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导致疾病的内在原因当体质良好、保持一种较佳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比较规律、居住环境较为舒适、饮食合理、营养补充充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就维持一种较好的状态,如气血运行通畅、阴阳协调,人体内的正气比较旺盛。这样,身体就等于给自己铸造了一个铜墙铁壁,外邪很难侵入人体内部。相反,如果体质虚弱、精神萎靡不振、生活散漫、饮食不佳、营养缺乏时,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功能就有可能发生紊乱,气血运行受阻,正气也会虚弱。此时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会下降,外邪很容易侵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2、导致疾病的外在原因邪气入侵是导致人体发生病变的外部原因。邪气指的是导致疾病的各种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体内正气旺盛时,邪气往往会退避三舍,束手无策;当人体正气虚弱时,邪气才会乘虚而入,引发疾病。但是,也不排除“势力强大”的邪气侵入正气旺盛的人体内,例如瘟疫、外伤等,这种致病因素往往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即使正气非常旺盛,也往往无法抵御其伤害。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便发生了疾病。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方面。
中医的“正”和“邪”
中医所说的“正气”,简称为“正”,内涵相当广泛而丰富。仅就发病机理而言,正气是指人体的形体结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康复能力,以及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调控能力之总称。“邪气”简称为“邪”,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中医学中的邪气,包括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虫兽伤等。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正邪相争”决定病情一个人会不会生病,主要是看正气的强弱。而正气的强弱不仅关系到疾病的发生,还与发病部位有关。一般说来,人体哪一个部位正气不足,邪气就会入侵到这个部位而发病。例如胃部的正气不足,就会出现胃病;大肠经脉正气不足,疾病就出现在大肠经脉。此外,正气的强弱还与病情轻重有关。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病邪就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正气不足,邪气入侵产生疾病后,如果正气不再衰弱,发病速度慢,病情多较浅,恢复起来快;如果正气继续衰弱,邪气就会肆无忌惮地损害身体,发病速度快,病情较严重,恢复起来就不容易。生病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正气与邪气较量的过程,正气占了上风,病就会很快转好;反之,病不仅不会好,还会逐渐加重。今天带您了解人身体的这五大穴位。

中医认为发病是身体的正气与外界的邪气斗争的过程,中医把人体本身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称为正气,将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邪气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等。

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称为“六气”。
正常的六气一般不会生病,当六种气候变化超过了一定限度,阴阳失衡,就变成了致病因素,变成了六淫。
例如:夏天天气热,突然来了冷空气,防不胜防,就变成了六淫之气。
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疠气是一种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又称毒气、疠毒。所致病症有非典、鼠疫、霍乱、腮腺炎。

内伤病因:内伤是致病因素,一般在体内,有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过度愤怒可导致肝气上冲,过度忧思可导致心脾气虚。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
劳逸失度会导致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的失常,五劳所伤: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病理产物性病因,是指六淫引起的致病因素产生的痰饮(水液代谢障碍,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淤血、结石等病理产物,身体本来不该有的东西。

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螺旋体、真菌、立克体病、支原体、病毒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等。这类病因常引起各种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其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数量、毒力、侵袭力和机体的防御、抵抗能力双方力量的对比,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同时,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也不尽相同。
二理化因素
1.物理性致病因素主要有机械性创伤、高温、低温、电流和电离辐射、气压等。它们的致病程度主要取决于作用强度、部位、持续时间,而很少和机体本身的反应性有直接关系。例如环境温度接近于体温时,就会影响机体散热,人感到不舒服;温度更高时对人体产生种种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发生过热。当高温物体直接作用于人体时可引起烧伤。
2.化学性致病因素
1引起接触性损伤的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
2经摄入、呼吸、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人体中毒的化学毒物,如汞、砷、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等。
3动植物毒性物质、化学毒气和药物中毒也属此类。化学性病因的致病作用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一般无潜伏期或很短,后者有一个机体内积蓄过程;对机体常有器官特异性致病作用,如4主要损害肝细胞;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作用于红细胞;致病作用主要取决于毒物剂量和机体代谢解毒及排泄毒物的功能。一般而言,剂量越大,中毒作用越强,但有的毒物毒性极强,即使剂量很少,也可导致损害或死亡如氰化物中毒。如果机体的解毒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可使体内的毒物停留时间较长,机体损害更加严重。
三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通过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而起作用。前者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多倍体、单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畸变如缺失、易位、倒位、重复;后者包括基因缺失、点突变、插入和融合。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已达到数百种,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47,21导致’综合征,性染色体畸变47,导致’综合征两性畸形。基因突变多数属正常生理范围,但有少数突变可引起遗传性疾病,如位于11号染色体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可引起血红蛋白病,位于5号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可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位于染色体的凝血因子Ⅷ基因突变可引起血友病。
此外,通过疾病流行病学和家系分析,发现遗传易感性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例如某些家族中的成员具有易患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的倾向。所谓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即指某种遗传缺陷如生殖细胞突变,或某种基因多态性变异型的个体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特征。
四机体因素
1.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1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有充足的、合理的营养物质来保障。这类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铁、铜、锌、钴、钼、硒、铬、镍、砷、锡、碘、氟、钒等。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对机体造成损害而引发疾病。例如长期摄入营养物质尤为糖、脂肪、蛋白质不足可引起食铒性营养障碍。过量摄取可引起肥胖,从而诱发或并发其它疾病;维生素摄入不足可发生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摄入过多如,可引起中毒。
2微量元素铁含量不足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过量吸收可致肝纤维化;无机盐钠、钾、钙、镁盐缺乏或过剩同样可引起相应的代谢障碍和功能紊乱。
3其它生命必需的基本物质如氧、水等缺乏或过多也会引起机体患病。
2.免疫异常
正常的免疫功能对于机体防御疾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抗原刺激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就会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引起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如异种血清蛋白破伤风抗毒素等、某些药物青霉素等可引起某些个体的过敏性休克;某些花粉、食物虾、牛乳等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病。当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损害时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此外,当机体的细胞或体液免疫缺陷常易发生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3.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不良因素并非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些有损害于正常胚胎发育的因素。由先天性不良因素引起的婴儿出生时就已出现的疾病常称为先天性疾病,如母体在妊娠早期受到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感染有可能引起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及无脑儿等。这种先天性疾病是不会遗传的。但有的先天性疾病如唇裂、多指/趾是可能遗传的。
五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疾病本身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但是又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更加快捷,必然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精神心理效应,影响机体的内稳状态,因此,社会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告诉人们如何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如何防止已发生的疾病。
综上所述,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疾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有的疾病是多因素的、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的疾病则完全由环境因素所致,了解病因可进行病因学的预防和治疗。然而,目前还有不少疾病的确切病因不甚明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些疾病的病因终将得到阐明。

