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什么导致生物物种数量下降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8
为什么说导致生物物种下降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世界上最惨的生物,从被发现到灭绝仅27年,罪魁祸首是人类!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因素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物种面临威胁。目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是严峻的,森林覆盖率低(中国森林覆盖率16.5%,世界平均26.6%),草场超载过牧,质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剧;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体受到污染。由于野生物种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加上一些地区滥捕、滥猎,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坏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中国。生态科学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系统越复杂,其系统结构也就越稳定。众多的生物物种及其相互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特别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研究。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生物类型,他们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使自然生态和食物链保持动态平衡和稳定,各种生物得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维持和恢复各物种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命力的群体,保护各种遗传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生物活动的扩展和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它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我国的大熊猫,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猩、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龟,北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从1950年到1992年,非洲的象牙海岸大象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如果偷猎活动不加禁止,到下世纪初,非洲大象将灭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额每年达50亿-9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犯毒活动的第二大经济犯罪活动。海洋生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每年有数百万头海豚、海龟丧生。据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说,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目前仅存400余只,濒临灭绝。由于采用漂网捕鱼,许多鱼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随着森林的滥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许多野生珍稀生物惨遭浩劫。如位于地球赤道一带的热带雨林,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是地球的生物宝库,又是“地球的肺”,但是,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倾的速率减少,照此下去,不出100年,全球的热带雨林将荡然无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将随热雨林的消失而灭绝。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小时有两个物种灭绝,照此下去,本世纪末,现有物种1/5将会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受到严峻的挑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技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另一重要措施是“移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我国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物种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了积极步骤,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等珍稀动物和鱼类;建立了国家种质库,共保存的各种物种种质资源30多万份,仅保存的水稻品种就达6万多种,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2.1自然原因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2.2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的退化。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2.2.3环境污染2.2.3.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2.2.3.2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2.2.3.3空气污染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2.4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政策:研究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监管生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组织制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为物种资源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指导和投入保障拟订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专利保护战略参考资料:8上生物课本、

  生物物种的大规模灭绝,主要是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的结果。
  (1)工业文 明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等污染,破坏了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 物种数量减少;
  (2)工业文明导致人口的大量激增。公元初年,地球人口是 2.3 亿,到 1830 年达到 10 亿;而自 1830 年以来,地球人口从 10 亿迅猛增加到 70 亿。这个时期正是工业文 明发展的时期。 人口的增加导致人与动物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加剧, 结果是物种数量的剧减。
  (3)人类中心主义是主要的思想根源。人把自己当成自然的主人和中心,其它一切物种都 必须服从人的需要,人无节制地任意屠杀和取用物种资源,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

世界上最惨的生物,从被发现到灭绝仅27年,罪魁祸首是人类!




15053312548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什么
骆虽俩答: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高速下降,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威胁野生动植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丧失、商业开发以及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我们的资源十分有限,必须有的放矢,针对物种的濒危等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根据物种濒危程度制定相应的法律,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保护生物学手...

15053312548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导致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
骆虽俩答: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尤其是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更大,严重时会使水生生物灭绝.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因素.B错误.C、滥砍滥伐和乱捕乱杀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15053312548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都有哪些
骆虽俩答:3、乱捕滥猎 乱捕滥猎是造成许多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龟鳖类、蛇类、鹰隼类、藏羚羊、观赏鸟类和蛙类是猎捕最为严重的几类动物。龟鳖肉、蛇肉和田鸡腿的美味、野鸟的动听歌声和艳丽身姿、猎隼活体和藏羚羊绒的国际黑市等,均招徕了上述动物的捕杀之祸,致使其野外资源量锐减,不少已处于濒危或极度濒危状态...

15053312548造成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骆虽俩答:造成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甚或滥捕滥杀。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使人类对资源过度消耗.在过去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种类减少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15%.

15053312548全球脊椎动物减少68%,罪魁祸首是不是人类?
骆虽俩答:2、物种数量减少影响人类健康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似乎和我们人类没什么关系,但是人类只是生态链中的一员,物种的消失,我们依然会受到影响,种群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越来越不稳定,从而恶性循环让更多的生物走向灭绝,说一个物种灭绝最直接影响人类的点,那就是自然灾害和疾病的...

15053312548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骆虽俩答: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如下:1、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砍伐、城市化等都会破坏栖息地,使得一些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降雨模式变化等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条件。3、污染。化学品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15053312548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平均减少68%,物种数量锐减的背后该谁背锅?_百 ...
骆虽俩答:一、跟气候的变化有关,部分动物对气候的要求是很高的,气候的变化影响了它们的生存。近些年的气候越来越恶劣,每年在极端气候出现的时候,都会死一大批的动物因此而亡,这些气候原因引起的动物大批量死亡,在历史上其实也有,并且也不少,这算是自然界对物种进化的一种筛选。二、跟人类的活动关系很大,...

15053312548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什么什么什么等?
骆虽俩答:地球上已灭绝的10大珍稀动物,几乎都是人类惹的祸!1、毛里求斯蚺蛇,灭绝时间:1975年。灭绝的原因:兔子和山羊的引进破坏了本地物种和植被,破坏了毛里求斯蚺蛇的栖息地。2、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灭绝时间:2004年。灭绝的原因:非法捕捉和贸易导致金刚鹦鹉的数量减少,人类居地侵占了其生存环境。3、爪哇虎,...

15053312548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骆虽俩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温度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或灭绝。过度捕捞和滥猎:过度捕捞和滥猎对海洋和陆地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枯竭,滥猎则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群...

15053312548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骆虽俩答:希望对你有帮助。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人为对土地的开垦和扩张,使未受干扰的自然生境面积急剧缩小和破碎化,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也造成了物种的消失;二是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而且...


(编辑:廉菡香)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