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说明文阅读技巧

掌握说明文的特征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2006年沈阳中考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厦门中考题——《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山西中考题(实验区)——《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疆维吾尔中考题——《森林中的“环保卫士”》等,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有的时候,题目没有反映说明对象,那就得认真阅读材料,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的对象。尤其要注意揣摩关键性的语句,如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就可以找到说明对象。无论是事物说明文或者是事理说明文,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①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

(四)、常见的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 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了…。

8、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9、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C.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1.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

2.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表达+说明内容。

(五)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说明文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

1.找“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和中心句。

2.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3.说明文语言准确性题型

(1)说明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说说下列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从句子中找出能表达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说明作用(表达效果)。

(2)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句中加点的词能否被某个词替换,为什么?

(4)从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或生动性说明句子的含义。

(5)特殊类型的短语的表达作用

主要考察的词语分类: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体现某些词语上,这样的词语分为三类:

(1)起限制作用,表示限制。如大体上、大概、几乎、差不多、左右等。

(2)另一类是起修饰作用,作用是让语言更生动形象,这类词主要是形容词。 如:可爱的,美味的。

(3)强调作用:起强调作用的词如完全,最,所有、分为。

例: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完全 ”“更是 ”都是强调作用。这样的词语一般表现在一些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估计等的副词上。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饰限制。

表程度的词语: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尤其、稍微、十分、……

表估计的词语: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

表时间的词语: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刚才……

表范围的词语:一切、部分、全部、大部分……

表频率的词语:经常、常常、屡次……

4.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对策:

(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5.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6.如何分析中心句

类型1 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19255169874说明文的资料有哪些
富法荣答:⑤打比方:这里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⑥作描写(摹状貌):这里运用作描写(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⑦下定义:这里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19255169874怎样写说 明文
富法荣答: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这里有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啊,这里有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我还是找不到...

19255169874说明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富法荣答:说明的方法有:做题基本常识: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作假设。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

1925516987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富法荣答:(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

19255169874语文阅读技巧
富法荣答:八.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1.先读题目,明确要求。 审清题干考查的要求,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这样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2.把握全文,顺序作答。 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全文,注意关键性的词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了解段意和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一题一题地解答。 3.要注意的几个...

19255169874什么是说明文
富法荣答: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

19255169874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
富法荣答:采用范读、领读、齐读、分读、诵读、背读等方法,掌握文言文的语感。 经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朦胧的印象;也因此有了文言文的语感美,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自然地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美。 二、精读文言文———明文意。 小学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浅显...

19255169874怎么样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富法荣答:记叙文阅读 一 记叙文文章思路线索的整理与概括 出题角度:角度一:据故事情节补全内容 角度二: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角度三: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角度四:概括本段的内容 答题方法:划定搜索范围 找出给定内容对应的文中段落 根据要求划分层次 归纳概括 带入检验 二 记叙文词语理解类试题 出题角度:角度...

19255169874如何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富法荣答:情节方面的作用:悬念、铺垫、反差。修辞方面的作用:反衬、对比、夸张、生动形象。写作手法方面的作用: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象征、虚实结合、寓褒于贬。顺藤摸瓜法:这种解答方法需要整体阅读,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条件,将思路放开,做到瞻前顾后,认真寻求照应,以便迅速而准确地解答题目。

19255169874求助 说明文阅读训练
富法荣答:说明文阅读训练2\r\n\r\n...明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完成1--4题。(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


(编辑:崔言珊)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