人出现疾病,主要有两大原因:

1、外来因素:常见的引起致病的外来因素,包括病原体,例如病毒、细菌、真菌导致的各种系统器官的感染,外来性的创伤因素也会导致人得病。由于病毒传播所引起的人体生病。很多病毒都是需要媒介来进行传播的,比如说空气,唾液,血液等。

2、自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问题,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种对病毒的抗免疫性,当这种抗免疫性失效时,人就会出现生病的现象。人本身出现的功能失调导致得病,最常见的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生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生病了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早治疗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
对于平素体质较好,没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得了类似普通感冒的小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让其自行痊愈,如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等。
如果是平素疾病较多的患者,得了病之后,要注意有无诱发基础病的风险,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轻者可以通过中医解决,重者则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嘱患者作息规律,饮食合理,平时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定期体检。

大体上可以有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以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
单纯的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性的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都是由于遗传引起的。单纯后天因素,可见于劳损、外伤、运动过度导致的骨关节炎等疾病。大多数疾病可能同时有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影响,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还有类风湿等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也与一定的先天因素及后天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共同作用有关。建议平时注意生活饮食习惯,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平时要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证生活作息饮食规律。
疾病(Disease)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细胞,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这个被损伤的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紊乱。

疾病有很多种,每一种疾病都有自己的病因,因此疾病的原因也分为很多种。
大体上可以有先天性的因素导致的疾病,以及后天因素引起的疾病,或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单纯的先天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有遗传性的疾病,例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都是由于遗传而引起的疾病。
单纯的后天因素引起的疾病可以见于劳损、运动过度导致的骨关节炎等疾病。
大多数疾病可能同时有先天的因素,以及后天的因素共同作用,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还有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病因比较复杂的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也与一定的先天的因素以及后天的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大体上可以有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以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单纯的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性的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都是由于遗传引起的。单纯后天因素,可见于劳损、外伤、运动过度导致的骨关节炎等疾病。大多数疾病可能同时有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影响,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还有类风湿等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也与一定的先天因素及后天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共同作用有关。建议平时注意生活饮食习惯,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平时要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证生活作息饮食规律。


19234542320中医看来发生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李浦亮答:不和,所谓不和就是,对己形与神不和,对外人与自然不和。你的生活方式,违背自身生长和自然变化的规律,谓之病。

19234542320人得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浦亮答:1. 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的不完美导致了人类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这一过程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改变。2. 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空气、水和食物,既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各异,如西方人偏爱肉类,东方人则更多食用蛋类...

19234542320病因的病因分类
李浦亮答:人类疾病原因主要可分为:内因、外因和内外因。但是,第一原因就是饮食不合理,几乎都是盲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科学性可言,必定世界上每一种食物都有药物作用,怎能盲吃呢?食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不吃饭就会死亡,不会吃饭、吃的不科学就会得病。有人长寿,可以活100-120岁,有的人则年龄很...

19234542320孩子上学易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李浦亮答:孩子一上学就容易生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孩子上学易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裸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孩子的免疫系统在幼年时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疾病。社交环境变化上学后,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与其他孩子接触增多,其中可能有携带病菌或病...

19234542320罕见病的病因是什么?
李浦亮答:因为罕见病也是分了很多种的,所以导致罕见病的病因也是有很多的,比方说家族遗传,后天传染,或者是基因突变等。罕见病指的就是在人类当中很难见到并且流行率很低的疾病,罕见病的种类目前有7000种,大概80%都是遗传性的疾病。大约有一半的罕见病都是出现在儿童时期,或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当然也有...

19234542320风湿骨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李浦亮答:原因1.由于风寒湿毒的入侵体内。风寒湿入侵体内10天入皮,30天入肉,90天入骨。风寒湿进入体内阻塞筋络,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疼痛,日久产生骨骼病变。原因 2.肝肾亏虚 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长期的肝肾功能退化,以及药物使用不当,造成骨质疏松,引发各种骨病。原因3.退行性病变 软骨的磨损,钙镁锌矿...

19234542320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浦亮答:古中医云:百病起于寒,万病源于湿。又云:千寒易除,一湿难祛。由于当代人饮食不合理,作息时间颠倒,劳作偏少,工作生活压力大,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造成身体中湿气,寒气特别严重。只有把人体内的元气扶起来,把六邪赶出体内,才能还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宝气元食品通过祛除脾胃之湿气、寒气,从而...


(编辑:庞邹闵)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