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地车入门级别车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什么样的配置才能算是标准山地车?

怎么说呢 其实有可靠的越野车胎 避震器(甚至硬叉) 等零件 专业设计的车架就是标准山地了 不管配置怎么 都算山地车
可能大家觉得atx6系用来对付普通路面可以 但对于轻度及越野不合适 比如强度舒适度配置等 不能满足 在配置达到一定等级以上时才能发挥出山地车越野的性能 你可以骑着660跑段小山路 然后找辆几倍660价格山地车再来一遍 就能体会出来了 价格差越大性能差距越明显

其实在山地车中是没有入门级这个分类的,入门级只能说是通俗来讲非竞赛级别的山地车,正规的
山地车的分类是这样的:
普通越野XC
(Cross 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
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双人竞速DS
(Dual 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
右。
自由骑FR
(Free 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
接近DH。
飞跃DJ
(Dirt 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
价格也不便宜。
速降DH
(Down 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避
震器,需要高强度车架,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
一般的骑行越野。

入门的话,就是所有的配件都比较低端,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越野,普通弹簧叉,普通铝合金车架,V刹,变速的话1500以下的车基本是21速的(前面3后7),只有迪卡侬的5.2是24速车(前3后8)我的第一辆车就是这个了,1498块,性价比非常高,活用变速器翻山越岭都OK

山地车,首先速度低。而且动力方面一定要强劲。

山地车硬件入门

山地车介绍
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它通常使用24or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
山地车,仅仅是个总称,凡是没有公路弯把的,没有小轮子小坐垫的车,老百姓都叫做山地车。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山地车也有许多区别,比如:有的前*是双肩,有的是单肩;有的用碟刹,有的用V刹;有的是硬车架,有的是全避震车架……
山地车又分为五类:
1、普通越野XC(Cross 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化。 2、双人竞速DS(Dual 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 (Free 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丛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
4、飞跃DJ (Dirt 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前*也不便宜。
5、速降DH (Down 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超高强度要求,一般造价在3-5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前四种用于一般的骑行越野很容易,速降车因重量等因素,所以较困难。 这里重点写入门级别的第一种。
车架

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下面介绍一下前叉的介质种类: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
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价格: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

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

国内最常见的两个变速器牌子:喜马诺Shimano、SRAM。
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曰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听说SRAM好象被美国公司收购了,或者用少见的意大利产的,要多付出2-3倍的价钱哟
讨论SRAM 和Shimano
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钢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还有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
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培林轴中还有一种叫——滚针陪林,是用圆柱体代替球体作为传动的介质,优点是强度更大,润滑度稍有下降。一般用在中轴和腕足那里

外胎:内胎:

外胎: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细齿胎适合泥路。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内胎:属于易耗品,随便弄一个,正新内胎.
单车组装的思路(本文尽量针对2K以内的山地车)

首先,低价位的组装车考虑的第一点不是绝对的轻量化,而是适用和耐用,同时我也相信同价位的组装车不一定就能做的更轻。一味做的比组装车零件高档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组装车的优势就是自选配件,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装配——
车架
组装车的第一步都是选择合适自己的车架,车架的正确选择,首先奠定了这辆车子是否能够给骑手带来最佳的骑行姿势,这直接影响到车手的骑行。按照体重和身高,我们有很多很多可选的配件,一般体重大的人,不一定能够适用十分轻量化的车架,甚至BIGCAT的车架也有建议使用的重量。如果您超过90KG,那么DB3版本的BIGCAT可能和您无缘,但是相对重一些的其他车架您是可选的,即使重量稍重。这里的选择范围很大。其次是身高,不同的身高配置不同的车架,“不要为了车架而勉强自己适应车架”,这句话说得很好,组装车的车架选择范围从14寸到21寸都有,甚至还有更宽的选择,相对同价位的整车,一般不会给你配备那么多型号的车架,所以有些时候你不得不去勉强自己适应车架的大小,其结果就是你的骑行姿势十分别扭,无法发挥你身体的潜力。另外,如果骑行的习惯也对车架有比较大的要求,如果是偏向平地并且地面比较平整的环境,那么一只轻量化的车架是不二之选,但是如果你挑战的路面是坎坷的,那么你需要的是一只相对有强度的车架。如果你喜欢骑行的时候猛飞乱跳的,那么你可能需要一直强度型车架,而非一只轻量化车架,适合1~2K之间预算的车架,基本还是有能够符合你需求的架
型。


13898072261山地车入门级别车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尤贩肥答:便宜(2000左右)变速简单(2挂2-7,3挂6-8)新手骑下来一半只会痛一会儿,适应的快 你一上来就上专业的会很痛苦,我的切身感受就是屁股很痛

13898072261在汽车领域,“入门级”是什么意思?
尤贩肥答:A级(包括A0、A00)车是指小型轿车;B级车是中档轿车;C 级车是高档轿车;D级车指的则是豪华轿车,其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距、排量、重量等参数,字母顺序越靠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轿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资料显示:发动机排量小于1升,例如奥拓就属于A00级轿车;比较典型的是两厢夏...

