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经典书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经典书籍

基督山伯爵 这个我最爱.
阿加莎克里斯蒂 系列侦探小说.跟福尔摩斯有一拼
福尔摩斯 柯南道尔的经典
飘 我更喜欢它的续集 斯佳丽
呼啸山庄 与简爱比起来我更喜欢这本,不过被人说我变态
教父 黑手党老大从一个混混到老大,然后被信任的人杀死
第二十二条军规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无法实现的军规
西线无战事 主人公没死在战场,死在战后的病上
就记得这些了
还是上学的时候看的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心经》和《金刚经》

佛教可以分为有宗和空宗,空宗即是般若部。释迦摩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其中有二十二年在说般若经,可见般若智慧的博大精深,《金刚经》是从600多部大般若经中提取的精华,而《心经》则是佛教般若经典中的经典,是将5000多字的《金刚经》浓缩成200多字的经典,也可以说是佛经的心脏,故称《心经》。学佛是从“有”到“无”,由“色”到“空”的过程,大彻大悟后最终将归到般若智慧上去,也就是空宗。但是完全觉悟后,就没有有宗和空宗的区别了,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经和佛法也一样,本身都是我们“悟”和“觉”的工具,如果你都“悟”了,还守着这些佛经干什么,就像坐电梯,你都上到二楼了,心里还在惦记着电梯,那你坐电梯是为什么,是为坐电梯而坐电梯,还是为了上楼而坐电梯。同样,坐船是为了过河,而不是为了坐船而坐船。佛法就像是电梯和船,是工具和方法,故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第二十一颂中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心经》建议背会
《金刚经》如果读的不太懂,建议读一读宣化上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这本书真的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浅显易懂,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我是看了好几个《金刚经》 释义的书,个人觉得这本最合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怀瑾老师曾说过,世上最难得事莫过于学佛,“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真真切切是如此,关键还是坚持,佛法其实是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智慧,就像哲学一样,好像离我们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很多人很难坚持下去。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我们要“觉”,要从“迷”到“觉”,不懂道理就是“迷”,悟了以后懂了道理就是“觉”,其实我们生活中分分秒秒都在觉,有时候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就是觉,只是我们不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是无上正等正觉,完全的圆满的觉悟,永远没有迷的时候,这就是差距。
其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也说过,“一日三省吾身”。为什么一天要自我反省三次呢,其实就是觉后还会迷,迷了再觉,反反复复,人的一生都在“迷”和“觉”中徘徊。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只是听了五祖弘忍大师念了一句《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彻大悟的人,世间恐怕只有他一人而已,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既没有慧能大师的善根,也没有他的慧根,还没有他的福德,所以我们是不可能顿悟,然后就大彻大悟的,因此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一日三省吾身”吧。
另外,学佛最重要的是“受持”,道理懂了固然好,可是从来不去实践,那就是“口头禅”,光说不练,没有意义,还不如那些不学佛,但是每天却按照佛法来实践来生活的人,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受持而已。
不管学佛教也好,学基督教也好,学伊斯兰教也好,学道教也好,学儒教也好,学所谓的世俗的哲学也好,或者其它各种宗教和学说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什么了?
我个人认为,是为了“活的明白”,人生短短几十载,韶华易逝,光阴难续,不要说有是什么前世今生和来世,只为此生此世活的明白,便无有遗憾了。

既然佛教的空宗这么好,还要学有宗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经典是讲有宗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所在,因为每个人的善根、慧根和福德不同,所以每个人理解佛法的方式也不同,故释迦牟尼佛通过“八万四千法门”来向众生说法,希望不同根基的众生都能够大彻大悟,最终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就像是从上海到北京,每个人去的方式都不同,有的人坐飞机,有的人坐火车,有的人坐汽车……,因为每个人的经济条件和喜好不同,所以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到北京。固然坐飞机又快又好,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坐得起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坐的,演员葛优是从来不坐飞机的。
就像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你非要她读《心经》,读《金刚经》,可是她不识字,也理解不了,那还不如她每天只念“阿弥陀佛”好呢,有倒是心诚则灵。
所以,释迦牟尼佛通过有宗和空宗两种派别,给予众生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共修佛法,同证菩提!

有位庙里的住持说的好,到庙里来的人,烧香的烧香,磕头的磕头,拜佛的拜佛,打坐的打坐,修禅的修禅,得道的得道,开悟的开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法无高下,诸法平等,每个人都不要说别人的修行没有自己的修行好,看不起天天念“阿弥陀佛”的人,但凡有此念的人,佛法学的再高深(本质上根本没懂佛法),也是白学了,呵呵!

