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这句话是谁说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9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读书人闭门苦读,就能知天下大事。秀才:明清两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也泛指读书人。
出自清·王有光《吴下谚联》二:“‘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以天下为己任,自应日新其德,知能并进。……必也杜门不出,十年读书,十年养气,如董江都下帷不辍,一旦出身任事,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白话文:“‘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以天下为己任,从应天新其德,知道能并进。一定是闭门不出……,十年读书,十年养气,如果董江都苦读不停,一旦出自己任事,就无所不知道,无所不能。”

扩展资料:
学习类谚语:
1、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勤学好问,不怕脑笨。
2、活到老,学到老,难解的问题日渐少。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读书好,白首方恨用功迟。
4、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5、学习不思考,知识记不牢。
6、学习如赶路,不能松一步。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知识来自积累,才能在于多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谚语

答案B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的掌握。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一是通过亲自实践取得直接经验;二是获得间接经验,其中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的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得知识的。由于通过书本得来的间接经验是别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对自己来说理解不深,要真正消化理解它,把它变成自己切实掌握的知识,还必须把它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自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项关于“实践的意义越来越小”的说法是错误的。C项否认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错误的。D项否认了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也是错误的。

究其根是老子说的,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

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引语]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对此,学术界在讨论老子哲学认识论时,有的观点是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而有的观点则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关于这几种观点的争论,将在本章评析中详加论述。

[评析]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的见解。以往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著,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以前的若干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

俗语,出处已不可考。
词目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发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释义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有了电脑,实在太方便了,寓教于乐。因特网又把世界各地的距离拉近了,即使不出家门,但是还是能知道天下所发生的事情。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秀才说的呗!


18779437471谜语,打一人名,“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乐桦嘉答:百晓生。在古龙的作品中,他是一个文采翩翩,性格古怪,恃才傲物并且通晓江湖万千事的书生,所以叫“江湖百晓生”,在《小李飞刀》、《多情剑客无情剑》、《圆月弯刀》中都有过描写。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意思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解释秀才不出门而知...
乐桦嘉答: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意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解释秀才不出门能知...
乐桦嘉答: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成语繁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的下一句
乐桦嘉答:秀才不出门的下一句:通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究其根是老子说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译文]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的下一句是什么?
乐桦嘉答:【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释义:读书人即使不出家门,但是还是能知道天下所发生的事情,只有多读书,才可以坐在家中就能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出自: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近义词...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的下半句是什么?
乐桦嘉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走出家门,通过道就可以知晓天下事理;不观望窗外,通过道可以知晓自然规律。走得越远,对道就知道得越少”。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因为秀才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老子所说的不出家门就知道的天下大事,显然又远远超出了秀才的境界,也超出了书本知识。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意思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解释秀才不出门全知...
乐桦嘉答:成语名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成语发音: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

18779437471秀才歇后语,秀才歇后语
乐桦嘉答:秀才歇后语 秀才背书---出口成章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秀才打架---何需动武 秀才的房子---尽是输(书)秀才房里---尽是书(输)秀才挥笔---大作文章 秀才看榜---又惊又喜 秀才哭哥---凶(兄)啊 秀才人情---纸一张 秀才偷笔---文明人做不文明事 秀才推磨---难为圣人 秀才遇到虎--...

18779437471读老子学成语秀才不出门,什么天下事
乐桦嘉答:所以全知天下事。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中文名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释 义 在家中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出 处 毛泽东《实践论》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

18779437471秀才不出门下一句谚语是什么
乐桦嘉答:根据查询百度汉语显示,有两句相关谚语分别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àn yǔ,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


(编辑:都果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