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什么会发生中印保卫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中印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中印之战又称中印边境战争,1962年10月,印度在英国支持下,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大规模的武装行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所以在中国普遍称这场战争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第一个反侵略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 ,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它融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为一体,充分反映了边境地区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了中国军队在高山密林高原严寒地区作战范例。.这场边境局部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行动的打,停,进,撤;军事上的胜利,又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争取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及相对的和平稳定。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两条战线,东线又有两个战场,亚东战场一线和达旺战场一线,东线是成都军区打的,西线是新疆军区打的。

  先说东线达旺战场,为什么先说它哪?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国人最熟悉的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中国军队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了达维尔准将,打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在这期间中国军队紧急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战争物资的供应。中国军队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达旺,但拿下达旺后,一清点战果,发现俘虏的人数与打垮的印军数量相差太大,达不到战前定下的要打出30年边界安全的目标。正好这时藏民来报告说,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战机显现,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公路迎击印军,另一路沿贝利小道堵印军的后路,结果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个战士击溃印军一个炮连,缴获四门大炮。八个战士俘虏180印度兵。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本来这是一个从贝利小道穿插过来的加强连,等从深山密林钻出来一看漫山遍野的印度兵,以为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印度军队,也就漫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虏,收都收不回来了,这个连有更重要的任务),就这半个连的30来名战斗人员,硬是在邦迪拉外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印军,印军打了几次冲锋死了几百人还是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师部的参谋向师长建议说,有一条几乎没走过人小路,可以突围,但就是不知还能不能走,师长破口大骂“他*的,能走不能走就这一条路,不走还在这等死吗?还不快走”。印军丢弃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后面那半个连还穷追不舍,途中遇到那个连的副连长带的一个重机枪班在桥头阻击,打光所有子弹后,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印军蜂拥而过。这个连的任务本来就是切断这条小路,副连长带的掩护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任务,连长带的主力却光顾抓俘虏了,但念在阻击印军主力有功(别的穿插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降职使用,连长和副连长就地掉了个。

  中国军队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就在这个连吃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其中就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德让宗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教导员(副营级),这是中国军队在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当时一队中国士兵打的兴起,收不住脚了,只管往前打,突然一个士兵目瞪口呆地就不敢往前走了,后面的人上去一看,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德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的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的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了。

  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

  东线亚东战场。

  亚东当时距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约110公里,是中国 印度 锡金三国交界的地方,历史上一直归西藏管辖。1890年时锡金还是西藏的属地,由哒癞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后锡金部落王被英国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务大臣与英驻印度总督签订加尔哥达条约,锡金脱离西藏(也就是脱离中国),后英属印度找借口发动战争趁机占了亚东。期间英国为了避开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美国政府警告英国,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英国政府已在加尔哥达条约及其他有关条约中予以认可,把英国弄个个大脸红。现在中国政府还在引用这一事例堵美国的嘴。
  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印度军队在这一地段并没有挑起事端,但驻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设防,中国军队突然间用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进展神速,当时考尔中将乘苏联援助还是由苏联人驾驶的米-8正在此地视察,还没反应过来,直升机就被中国军队缴获,害得考尔中将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个穿插的连队迷路,劳尔中将就被中国人优待了。这架米--8直升机就是中国缴获的唯一一架印军的直升机,中国战后对外宣布归还所缴获的印军的一切装备,但这架直升机没还。


  战后一直以为中国从亚东撤军了,撤到了战前的实际控制线。巧了,今天央视10套正好播放了一段这一地区的片子,一看,这里现在叫亚东县,边界又回到了当时锡金脱离西藏时的地方,就是清政府设立海关的地方。PLA不仅没退,还前出了不少。真是大快人心。

  再说西线,西线地区广阔,也有个类似于麦克马洪线的XXX线,也是英国人搞得鬼,印度在现在的边界谈判中还在坚持这一条早已不存在的线,事关重大呀,近30万平方公里。

  西线中国军队反击时,印军在狮泉河(现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驻有一个连的兵力,整个地区是一个营的兵力,滚雷英雄罗光喜(四川人,不知大家还记得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斑公湖地区驻有一个半连的兵力。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

  战后中国军队是撤军了,但也没退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现在离狮泉河最近的边防站,从狮泉河出发,座两天汽车,再走两天路才能到达。离斑公湖最近的边防站,也有120公里以上。

  中印边界反击战时,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一段话,“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小学课本里写着哪,连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里就成了930万平方公里,凭空少了30万平方公里,你们不能让我背着卖国贼的罪名去见祖先”。

  大家看清了吧,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0万平方公里,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不答应的道理了吧

在中国叫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也称中印战争。
那个年代中国很穷很弱,和苏联美帝关系都不好,阿三国一直想要收复麦线,觉得趁机蚕食领土,贫弱的中国没人支援,山高路远也打不赢阿三,于是阿三不断在中国边境挑事,中国忍无可忍,反击,取胜。有人支援的阿三还是没打得过没人支援的中国。

具体情况可以百度一下 中印战争

需要说明的是:【提起来我就来气】,为表和平诚意,中国在战争结束后就返还了枪支、阿三官兵尸体和俘虏,从未虐待俘虏【对外都这么说,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后期还有解密文件,有可能】,而2个解放军被俘人直到2003年7月才被释放回中国,是否还有其他解放军战俘,没有文件解密和新闻报道,不敢妄言。