共同修持(读诵受持),同证菩提!呵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呵呵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其中有些话不太正确,所以秉持怀疑精神,参考参考便罢)

玄奘所取佛经
阿含部一部

(1)124《缘起经》1卷,龙朔元年(661)

般若部二部

(2)220《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00卷,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

(3)25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华严部一部

(4)289《显无边佛土功德经》l卷,永徽五年(654)

宝积部二部

(5)310(十二)《菩萨藏会)\《大菩萨藏经》20卷,贞观十九年(645)

(6)367《赞净土佛摄受经》(即《阿弥陀经》l卷,永徽元年(650)三译

涅梁部一部

(7)390《佛临涅染记法住经》1卷,永徽三年(652)

大集部一部

(8)4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10卷,永徽二年(651)

经集部十四部

(9)436《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1卷,永徽二年(651)

(10)450《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卷,永徽元年(650)三译

(11)476《说无垢称经》6卷,永徽元年(650)七译

(12)515《如来示教胜军工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13)592《天请问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14)648《寂照神变三摩地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15)676《解深密经》5卷,贞观二十一年(6村)再译。

(16)680《佛说佛地经》l卷,贞观十九年(645)

(17)689《甚稀有经》l卷,贞观二十三年(649)三译

(18)691《最无比经》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再译

(19)714《缘起圣道经》1卷,贞观二十二年(648)六译

(20)717《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2卷,永傲元年(650)再译

(21)765《本事经》7卷,永徽元年(650)

(22)840《称赞大乘功德经》l卷,永徽五年(654)

密教部九部

(23)918《诸佛心陀罗尼经》1卷,永徽元年(650)

(24)1034《咒五首》

(25)1071《十一面神见心经》1卷,显庆元年(656)

(26)1094《不空国索神咒心经》1卷

(27)1162《持世陀罗尼经》1卷

(28)1360《六门陀罗尼经》1卷

(29)1363《胜幢臂印陀罗尼经》1卷,水做五年(654)

(30)1365《八名普密陀罗尼经》1卷,永徽五年(654)

(31)1396《拔济苦难陀罗尼经》1卷,永徽五年(654)

律部二部

(32)1499《菩萨戒揭磨文》弥勒说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33)1501《菩萨戒本》弥勒说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释经论部一部

(34)1530《佛地经论》亲光菩萨等造,7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毗昙部十三部

(35)1536《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舍利子说,20卷,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

(36)1537《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大目乾连造,12卷,显庆四年(659)

(37)1539《阿毗达磨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16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38)1540《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世友造,3卷,龙朔三年(663)

(39)1542《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龙造,18卷,显庆五年(660)

(40)1544《阿毗达磨发智论》过多衍尼子造,20卷,显庆二年至五年(657-660)

(41)1545《阿毗达摩大毗举沙论》五百罗汉等造,Zto卷,显庆元年至四年(656—659)

(42)1554《入阿毗达磨论》塞建陀罗造,2卷,显庆三年(658)

(43)1555《五事毗婆沙论》法救造,2卷,龙朔三年(663)

(44)1558《阿毗达磨俱舍论》世素造,30卷,永徽二年(651)

(45)1560《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领》世亲造,1卷,永徽二年(651)

(46)1562《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众贤造,80卷,永做四年至五年(653—654)

(47)1563《阿毗达磨藏显宗论论》众贤造40卷

中观部三部

(48)1570《广百论》1卷,永徽元年(650)

(49)1571《大乘广百论释论》圣天本,护法释,10卷,永徽元年(650)

(50)1578《大乘掌珍论》清辨造,2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瑜伽部十九部

(51)1579《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100卷,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645-648)

(52)《瑜伽师地论释》1卷,最胜子等造,永徽六年(655)

(53)1585《成唯识论》护法等造,10卷,显庆四年(659)

(54)1586《唯识三十颂》世亲造,1卷,贞观二十二年(648)

(55)1590《唯识二十论》世亲造,1卷,龙朔元年(661)

(56)1594《摄大乘论本》无著造,3卷,贞观二十二年(648)

(57)1597《摄大乘论释》世亲造,10卷,贞观二十二年(648)

(58)1598《摄大乘论释》无性造,10卷,贞观二十二年(648)

(59)1600《辩中边论》世素造,3卷,龙朔元年(661)

(60)1601《辩中边论颂》弥勒菩萨造,l卷,龙朔元年(661)

(61)1602《显扬圣教论》无著造,l卷,贞观十九年(645)

(62)1603《显扬圣教论颂》无著造,l卷,贞观十九年(645)

(63)1605《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造,7卷,永徽三年(652)

(64)1606《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操,16卷,贞观二十年(646)