13898072261Tropix烈风马丁T+(Martinez T+)怎么样?作为入门级山地车合适吗?
尤贩肥答:Tropix烈风马丁T+(Martinez T+)是一款专业入门级的车型,适合各种狭窄山道、陡坡、泥泞道路和城市道路。这款车型配置较高,采用30速变速,碳纤维车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综上所述,Tropix烈风马丁T+(Martinez T+)作为入门级山地车是合适的。

13898072261什么是入门车型、旗舰车型以及换代车型
尤贩肥答:旗舰车型:也称顶级车型,它与“入门车型”相反,是指某汽车公司所有车型中动力最强、配置最高、档次最高、价格最昂贵的车型。但要知道的是,不是说动力强、配置高、档次高、价格贵的就一定是旗舰车型了。要知道,作为旗舰,该车型必然带有厂家的标志性特色设计和极强的驾驶舒适感。但由于鉴别是否旗舰需...

13898072261入门级 行政级 这些汽车等级是怎么分的???怎么这么多划分汽车等级的啊有...
尤贩肥答:行政级是对中高级豪华车的一个很笼统的称呼,因为行政人员一般开高级车,。对于同一款车来说,入门级就是配置最低的版本,行政级就是最顶配的版本~对于不同款车来说,入门级车就是比较廉价的车,行政级就是高档车。比如QQ,奥拓就可以说是入门级车,奥迪A6l就是行政级车。一般的汽车基本上是按车子...

13898072261有高手低手给我普及一下自行车的只是没?
尤贩肥答:是山地车的骨架!Giza的车架本身没有什么出彩的工艺可言,其实捷安特和美利达这两个“大牌”的车架也没什么出彩的……捷安特铝合金ALUXX车架工艺分7个等级!而其品牌下民用最高等级的车所配的车架,也只用到了第三级而已!真正好的材料和工艺都不是给普通玩家所准备的!美利达也是一样,都声称HFS车架好,其实都是些屌丝...

13898072261什么是入门级轿车?
尤贩肥答:入门级轿车即基本型轿车,入门级轿车车尾的字母有G,Grand入门级。GL为豪华型(Grande, Lux)、 GLS为顶级车(Luxury, and Super)。由于国内很少有G,所以很多经销商直接将GL解释为基本型,GLS解释为豪华型,反正只要人们认可这种称呼就行。

13898072261a级、b级、c级、d级车是怎么划分的?
尤贩肥答:c级车(中大型车)一般这级别的车轴距约在2800mm-3000mm,车身长度是4800mm-5000mm,发动机排量已然超过2.4l,而且在中大型车这个级别中,加长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为后排乘客提供了宽敞的空间。有的在入门级的中大型车上,也会提供较低排量的发动机。d级车的轴距超过3000mm,车身长度超过5000mm,发动机...

13898072261汽车知识入门
尤贩肥答:???驾驶汽车可以用喇叭和灯光与其他车辆进行交流,表达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情况。???如何使用汽车灯语请点击链接查看文章:4、车架号???人有身份证,车有车架号。它由十七位字母、数字共同组成,包括了生产商、生产地、生产年代、引擎底盘序号等车辆信息。???怎么看懂车架号请点击链接查看文章:5、油耗计算公式??

13898072261...有人说一千多的车子属于通勤车?那山地车是什么样?
尤贩肥答:AM车是真正能让你在山上尽情撒野的级别。犹豫前后避震行程较长(前叉120mm~160mm,后避震4寸+,也有少部分奇葩非要搞个硬尾AM,不在讨论范围内),所以1M左右落差基本上不用犹豫直接跳下去就行了,避震器可以很舒服的把大震动给过滤掉。这类车骑起来更累,通常情况下重量也会远远高于XC(12KG以上,...


(编辑:邱扶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