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你们结合司马迁和屈原谈谈你对择生和择死的看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结合《择生与择死》对屈原评价

读屈原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我当如何?幼稚之中,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非学者化的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带给我一生的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所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非学者式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要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缠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献身的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三闾大夫,楚国的高级官员和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庭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回的狂澜,惟一的坚持。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日寇及友军俱不能理解: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可以讲,中国的高人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亦行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念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
屈原即是著名范例。他是不会要等到敌国军队进入,将他抓获再受辱而死去的。在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自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悲吟着,高歌着归地赴死。
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气概,归还到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水去。回“来处去”。
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罹难。其中一部分是自尽的。亦有一部分存活者,继续他们毕生未竟之业。这两种命运都是有传统出处的。前者师从屈原。后者以司马迁为训。,行步着,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自然,“文革”也是有出处的,“焚书坑儒”是也。“生还是死?”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西方人士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中国的古人有时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赵氏孤儿》中的二位忠直之士在争执“谁当去送死,谁当留下保护孤儿,并负责将血海深冤告诉他申雪”时,年老的公孙杵臼愿去死,自说是选择了容易的事,就请盛年的程婴承担“活”的重任吧。
近读吴密教授事。吴给学生讲过一个“退麝投岩”之典。出处不明。我怀疑可能是吴密先生自撰。他说,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已自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不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吴密将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关系比喻如此。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穷追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吴密与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同时也准备好了誓不投降。吴密的比喻,正是发自内心与行为,而非只是课堂上的高调。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屈原。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降起的脊骨。没有这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到人世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这一小生里,还要活在前人与后人之交中,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这使得中国人“在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漫长浩淼。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值的称赞的。 所以,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并最终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一观念的提出,对于后人在解决这道难题时或者有一定的帮助。 屈原: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理想,对待一切,连对死亡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与儒家、道家相比,屈原未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个人提供深刻实用的生存智慧,但他建构了彻底积极的生死观。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文史名著《史记》。
公元前99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为此直言面圣,汉武帝龙颜大怒,将其打入天牢并处以宫刑……司马迁如死尸般躺在黑暗牢房的狱床上。在遭受腐刑极辱之后,他应该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啊。“结束吧,这样的悲哀,这样微渺的生命。”没有嗔痴怨怒,只余一缕空荡灵魂,轻烟虚浮。
然而,“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司马迁并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的事业。司马迁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著作“长歌当哭”,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因此,司马迁不仅成为一位文学家,更成功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屈原是一个诗人,却是一个为政治而活的诗人;屈原是一个官吏,却是一个失意的官吏。身在一个即将分裂的国家,一个黑暗的社会,但其仍“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精神,对于短暂人生的谨慎敬畏的态度,使得他永远存着一种刚健精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屈原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自己的爱国理想,为了国家的强大而艰苦探索,一生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最终投江殉国。
历千载而不衰,饱万户之颂扬,屈原的精神能流芳百世,与他的悲壮就死分不开。假使屈原一生处荣受宠,仕途风顺;假使楚王能察纳良言,屈原的“联齐拒秦”的政治主张得以成功;假使屈原能忍辱负重,经得挫折,没有十足的书生傲气,成为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政客,那么他的一生就不会演绎得那么悲壮,也不会仰天长啸出壮烈的诗句。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但在他的身上却有着垂范于后世的完善人格。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即使达不到司马迁那样生命的伟大,屈原志气的崇高,也要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为理想而死,为理想而生!

不论是司马迁或者是屈原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有的人佩服屈原,而有的佩服司马迁,无论是什么选择,以后世人的眼光评价他们 批评他们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从他们的一生事迹中学到什么

死要死的有价值,活要活出气节。

生要生的有气魄,有价值 不是苟且偷生
死要死的有骨气,重于泰山


17530572675以屈原和司马迁为例不同的,你读懂了什么对生命的理解人生选择300字_百度...
蔺艺狠答: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不肯沾人尘埃的屈原,最终选择了自沉于汨罗江;司马迁为李广辩护,引得龙颜大怒,惨遭腐刑,但他即便承受如此屈辱,仍继续活着,写出千古不朽的《史记》,流芳百世。每个人面对人生挫折或是精神危机表现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选择壮烈的一死,有的人选择...

17530572675屈原的择生史迁的择死都是崇高各自表现在什么方面
蔺艺狠答: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一一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

17530572675择生与择死——屈原与司马迁
蔺艺狠答: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降起的脊骨。没有这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

17530572675对于屈原与司马迁各自人生选择的看法
蔺艺狠答: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

17530572675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蔺艺狠答: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参考资料:http://www.5156edu.com/page/06-02-21/4800.html

17530572675对于屈原,陶渊明,司马迁做出不同的三种人生选择的看法
蔺艺狠答: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独爱乡村独爱田园 喜欢休心养性的生活 也有人喜欢官场 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体现自己价值 孰不知官场黑暗

17530572675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司马迁的生死观价值观,你怎么评价
蔺艺狠答:观点一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程是“悲壮”的,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为中华民族撰写了第一部大型的纪传体通史,实现了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他的“择生”令人敬重,他“择生”的思考令我们深思。观点二 没有人能承诺我们一生永远是睛天,没有人能保证我们一生波澜不兴,倘若有...

17530572675为什么司马迁与屈原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
蔺艺狠答: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

17530572675屈原与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之我见?
蔺艺狠答:所以,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并最终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一观念的提出,对于后人在解决这道难题时或者有一定的帮助。 屈原:屈原的生死观是彻底积极的。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事业、...

17530572675屈原和司马迁为何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
蔺艺狠答: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 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


(编辑:钮冯莎)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