(65)1609《大乘成业论》世亲造,1卷,永徽二年(651)

(66)1612《大乘五蕴论》世素造,1卷,贞观二十一年(647)

(67)1614《大乘百法明门论》世素造,1卷,贞观二十二年(648)

(68)1615《王法正理论》弥勒造,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69)1624《观所缘缘论》陈那造,1卷,显庆二年(657)

论集部二部

(70)1628《因明正理门论本》大域尤造,贞观二十三年(649)

(71)1630《因明入正理论》商揭罗主造,1卷,贞观二十一年(647)

史传部三部

(72)2030《大阿罗汉难提多罗所说住法记》l卷,

(73)2031《异部宗轮论》世友造,1卷,龙朔二年(662)

(74)2087《大唐西域记》12卷,贞观二十年(646)

事汇部一部

(75)2138《胜宗十句义》慧日造,1卷,贞观二十三年(649)

以上共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四十六卷,成书之年,系按梁任公之《佛典之翻译》;然其中《大阿罗汉难提多罗所说住法记》梁任公为永徽九年,唐高宗李治于永徽六年(655)即改元显庆,明显有误,待考。

佛教经典书籍,简称佛经。
那就多了,《阿含经》《杂阿含经》《涅槃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大般涅盘经》《四十二章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法句经》……

您好师兄
佛教经典书籍,简称佛经。
《阿含经》《杂阿含经》《涅槃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大般涅盘经》《四十二章经》

可以先读《地藏菩萨本愿经》 ,经文很好懂,也有助于消业。
还有《心经》,流传很广,经文很短,是大乘佛典精华中的精华。


15352404561教师必读的十本书有哪几本?
鱼典高答:没有充分基于学情的课堂是缺乏效率的,而本书作者陈静静老师的思考也为教师们指明了方向,要充分思考有核心、有难度、有挑战的问题,从“心”也从“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让老师与学生一起沉浸在深度学习的课堂里。6、《读书成就名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生活...

15352404561教师必读的十本书有哪些?
鱼典高答:教师必读的十本书:《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大师的教书生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给教师的建议》、《学会生存》、《教学机智》、《刘良华教育讲演录》、《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1、《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推荐理由:如果要选择一本...

15352404561世界三大教育著作推荐
鱼典高答: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15352404561教育类的书籍适合教师读的书籍
鱼典高答:2一生必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1、《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家族的生活历史,浓缩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整本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平凡的社会底层的人物,历经的磨难终究还是没能改变自身的命运。2、《活着》作者:余华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变成贫农之后,在那个只想活下去的...

15352404561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鱼典高答:1、孔子:《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2、卢梭:《爱弥尔》《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

15352404561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鱼典高答:1、《论语》:这本书的作者是春秋战国时的孔子,主要讲述的是教学之道。2、《爱弥尔》:这是一本十分知名的教育学著作,于1762年由法国的思想家雅克·卢梭创作。3、《民本主义与教育》:这是由来自于美国的哲学家约翰·杜威在1916年创作的,也是教育改革理论中的经典之作。4、《给教师的建议》:这是...

15352404561家长必读的教育书籍推荐
鱼典高答:家长需要看的教育书籍有以下几类:早教类、亲子教育类、中国畅销教育书类和欧美经典类。早教类《早教革命》、《卡尔威特的教育》、《杜曼早教》亲子教育类《天才是教出来的》、《自信是教出来的》、《教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谁改变了孩子的思维》中国畅销教育书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好妈妈...

15352404561教师必看的30本书籍
鱼典高答:这是一本能让我从大学开始几十年不断阅读而且常读常新、绝无仅有的书。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父,《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身上都流淌着儒家也是《论语》文化的精神血液。 一部《论语》内容极为丰富,但我以为,其核心内容是君子之道,它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的生命哲学的大书。 2. 寻找...

15352404561教育类经典书籍有哪些
鱼典高答:教育类经典书籍推荐一:《学校会伤人》[美]柯尔斯滕•奥尔森著,孙玫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上榜理由: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艺,但学校也正伤害着我们。这里说的是一种隐藏很深、持续性强的伤害,它是结构性伤害的结果,是我们用以组织和评价学习的方式中所固有的。它的伤害范围非常...

15352404561教师必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鱼典高答:阅读,从选择一本好书开始。教师也是需要不断阅读一些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书籍吗?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教师必读的经典书籍,欢迎参阅!教师必读的经典书籍 1.《教育方法学》佐藤学 著 于莉莉 译 继《静悄悄的革命》,再掀阅读风暴,国际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倾尽智慧、竭尽全力的...


(编辑:习话悦)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