以下是网络资料: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后,中国人非常人道地于1963年将印军被俘人员3213人全部释放回国,期间因为中国人的厚道,对这些人好吃好喝地养着,有人在获释时竟会唱《东方红》,有的竟说“愿意在中国当一辈子俘虏”,更有甚者,有印军军官在回国前提出先在中国旅游一圈再回印度的要求也被答应了。

以下是中国的解密文件报告的内容:
----印军士兵车隆被俘时,被上司丢在原始森林里,靠吃树皮苦撑了3天3夜。中国连长李荣汉发现了昏死的车隆,把他背出原始森林,在山脚下拦住一辆中国军队的吉普车。从车上下来的是54军副军长韦统泰。车隆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中国将军肩上的金星,吓了一跳。韦统泰下令马上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全力抢救。车隆终于被救活,不久返回印度。记者问他在中国的感受如何,他激动地说:“我乐意一辈子当中国的俘虏。以前我恨他们,那是以前。”

根据解密档案《我允许印度战俘庆祝印国庆》的记载,关押在西藏察隅收容所的印军官兵曾向中方提出,希望在1月26日印度国庆节时在战俘营中举行庆祝活动。总政治部接到战俘收容所发来的请示后,提出“拟同意其庆祝,我干部届时可去祝贺,但不参加其宗教等活动”。为慎重起见,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再次批示:“印俘有提出要求的都可以同意其庆祝,未提出要求的,不主动提倡。问问外交部,国际管理是怎样的,然后再定。”12月19日,总政治部打电话向外交部咨询。档案记载,“条约司董司长意见:同意罗总长批示。国际上无定例做法。从争取印度人民和印军俘虏出发,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

  在对待印度俘虏的问题上,中国军队严格执行《维也纳国际公约》,战俘营内没有出现过任何体罚事件。在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中国战士首先满足被俘印军的伙食保障,特意调运蛋黄粉保证他们的营养。中国士兵还在林子里平整出一块运动场地,安置篮球架,用伪装网的绳子织成排球网,让战俘开展体育活动。战俘在押期间可以看电影,与家人通信也很方便。

想问问回来的那两个人,你们在阿三国过的怎么样?

因为朝鲜战场建立起来的威信没把印度人吓到,于是就的打一场了

因为印度不断在中国边境挑事,打死打伤了很多中国边防部队的官兵,所以……

上网搜一下。


19438709371中印战争的背景及原因、影响是什么?
尹政雍答:背景为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原因为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影响为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中印边境战争为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

19438709371中印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尹政雍答:起因: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一条麦克马洪线种下了边界纠纷的祸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未至六十年代初,印方不断升级边境冲突。1962年8月至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中印双方在官员报告的基础上讨论中印边界问题,但印度却坚持要中国从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国东段撤出位于“麦线”以北的扯冬地...

19438709371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什么原因造成的?
尹政雍答:中国和印度发生过中印边境战,这是在1959-1963年发生的,期间一直都有冲突,是因为印度不断的在中国的边境挑起事端,在中国的领土上设立军营和界碑,派出部队驻扎,印度说要按照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单方面划定的边界为主!但是此英立边界严重危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印度军方也不断的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与印...

19438709371中国与印度的战争是什么时候打响?麻烦说具体点...
尹政雍答: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

19438709371中印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尼赫鲁为何突然挑起争端?
尹政雍答:中印战争爆发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印度统治者尼赫鲁是成长于英国殖民时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种扩张主义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针对中国的边境。再加上当时的印度国内的整体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其实因为殖民统治让印度也积攒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也引发了贫富矛盾和经济矛盾,所以为了转嫁这种矛盾,尼赫鲁也就...

19438709371中印战争是怎么爆发的,经过,结果怎么样?
尹政雍答:中印战争 最近大家对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中国军队主动撤军至战争前的实际控制线一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在领土上吃了大亏,便宜了印度。我曾经有一本珍宝级的书,叫《中印边界战争》,后来叫人偷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些不广为人知秘密。 大家都知道,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

19438709371中印红山头之战,炮兵抵近射击
尹政雍答:中印红山头之战,炮兵抵近射击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印军企图依靠武力抢占地盘,造成既成事实,以达到扩张领土的目的。在印度尼赫鲁当局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制造流血事件,拒绝和平谈判,并向中印边境集结重兵的情况下,为了打击印军的嚣张气焰,保卫边疆地区安全,中方决定对印军的侵略行为予以坚决反击。 在...

19438709371中印冲突的战争背景
尹政雍答:而印度尼赫鲁总理保持了自己的高调,坚持中印边界问题不容谈判。印度拒绝中国方面稍前即已提出“双方武装部队从中印边境全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的建议。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虽然印度军方索尔少将也说,在交界地区建立非军事地带是好主意,但尼赫鲁总理的政府未予认可。这就导致印度朝相反方向采取...

19438709371中印1962年那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尹政雍答: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

19438709371中印战争起因是什么?是哪块地区起得争议?
尹政雍答:是因为双方对边境的划分有分歧。印度坚持位于西藏的“麦克马洪线”是中印分界线,中方不接受。这里面牵涉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结果双方就为此于1962年开战了,我国政府的说法是我们打赢了,不过依然撤回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随即占领这块有争议的土地,至今已居住了近1000万印度人。值得一...


(编辑:奚烁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