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法律谚语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关于法律中国谚语

1000条没有实话实说,我怕给你重复了就给发个100条看看吧
1、 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 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3、 造法易,执行难。
4、 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 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6、 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7、 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8、 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9、 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10、 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1、 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12、 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3、 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4、 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5、 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警察必须根据法庭传召出庭作证)
16、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7、 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8、 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9、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20、 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21、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2、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23、 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24、 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25、 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6、 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27、 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权利。
28、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29、 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30、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31、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2、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34、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35、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6、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3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38、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
39、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40、 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41、 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42、 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43、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44、 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45、 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46、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47、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48、 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49、 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50、 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1、 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52、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53、 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54、 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 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56、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57、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58、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59、 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0、 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61、 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62、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63、 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64、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5、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甚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66、 一般地说,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
67、 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68、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69、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70、 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71、 法制不是法学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者、执法者,在这过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动说到底主要不是一个理论论证过程,而是一种职业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一个民族的社会创造了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72、 法律实质上即是物质的又是意识形态的这一事实是与以下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既是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习惯自上而下发展而来,又是从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们的政策和价值中自上而下移动。
73、 所有的解释,若是可能的话,必是通过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实现的。
74、 习惯与合意可以使法律无效。
75、 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76、 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77、 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78、 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79、 我们无力反抗真理。
80、 法律旨在防止强势者为所欲为。
81、 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法律解释及合同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
82、 一旦合同中出现含混不清的表述,应尽量做出有助于保障标的物之安全的解释。
83、 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84、 沉默将被理解为同意。
85、 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恰好是对“司法能动主义” 的批评)
86、 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87、 当一部制定法所为之服务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这部法律也便会随之消失。
88、 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89、 合法的婚姻以双方之合意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实而成立。
90、 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引申义: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
91、 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
92、 坚持已经做出的抉择,且勿打破安宁。
93、 一项基于人身的诉权随着权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94、 土地上的负担永远追随土地。(土地的所有者须承担土地上附着的风险和负担)
95、 破坏证据者应承担不利于他的推定。
96、 对于一项含混不清的回答,应朝这不利于回答者的方向解释。
97、 单凭行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还有犯罪的意图。
98、 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举。
99、 判决可以使白的变黑的,黑的变成白的;曲的变成直的,直的变成曲的。
100、 人不能转让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

扩展资料:
相关文章:
刑法格言的意蕴:
法律格言正如《春秋》,字字珠玑。有人就有法,有社会就有法,法律存自远古。古代法早已散佚在历史的长河中,法律格言却在古罗马和中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的笔下获得了长存。这种“古拉丁文的格言独具一格,精辟而简练”,却也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我们常常从教科书或者法学经典著作中读到一些法律格言,但却很少读到专为解释这些法律格言的文字,因而常常望文生义。张明楷教授的这本《刑法格言的展开》,正弥补了这一不足,盖使渊深晦涩之经典法律格言通晓其义,为当前刑法实践提供智慧,故而被誉为研习刑法学的基础读物。
法律是最杰出的智慧,代代相继,由经久不息的经验构成,经由光明与真理的检验,精致而优雅。法律格言即是法律文化遗产的精华,换言之,是最杰出智慧的结晶。
通过法律格言中所蕴含的法律智慧,来培育法律文化,或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当“法律不强人所难”的刑法格言如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深入人心,那必是法治昌盛之时。
拘泥于文字者拘泥于皮毛。自古作解释而传之后世者,皆是借解释的手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古人云:“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经”。解释,“永远是创造的进程”,本书在法律格言的展开过程中,想要表达的亦是自己的学术观点。本书以23句刑法格言为小标题,阐述了刑法总则的23个问题,加上序文一篇,可以看作是24篇独立的论文。
在展开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层层深入,紧紧围绕着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清晰地展现了标题格言的基本含义、内在根据、具体内容以及适用中的问题。辑录刑法格言而加以解释,非博古通今者不可为,非博览众家之长者不可为,非学术造诣深厚者不可为。故此项工作唯有杰出的法学家方可胜任。
法之理乃法之魂,没有法之理就没有法本身。而刑法格言的实质即是法之理。因而,古代的法律虽然散佚了,但是刑法格言依然代代相传。没有人比法律规定更聪明,而刑法格言更是无数法律在岁月的洗涤下的精华,已颇具合理性甚至真理性。朝令夕改是最危险的做法,“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正是基于这种信仰,我们亦才有幸看到了这部著作。刑法格言历经千年,不改其文字,依然具有生命力。
参考资料:人民网——刑法格言的意蕴

1、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3、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清、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4、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欧阳修《纵恶论》

5、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6、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苏轼《策别第六》

7、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苏辙《上皇帝书》

8、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明、薛宣

9、法不殉情。 《三国演义》

0、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清、李绿园《歧路灯》

中国法律谚语格言名言

1、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国语、晋语七》

4、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八观》

5、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 《管子、法法》。

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7、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管子、牧民》

8、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战国策、秦策》


13137058028法律谚语 中国古代
彭缪禄答:42、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43、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3137058028法律谚语 格言警句
彭缪禄答:7、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8、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米尔 9、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0、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11、以事实...

13137058028有关法律的谚语
彭缪禄答: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

13137058028法的价值 的谚语
彭缪禄答:法律谚语: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本身是公平正义 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 ;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 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 价值功能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 •法禁》——平等适用法律 4.不知亲疏...

13137058028法律谚语有哪些?
彭缪禄答:4、守政法之圣洁:keep the sanctity of politics and law 自古罗马始,西方就出现了法学家和法学著作。两千多年来,各种法律与法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其中,法律谚语是对法律原则、规则、思想和观念最简洁、最精辟的表达,它是法律宫殿中最夺目耀眼的珍宝。在英文中,法谚称为Legal Maxims,...

13137058028求超经典法律谚语和法学家名言
彭缪禄答: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 肯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 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马斯·福勒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德国谚语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休尼特 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13137058028关于法律中国谚语
彭缪禄答:B、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C、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D、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1、 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 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3、 造法易,执行难。 4、 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

13137058028请教各位,什么叫“法无禁止即可为”
彭缪禄答:法无禁止即可为是一句法律谚语,下半句是“法无授权即禁止”。对私权利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作为一个公民,不但可以大胆地运用权利(法无禁止即可为、自由),还可以勇敢地监督政府(法无授权即禁止)。对政府而言,不但要谨慎运用手中每一份权力(法无...

13137058028法律谚语大全
彭缪禄答:10.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法律谚语二 11.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韩非子 12.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

13137058028法制谚语大全
彭缪禄答:法制谚语四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


(编辑:宰应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