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楼梦第六回概括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4
红楼梦第六回梗概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
恰好这时贾蓉奉父命来风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让刘姥姥尽情领略了风姐的威严和气派,以至于刘姥姥有点语无伦次,事后遭到周瑞家的埋怨。在与刘姥姥交谈时,凤姐也说到家事的难处,但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刘姥姥终于如愿以偿,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扩展资料:
主要内容是: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一日,王熙凤的远亲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到贾府拉关系,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在《红楼梦》第六回中,曹雪芹通过荣府兴衰的见证人、绝代悲剧的报幕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与这个家族的弄权者凤姐的“会面”场面。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交错进行,以及映衬对比的手法,精选了一连串典型传神的细节,并通过含蓄蕴藉的对话描写,从而突出了王熙凤、刘姥姥等人的个性特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与内蕴。
而这些多样化且成功的艺术手法,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也是其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标志。正因为具有了这许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型范例,使得《红楼梦》成为世界古今艺苑中的精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秦可卿死,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装病不理事,贾珍只好请王熙凤来主持丧事。王熙凤为了显示自己才干,定时点卯,分派任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处罚了故意搞乱给凤姐下马威的一个。众人听从安排,比较成功的办理了秦可卿的丧事,展示了王熙凤的才干本领。
正五日凤姐理事,有一个迎亲送客的没有到。传他来后,惶恐非常。凤姐不为所动,处理完了事情,狠狠命人打了二十板子。并且革了他一月银米。并且发话在出现此事要加倍处罚,众人战战兢兢不敢违抗。

扩展资料:
《红楼梦》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楼梦》

1、概括: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

恰好这时贾蓉奉父命来风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让刘姥姥尽情领略了风姐的威严和气派,以至于刘姥姥有点语无伦次,事后遭到周瑞家的埋怨。

在与刘姥姥交谈时,凤姐也说到家事的难处,但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刘姥姥终于如愿以偿,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2、赏析

《红楼梦》第六回在全书章节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亚里斯多德把悲剧结构划分为“ 头” 、“ 身” 、“ 尾”三个部分。

如果说《红楼梦》的前五回可以看作是这部伟大悲剧的“ 头” , 第六回即是从“ 头” 到“ 身”必须经过的“颈部” 。

这一回写“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汤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前者约四百多字,是“ 神游太虚境” 的余波。

后者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场面,正是作者通过刘姥姥的耳闻目睹与独特感受,尤其是与荣府里事实上的“管家人”凤姐的“会面”。

形象地折射了这个所谓“诗礼簪缨之族”的奢靡腐化,鲜明地刻画了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并深化了作品主题,加强了其艺术魅力。这才是第六回书的主体。

曹雪芹在第五回之后,选取“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的事件, 展开了正面描写,这在全书艺术结构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多方面的作用,体现了曹雪芹这位天才作家艺术构思的匠心独运。

在本回中,曹雪芹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技巧,成功地叙写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与王熙凤等人“会面”的场面,从而突现了王熙凤、刘姥姥等人物的个性特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

深化了作品 的题旨内蕴,这些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成功运用,是曹雪芹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标志。



概括:鲁智深看见一所败落寺院,名为瓦罐寺。鲁智深赶去后只见几个老和尚坐地,得知是崔道成、丘小乙这两个如强盗般把众僧赶走了。鲁智深便与他们打斗,因饥饿打不过只好逃走,然后在赤松林遇见了史进,吃饱后又去打丘小乙、崔道成,最终杀死了他们。鲁智深看见老和尚已经自杀便放火把瓦罐寺烧了,和史进辞别后去了东京大相国寺。方丈让他管理菜园,那里时常有二三十个泼皮偷菜,他们见新看园人来了便想戏弄他。却不知鲁智深精通功夫,反被鲁智深打败,鲁智深不计较他们的过错他们方才走了。

拓展资料: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林冲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艺术价值:作为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水浒传》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另一篇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自《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2年),汉族,本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第六回回目标题: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在寺院上了假扮道士和尚的丘小乙和崔道成的当,丘小乙和崔道成假扮和尚道士,实际上却捣毁寺院,养女吃酒。

鲁智深因为饥饿和劳累被二贼击败,逃跑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吃饱后二人再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后来鲁智深投靠大相国寺,管理菜园,哪知道,菜园周围有众多泼皮,常来偷盗蔬菜,得知鲁智深来管理菜园,便围攻要给他来个下马威,结果却被打败,众泼皮落败逃走。


扩展资料:

《水浒传》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

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在寺院上了假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二次复回,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力服波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
高衙内思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
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概括如下:

上回宝玉梦遗,袭人发现,私下掩面探问,宝玉遂将仙子密授云雨之事说与袭人。又不忍袭人妩媚娇俏,强拉温存一番。自此两人比别人不同。

芥豆小民狗儿,祖上与王家连宗,如今没落,贫居远村,冬货无办。遣岳母刘姥姥携小儿板儿,入城盼亲,以求资补。

经王夫人陪访周瑞家的引荐,得见真主凤姐。凤姐先着人于王夫人处打探刘姥姥出处,后告穷一番,再派刘姥姥二十两银子,打发其回家。刘姥姥感恩戴德,喜不自禁。


拓展资料: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者尚有争议 )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主要内容
沃季匡答:秦可卿死,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装病不理事,贾珍只好请王熙凤来主持丧事。王熙凤为了显示自己才干,定时点卯,分派任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处罚了故意搞乱给凤姐下马威的一个。众人听从安排,比较成功的办理了秦可卿的丧事,展示了王熙凤的才干本领。正五日凤姐理事,有一个迎亲送客的没有到。传他来后,...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概括
沃季匡答:红楼梦第六回概括内容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

19622292302《红楼梦》第6-20回故事梗概,每篇200字!
沃季匡答:●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概括内容是什么?
沃季匡答:红楼梦第六回概括内容是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梗概 红楼梦第六回主要内容
沃季匡答:1、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2、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宝玉把梦中云雨之事相告并与袭人偷试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一日,王熙凤的远亲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到贾府拉关系,时值风光的王熙凤还算慷慨地接济了刘姥姥,于此种下善因。

19622292302红楼梦6-10回简介
沃季匡答: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先理一理刘姥姥与贾家的来历:刘姥姥女婿姓王,小名狗儿,祖上曾在京作小官,与王夫人之父连宗,此事只有“王夫人与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知有此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狗儿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已故。狗儿的父亲也只有狗儿一个儿子,因家业萧条,搬回原乡住,新近病故...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概括
沃季匡答:【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贾蓉说借...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概括
沃季匡答:概括如下:上回宝玉梦遗,袭人发现,私下掩面探问,宝玉遂将仙子密授云雨之事说与袭人。又不忍袭人妩媚娇俏,强拉温存一番。自此两人比别人不同。芥豆小民狗儿,祖上与王家连宗,如今没落,贫居远村,冬货无办。遣岳母刘姥姥携小儿板儿,入城盼亲,以求资补。经王夫人陪访周瑞家的引荐,得见真主...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概括
沃季匡答:【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

19622292302红楼梦第六回简介
沃季匡答: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红楼梦》第6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6回是一大关目,撮其紧要,原因有三:一则此回为全书谶语式表现手法的集中反映;二则此回写有...


(编辑:通玉于)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