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形容坦荡的诗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人生感悟
文/云梦之巅

春令暖意送冬晨,寒尤在周遭。星河湾月,目送嫦娥忆良宵。友情终归空许,集得镜花无数,挥泪千百行,叙事心中郁,卸去往日妆,听笛也萧萧。

闺中言,无遮拦,亦嬉笑。见此短长,且笑且颦乐逍遥。已是夜阑静,一群友伴邀约,叽喳话儿杂,今日无大小,又见红潇湘。

人间仙境何思凡,青山问阿娇。羸弱纤躯摇曳,傍如坚臂弯。果真千里姻缘,遣使中原国行,不谓路险山高,但得美人一笑。

杜鹃红艳似滴血,依稀赛二乔。子规轻啼啾啾,翠鸟雪峰高。看芸芸道众生,戏里戏外显*。春蚕破茧束缚,唯求百折不挠。

欲求不得心生妄,贪恋终骚扰。清茶一杯,屏息凝神,驱宵小。人当励志图强,巅峰之时且傲。行走荆棘间,苦中唯求乐,韧劲磨练,青云雄鹰骄。这是我的原创作品,发表在城市达人首页。


19171601756形容“坦荡”的诗句有哪些?
广贫怎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陆游《金错刀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文天祥《过零丁洋》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屈原《国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李白《将进酒》愿...

19171601756有关于坦荡的诗句
广贫怎答:3.过天威径唐代 高骈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4.水调歌头(游三洞)宋代 曹冠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 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

19171601756心胸坦荡的诗句
广贫怎答: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3、海纳百川,有容乃...

19171601756形容正直坦荡的完整诗句
广贫怎答: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9171601756形容内心坦荡光明磊落的诗句
广贫怎答:形容内心坦荡光明磊落的诗句如下: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4、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

19171601756形容人坦荡正直善良的诗句
广贫怎答: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释义:身体粉碎也不害怕,决心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雪压青松》陈毅。释义:大雪越是压着青松,青松越是直挺。要想知道青松高洁的品格,就等到雪化的时候吧。3)生不得为松树,...

19171601756形容一个人正直坦荡的诗句
广贫怎答:1. 关于坦荡正直的诗句 关于坦荡正直的诗句 1.赞颂正直的人用什么诗句 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一身报国...

19171601756形容人坦荡的诗句
广贫怎答:形容心胸宽广不拘小节坦荡洒脱的诗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9171601756形容做人要坦荡的诗句有哪些
广贫怎答:大肚能乘船,万事都不难。为人谁无贪,握度保平安。 诚失信则亡,事事都无样。德广心灵宽,社会人心安。孤军奋战苦,二人同心福。宽容心灵美,自私坏声名。

19171601756读了之后能让人心胸坦荡的诗句有哪些?
广贫怎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宽则天地宽,心地窄则路越走越窄。中国,素有“胸中藏五岳,腹内纳乾坤”的胸怀,接纳各类不同优秀文化,融入本民族文化之中。中华文明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中国人,还有一颗极大的包容心。以理服人,以德得天下,众人归顺,造就盛世之伟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000年绵延不...


(编辑:贝芝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