屈原的 永远的你——写屈原 那个片段开始反复在我脑海里出现。 我仿佛看见你一步一步走向河岸,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安危的牵挂,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完完全全是对故土的挚爱,对祖国的想念,对人生的叹息,对政治的无奈。狂风吹乱了你的长发,翩翩白衣如脱尘的仙人。可是你没有洒脱,怀抱着冰冷的巨石,你终于站在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的涛涛江水之畔。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候,关于你的一些已经遥远的过去,如同那水气般在我眼前氤氲开来。 仿佛听见你在吟诵:“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你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你求的不是美名,求的更不是利益,而只是天下太平,那一卷政治的美好蓝图,能够亲手将他变为现实。这是一个臣子的心,这又是一颗多么赤诚和单纯的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当你踌躇满志的面容,那么,就让我记住你的这个样子好了,不要让我记得那苍凉的后来:你走在被流放的路上,你对着苍天发出《天问》,不要让我记得你布满血丝的双眼,那种欲说还休的痛苦的神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可是当你的政治蓝图成为泡影,当你自己也朝不保夕,当你不再有机会走近那辉煌的殿堂,当你远离你那日日夜夜惦念着的国君……你却依旧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原来你是那样的执着,原来你是那样的坚定,你不愿看见与自己血脉相融的国家,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你不愿看见自己牵挂着的百姓,在硝烟中流泪的眼睛。 一切再回到汨罗江边。那无尽的悲痛,那无限的遗憾,那曾经拥有的美好的回忆,都随着你的纵身一跃,烟消云散。汨罗江翻起巨浪,你那洁白的身影瞬间与水溶为一体。轰隆的水声,为你奏响沉重的哀曲,灰蒙的天空,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不屈的身影,跟随着时代的车轮,永远留在了战火纷乱的年代,然而你的名字却如同丰碑一样屹立在历史的路途上。 今天,多少人为你的决然的死亡发出感叹:你是栋梁之才,楚国不容你,难道天下之大,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你即便要效忠自己国家,然而楚国已灭,你的死亡没有任何的价值,只白白留下一道遗憾;甚至有人说,你脆弱地经不起打击,那高贵的出身给了你单薄的心灵,只是流放,就将你的勇气与毅力消耗殆尽……我却知道,他们不懂你。如果他们读了你曾经说的话,他们一定会明白:“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你不愿意苟活,在你心里,卑贱的活着,远不如高贵的死亡。被玷污的思想,远不如纯洁的心灵。隐居起来,你仍然要呼吸浑浊的空气,你仍然要看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你仍然要接受日夜的来自灵魂最深处的拷问。于是死亡成了你唯一的归宿,恐怕也只有那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才能拂去你的清泪,只有那日夜奔腾不息的江水才能抚慰你疲惫不堪的内心…… 除了你那些优秀的篇章,人们看到的你只是一个失败者,虽满怀壮志,却被残酷的政治摧残到形如枯槁;虽有满腔报国热情,却抵不过现实的冰冷的潮水。可是有谁有清楚地了解到那种一次次被打击的苦楚?有谁又能够承受那一次次在身体上的创伤?有谁能够在身心俱疲之时还要面对国破人散的痛苦?你肯定已万念俱灰……我理解你所做的一切,你曾经你挣扎过,你曾经也努力过,然而个人的力量是那样渺小,兰花的高洁,被淹没在肮脏的泥土之中,独醒的生命,被淹没在愚昧的洪流之中。与其把你的那纵身一跃看成是结束生命的方式,还不如看成是获得解脱,追逐自由的攀登!不是楚国容不了你,而是那个时代跟不上你匆匆的步伐,你也只有用这种勇敢的攀登,去追逐梦想中的美政,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吧…… 你用你的行动,创造了一个脱俗的神话。读不懂它的人,命名它为逃避;读懂的人,只流下深情的泪水,因为他听到你在撞击他心灵的天籁之音。 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你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在那个时代,与日月争光。我终于知道,孤独可以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可以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永远的屈原

