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语经典语录 励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佛语经典语录600句

1、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 风没有动,叶没有动,是人自己的心动了。
5、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6、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7、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 人人都觉得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你都看不见。
11、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12、 人不是从佛性中来,但人要到佛性去。人是从兽性中来,掺杂兽性的人性,前程艰难。

励志佛语经典语录
  1)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2)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4)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5)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6)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7)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8)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9)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0)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1)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2)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3)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14)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5) 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6)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17)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8)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忄与(烦恼),非邪非恶,即断三障,即成三学。】
3、【不住六尘生心。】
4、【身心以自性为见。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明鉴无心故。】
5、【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6、【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7、【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8、【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0、【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11、【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2、【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3、【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4、【修行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15、【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
16、【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语录大全网】
17、【吾人事事依照佛说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18、【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9、【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0、【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1、【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

22、【佛法处处不离观照,必时时刻刻去思惟方可。】
23、【佛所说法,须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时契入。】
24、【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25、【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6、【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7、【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2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9、【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因为他立于这个空上,他便熄灭贪嗔痴三毒,灭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因为他立于这个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1、 依脚穿鞋,量体裁衣,属于我的念佛生活,乃是佛就我的身量所赐的,是最好最好的。并非“我”是最好的,而是佛所赐的就是最好的。即使拿佛赐给祖师的物和赐给我的相换,我也不愿意,因为那原不是赐给我的,我用了恐怕要丧命。如婴儿不能吃大人的食物,强行吞吃,也许要丧命。

2、 传统文化非指被历代统治者异化了的儒释道文化,而是指具 原教旨主义的中国文化内核,它包含上述三家文化的精华部分,也包 含先秦诸子百家的源头探索,还包括历代启蒙思想家的思考。修人的 道德格调,治国的仁心法度均蕴涵于这种传统文化之中。不反对借鉴 国外一切优秀文化,但需谨防淮南之枳。

3、 社会的进步不是用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4、 忽略了内在的真正需求,就会被外在的环境和境遇所束缚。心灵被无尽的贪、嗔、痴、疑所缠绕,从而深陷痛苦之中。要从这种自苦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做到:一、看淡身外的遭际,放下心中对“有”的执著。想要从一种遭际中出来,我们就要学会将过往的一切都放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放,最后就能不再执著于“有”,“无我”就能“无苦”。二、关注内心的需求,将向外占有和追求的脚步收回来,多花点心思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精神获得了满足,自然不会有多余的欲求,也就不会在追逐中心力交瘁,身富而心贫。三、以空无包容来扩大自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心苦,是因为心中有太多计较,是因为过度的占有,导致自我生存的空间太过狭隘。放大心量,就能同时容纳喜怒哀乐而不失平常心。四、一帆风顺时,懂得适可而止。做事要有回头的心态,若一心只知道往前冲,则很有可能逾越规范,误入歧途,最后掉进苦海,赔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所以,要懂得回头,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止步。五、遇到困境不怨天不尤人。要将苦难当成生命中理所当然的遭遇,时刻怀着“自作自受”的心态,安然接受。六、不纠结于福祸,学会自我安乐。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然而古人说“福祸相倚”,只想求福而不愿遇祸是不现实的,刻意避祸的心态正是痛苦的来源之一。我们不应将祸福分得那么清楚,而要在祸福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从内心生发出安适和喜悦,这样才能从苦的纠结中超脱。

佛教讲究空,所以和励志相关都是做善事修行内心,比如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这些比较接近。

阿弥陀佛!
1、「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3、「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4、「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
5、「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见则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
——《观无量寿经》
6、「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7、「佛问圆通,我无从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8、「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9、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10、「【八分斋戒】......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编辑:靳虏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