、《汨罗殇》
作者:子钊
在中国众多的诗人中,我唯一没有去好好触碰的是屈原。
即便每年都不会落下端午节,每年都少不了去品食甜糯糯的粽子,但就是不曾细细研读过他的作品,甚至,故意有些逃避。
逃避的原因有很多,一开始因为那艰深晦涩的《离骚》,语文课上要求整篇背诵的痛苦记忆犹新,至今我都认为让学生去攻克那么远古的文字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对文意的不理解和难以产生的共鸣是现在学生学习屈原的最大障碍;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终于似懂非懂的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诗人后,他于诗作及人生经历中永远缠绕的刻骨之愁,让我在读惯了李白的浪漫后有些无法接受。
屈原的一生都在别人的嫉恨和猜疑中度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似乎中国是有着许多充分的理由去忽略一个诗人。
诸侯并起,雄主争霸,杀伐暴戾才是那个年代应该有的主题。可是,在一片冷漠的剑戈交错中,就真的不允许哪怕一点点诗意的斑斓吗?
因此,让我索性放下最初的印象,来对这位伟大的诗者做一番恭敬的聆听。
《九歌》应该算是屈原的成名作了,这部根据民间祭神的乐歌改编而成的诗作,向来以华美著称于中国文学史,也让屈原的名声传到了楚怀王的耳朵里。于是屈原被封为左徒,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当时,屈原不过二十岁出头。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一个具有无限才情的年轻人,这时必然要好好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于是为了楚国富强,屈原开始谋求变法。
屈原变法的内容从很多方面与商鞅的变法相似,主张削弱旧贵族权利,举贤授能。这段故事即便放在今天我们也会猜到结局,屈原的这些举措势必触动了贵族的权威,于是,屈原被流言包围,被怀王疏远,从精神上被处以一次流放。
这里便包含着郭沫若笔下那个很有名的故事,张仪使楚,以重金收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陷害屈原,随后屈原便遭流放。
我对于屈原被流放的这段经历写的很简单,但屈原本身所经历的却一定不简单。我相信对于屈原来说,真正痛苦的不是被驱赶的身体,而是被放逐的忠心。
像屈原这样的诗者,我总认为还是不要参与政治的好,诗人太浪漫,政治太现实,当以浪漫的灵魂去招惹现实,灵魂必定跌的粉碎。
屈原正是重复了中国大多数文人的悲剧,他们把自己作为文学家的品格寄托于无情的政治,而政治恰恰无法给这种品格以滋长的土壤,因此最终结出苦涩悲情的果实。
文学家,尤其是诗人,他们的全部生命精力来源于那种最纯粹的浪漫。因为浪漫,他们走在文化的长途,喝酒、高歌,在醉着的梦里吟诗作词。当然,这需要生活在一个温和华贵的年代。
但很可惜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文人终生都在颠沛中挣扎,他们几经彷徨,他们在精神上一次次遭受重击,在人生即将垮掉的时候,又往往用自己仅存的文化力量去做最后的反抗,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屈原选择的方式,我们都知道。我想那应该是一个天空也尤为阴郁的日子。涛涛汨罗江水,也应该翻滚的更加壮阔,为了一具即将覆灭的高贵的文化躯体。
事实上,屈原投江是在楚国国都被破的第二年。那么,我们很容易猜测到这一年来屈原可能经历的精神折磨,对家国复兴的无望,对政治生涯的心灰意冷,对人生意义的疑惑,这是最后禁锢了屈原希望的三道枷锁。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文化造诣及家国气节都足以令人仰望。
尽管从现在的角度讲,屈原负累一生的国在今天的意义上根本不算一个独立的国,但对于后世的百姓来说,什么家国情仇,什么杀戮征伐,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都已不那么重要,我们怀念并一直守护的,是文化的丰碑!
是的,文化的力量就是这么奇怪,文化的缔造者也因此显得奇怪,奇怪到那么不为世人所理解。
读过屈原的作品,很多人会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一份贵族的气息,一份属于文人的自负。这种自负在那样的楚国必定得不到理解,这也导致了屈原和中国其他文人同样的悲剧境地:
一个理想化的文学家,他的志向和人生选择总是超前的,这种超前以文化为底蕴,以蓬勃的创作精力和政治抱负作为手段,在历史的潮流中与命运抗争。
而当抗争失败,或是在抗争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那么文人那颗柔弱的心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了理想幻灭的痛楚,走向毁灭便成了一种必然。
这种悲剧很遗憾的在屈原身上率先上演,但屈原仅仅是作为起点,而后的几千年,千千万万的中国文人几乎都走向这一深渊,贬官的文化现象由汨罗江旁的纵身一跃开始,终于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或许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纪念屈原的原因,他的忧国忧民,他的上下求索,更因他身上那些文人共有的气质、遭遇。在官本位盛行的古代中国,文化的存在既辉煌又可悲,而缔造文化的那些远去的背影,他们的气节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屈原的气节也正是众多文人所具备的气节,中国文人最可敬的地方,是把自身的文学修养上升为一种文化人格,构成这种文化人格的一个基本要素便是宽阔的胸怀和艰辛的生命长度。
他们所附着的年代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生命长度去体验生命情绪,体验生命的薄厚,最后转换成文字,继续活在后人的口耳相传中。
我们尊敬这样可歌可泣的文化人格。在最早学习《离骚》时,我一度将屈原最后的命运粗浅的定义为愚忠,现在想来才知道自己的可笑。
如屈原一般的文化人格,在政治与文学的矛盾无法统一时,离去,可能才给了世人一个真正的答案——文化气节,永远不能让位于政治;文化人格,永远要以不朽的状态完成屹立。
公元前278年,汨罗江岸,殇歌一阕。六十二岁的老人毅然决然,或许,稍稍停留,看一眼自己创造的文化,那样高贵,不屈不饶。末了,再无遗憾,从此退出了政治的舞台,攀上了文化的巅峰……
2、“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作者:白云书屋
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思想上,还在于他的诗歌创作上。我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想的最多的是屈原的《橘颂》。
那是我还没走进大学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河南大学(当时的开封师院)自己油印的《屈原作品选注》,那是手刻写的,字体非常工整,里面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卜居》、《渔夫》几个部分。
我当时看了里面所有的内容,《橘颂》更是成了我刻骨铭心记忆之一的作品。
《橘颂》是屈原的早期作品(其它作品大都是后期的),不论从情调还是内容来看,都独具一格,全诗通篇洋溢着乐观开朗的气息和蔑视一切的气概。
更为重要的是,屈原以借物寓志的手法,通过对橘树热情洋溢的赞美,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橘颂》堪称为千古咏物之始祖。
在描绘橘树的形象时,说它“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这不仅描绘出橘树的生机勃勃的外在形象美,从中也反映出他举贤授能的思想。
在刻画橘树的性格时,说它“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一句是赞橘的内在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这是橘树长成后的气节,也印证了屈原的一生。
“独立不迁”是屈原最可贵、最难得的志向,这与他以后的作品思想形成了一体。诗的最后表达了以橘为友为师的愿望:“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这,更是作者在赞美自己正直无私、横而不流的精神。
全首诗来看,屈原对橘树进行了拟人化的赞美,是咏物言志的典范。它结构分明,由“物”的外形美写到它的内在美;由物及人,整个诗的思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真正体现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诗歌创作原则。
对屈原的赞美无需多说,我只是想在此借屈原的诗作来反省一下我们的诗作。
我在“好心情”上经常看诗,有一些诗作我实在不敢苟同。
明明很清楚的东西,却被作者写得糊里糊涂,几句能表白的东西,却被拉成“长篇大论”,完全失去了诗语言的凝练与含蓄美,失去了诗明朗的意境,更是失去了作品的思想性。
端午节,我们怀念屈原,不能只记得他跳汨罗江,只记得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后期思想,对一些文学爱好者还要多记一记他的《橘颂》,多了解一些咏物诗的写法,多了解一些写诗做人的要领,多写出一些语言美和思想美结合的好作品。
3、吊屈原文
作者:(两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唿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译:
贾谊做了长沙王的太傅,已经由于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能之臣。
遭受谗言的诬陷而被放逐,作了离《离骚》这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算了罢,国家没有一个正直贤能的人,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于是就跳到汨罗江自杀了。贾谊我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借此来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词句说: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
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
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
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
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
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
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
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原因。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
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4、吊屈原文
作者:(唐)柳宗元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汨罗兮,揽蘅若以荐芳。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华虫荐壤兮,进御羔袖。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堇喙以为羞兮,焚弃稷黍。岸狱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榱折火烈兮,娱娱笑舞。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逾西施。谓谟言之怪诞兮,反寘瑱而远违。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针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
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夫惟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愊兮,蹈大故而不贰。沈璜瘗佩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呵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耀夸辞之党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
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谅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芊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尔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俞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
译:
在先生死去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啊,我再次被贬逐乘船来到湘江。在汨罗江畔寻找先生的遗迹啊,采摘了杜蘅杜若向你祭献芳香。愿你在冥冥之中能体会我怀念你的心情啊,让我荣幸地向你倾诉衷肠。先生不肯屈从世俗啊,只遵循自己的政治主张。国家残破动乱啊,你遇上的世道就像长期生了重病一样。华贵的礼服被丢弃在地上啊,却喜欢穿那羊羔皮做袖口的 粗劣衣裳。母鸡咯咯乱叫啊,孤单的公鸡嘴巴却被捆绑。
粗俗的民间歌曲围着欣赏啊,却捂着耳朵不愿听那高雅的庙堂乐章。把有毒的鸟头鸟喙当作美好的食物啊, 却焚烧抛弃真正的食粮。明明是牢狱却不知躲避啊,却放着宫殿不去住。
隐在污泥里坐卧在肮脏的地方啊,却荣耀得像穿上绣着花纹的礼服一样。房屋的椽子烧断 了,烈火熊熊燃烧啊,却手舞足蹈欣喜若狂。谗言巧语喧嚣刺耳啊,却把它当作上古名乐来欣赏。
把谄媚讨好点头哈腰的小人啊,看成比西施还漂亮。把治国良言当 作奇谈怪论啊,反而避开用美玉把耳朵堵上。得了重病还瞒着不承认啊,就是请来名医俞跗、秦缓也没法想。为什么像先生这样令人钦敬的人 啊,还偏要磨砺针石去医治那不可救药的创伤?
正像仲尼被迫离开鲁国啊,还依依不舍说“让我慢慢离开这个地方”。柳下惠奉行“直道”啊,又到哪里去才能实现 他的主张?
现在世上的人议论先生啊,都说为什么遭受这样的痛苦还关怀楚国的兴亡。
通达事理的人高明特异啊,本来就为知识浅薄的人不敢想像。抛弃祖国追求个 人的私利啊,
我知道先生决不会这样。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啊,这更不是先生的志向。无论是得志或失意志向都不变啊,始终信守大义坚持自己的理想。
何况先生是那样忠心耿耿啊,宁愿赴死心也不会两样。沉入水中埋在土里的美玉啊,谁能说就暗淡无光?香草虽然被贮藏起来了啊,怎会因时间久而失去芳香?
先生的容貌虽然不能看见啊,但是读你的文章仍像见到你一样。捧着你的遗作感慨叹息啊,我止不住眼中的热泪直淌。
你指斥星辰追问怪异啊,又哪能挽救国家的 崩溃灭亡?你为什么要驱动雷霆啊,只因为希望在那茫茫宇宙中能找到你的理想。你的文章词藻华丽充满着幻想啊,世上的一般人果真以为你在发狂。
感叹我内心的 不平啊,暗自满怀愤怒而更加悲伤。想当初先生如不写下这些文章啊,后世的人又怎么把你敬仰?
既然爱国的热情在你的内心激荡啊,要强压它也不能久长。从芈姓 到屈姓楚国的同宗贵族有多少啊,为什么独有你为国担忧内心像在燃烧一样。我感叹现在做官的人啊,有谁把时政的好坏放在心上。享受国君的俸禄惟恐不优厚啊,只是担心自己在官场中不能青云直上。
离开京城我心情郁结默默无言啊,因为已实现不了我的主张。既然这种苟且偷安的风气无法除去啊,想起先生的遭遇我的郁结心情可以暂时丢一旁。
5、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作者:鲍鹏山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
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
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
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
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靳尚如何谗毁他……
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
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司马迁)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
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叩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
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
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但我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
“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查看全部4个回答
人类一败涂地手机版_手机游戏下载-TapTap发现好游戏

关注moba手游的人也在看
在TapTap方便地提供人类一败涂地手游预约下载,还你畅快纯粹的游戏体验。与全球玩家在TapTap社区上发掘和分享更多好游戏,让我们一起发现好游戏。
易玩(上海)网络科技..广告 
破解版的手机游戏下载?破解版的游戏下载免费畅玩 无限资源 ..

关注破解游戏的人也在看
安卓收录海量破解单机 一手汉化资源更新 每日海量上架 热门手游多版本多功能经典老游戏合集情怀满满 端游大作移植
广州闪趣网络科技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赞美屈原的文章
回忆--失落的个性(高中) 1 屈原是一个失落的文人,追究其身份,其祖竟然与轩辕黄帝有亲。高贵的身份与高傲的才华导致了他受人诽谤,南行九年仍不知归宿何处;任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一身正气凛然 ,却不能顶天立地;望着渐白的双鬓,看到自己一生颠簸,便如同这滔滔不绝的汩罗江水一般,不是被波浪击在岩石之上粉身碎骨,便是顺着河道弯腰屈膝,一生不敢直立脊背。江水的无奈引动着他只有对着落日长叹:"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万般惆怅交于一心,不由得一代文豪生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永留千秋的表达失落之情的名句。 弱者对于强者的同情,或者是一种善意的羞辱吧,有胸阔川泽之才的屈平,在江湘浅滩巧遇了一位垂钓江滨、避世隐身的渔人,于是落泊文豪与江滨老父在华夏文坛上留下了一篇关于失落的精彩对答: 渔父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听罢,惯看江上风起云涌,历遍秋月春风的渔者长笑道:"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回答:"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于是渔父莞尔而笑,击舷而去,只留给屈原一首失落而悠长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人烟寥落的洞庭湖畔,渔者与世无争;或许他曾经也显赫一时,也曾为仕途奔波,然而残酷现实一次次回报他的也只有失落。屈原又何尝不是呢?为让一身的清白不被世俗污泥沾染,他只有从国都、从官场、从功名利禄中把自己失落出来,当失落已成为你的个性,融入你的生命时,或许是你忘记了混浊的天下,而不是天下忘记了你。 2 屈原之后近千年,又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与山野平民结下了高山流水般的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错,他就是酒中谪仙李白。李白年青时仗剑远游,踌躇满志,曾"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然而若干年之后,当他饱尝官场压抑之苦,一身才气无法发挥之后,他也感到了失落。翻阅诗仙遗作,大凡名篇中都融入了几分孤独、惆帐与寂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看淡碌碌的人生,看清那些一代代为功名利禄而追逐的种种角色;也一样看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于是他只能与那远在飘渺之处的明月共醉一滩:"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厌烦了世俗的诗人,在孤云亭之中尽情领略着失落的情绪:"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在权势沉浮中被失落,却得以保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浑然正气,不是一件幸事吗? 3 "刷刷"又是千年,女婿望爷归,太白把酒问月的时代已经快要淡去,只是在历史书上的某一页中或许还能唤起一些模糊的回忆,但是失落一直伴随着人类这个失落的民族。 从永远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人就一直相信自己脚下的土地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之转动。然而,人类中却出现了一个叛逆者,他叫Copernicus--哥白尼。哥老无意中发现了宇宙的秘密,惊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椭圆形尘埃,无休止地围绕着太阳转圈,不敢越雷池半步。日心说使得骄傲的人类失落了,莫大的失落聚集成了愤怒,愤怒燃烧成一团火焰,于是人类使劲地蒙上眼睛,塞住耳朵,将哥白尼的同行者布鲁诺烧死在罗马广场上。 正当人们为自己又一次回到自豪与骄傲之中而窃喜的时候,在英国却出现了一位更大的,甚至是背叛神的叛逆者--Darwin,达尔文。 在某些问题上,即使是礼让之邦的中国也是从不谦虚的:比如说人类一直以统治者的身份主宰着整个世界,我们自封有对其他物种生杀予夺的大权,因为我们是神最亲爱的孩子,在欧洲是上帝,在中东是安拉,在东方是女娲,但是这个胆大妄为的叛逆者居然公开反驳神的功绩,说我们这样高贵的人类竟然是那些长满毛的、下等的猴子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失落失远比上一次更加严重,物种起源说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于是王公大夫、宗教贵族争相攻击达尔文,以掩饰他们因惊恐、失落而颤抖的内心。 可人类是最善于适应的生命,不久就习惯了这种失落的感觉,于是人类在失落中走上一个台阶,一直走过了二十世纪。 4 你我都很普通,没有出身富贵也没有天生丽质,普通到不值得一提。没有给予我们天资的上天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时代。普通的你我都已站在了新纪元的门口,小心地探头从门缝往里张望,如果你心中还有几分逡巡而不敢敲门,鼓起勇气吧,朋友!不要害怕失落,恍惚间那扇门又向后推移了很多。 不要把失落化做心情,失落是需要拥有的个性。
3 浏览8672
关于屈原的文章
Array屈原芰荷为衣,芙蓉为裳,志洁行廉,怀瑾握瑜。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谗谄蔽明,邪曲害公,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虽被放流,尤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郢都陷落,悲愤难捱,终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屈平,忠贞爱国,忧国忧民,千古景仰。相关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


17260477814屈金星的《屈原颂》
慕温钧答:《屈原颂》是中华屈氏宗亲会精心策划,屈金星呕心沥血创作的力作,是天下屈氏后裔献给始祖屈原的一瓣心香。《屈原颂》从横向的文明广度、纵向的意蕴深度、超拔的精神高度,讴歌了大写的屈原精神、民族精神甚至人类精神,堪称佳作。北塔 世界诗人大会执行委员兼中国办事处主任著名诗人《屈原颂》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文辞铿锵、...

17260477814赞美屈原散文朗读3篇
慕温钧答:但是,傲骨铮铮的屈原终究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投江自尽,让楚国再无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赞美屈原散文朗读篇02 屈原,你听好...

17260477814赞美屈原的_3250字
慕温钧答:我也非常敬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但当我看到《屈原投江》这篇文章,对屈原的爱国精神,我已经不能用“敬佩”两个字来形容。 屈原一生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却饱受贤不为重的屈辱与痛苦。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者,值得我们赞美。 屈原,我们赞美你!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朝廷,一心帮助楚怀王...

17260477814屈原作文
慕温钧答:屈原作文 篇1 失意的人生,失意的人生。一腔热血倾注与你的诗歌创作,住随你,崇高精神的你,文化的创新诗人。 人生失意的你,却拥有一腔热血,“美人”与“香草”是你输不平之气的极物,理想难以实现的处境,成就了你的绝世作品,你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气,诗歌的新时代因你而创,清晰地回忆起...

17260477814屈原列传中用比喻手法赞美屈原不与世俗
慕温钧答: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2、《屈原列传》本文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

17260477814散文诗《屈原颂:生死交响》
慕温钧答:在这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怀念故土,思念亲人,怀念三闾大夫屈原,在此为大家献上一首散文诗《屈原颂:生死交响》。你是谁 仰望苍穹的目光为何那样孤独 可以去国高就又为何选择故土流浪 衣袂飘飘 秋兰为佩 又为何形容枯槁 江畔彷徨 是因为“天问”没有答案 还是因为你的九歌没有回响 是因为被束之高阁...

17260477814屈原的现代诗歌
慕温钧答:你对橘而颂,指天而问 你见风落泪,遇雨伤怀 《屈原》当诗人决意把身躯 化作一块投江的绝望石头 砸向患有严重软骨病的浑浊时代 身后溅起的那一朵浪花 注定会被时光定格,千代不衰 一个一心爱国的诗人 被自己的国家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没权利行走,就变做一条鱼 从狭隘的河床里决绝地出走 一路独唱...

17260477814屈原至于江滨行吟泽畔出自哪本书?
慕温钧答: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

17260477814关于屈原的诗歌
慕温钧答:—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民生之多艰。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謇朝谇而夕替。 早晨进谏晚上又丢官。既替余以蕙纕兮, 他们攻击我佩戴惠草啊,又申之以揽茝。 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亦余心之所善兮, 这是我心中...

17260477814屈金星《屈原颂》全诗内容是什么?
慕温钧答:屈原啊,你是我的前生 我是你的今世 炎黄是曾经的我们 我们是今天的炎黄 我和你有一个 穿越时空的对话 时间的碎片 缤纷成意象 我和你有一个 洞穿阴阳的对话 空间的隧道 奔流成长江 “屈原啊,敲打着巫山千峰翡翠的键盘 我发给你一封伊妹儿 裙袂飞扬”“金星啊,飞翔于银河万顷无际的星涛 你托梦给...


(编辑:臧卞秦)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