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约柜 圆桌骑士 示巴女王 伊里亚特 分别出自那些经典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伊里亚特体现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伊利亚特》体现了以英勇善战,为集体建功立业为荣的人生观,和以为了集体利益和集体的荣誉甘愿英勇献身的价值观。这种人生价值观在当代依然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伊利亚特》主要内容是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体现了对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的歌颂。
  《伊利亚特》的头一句是“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希腊联军大将阿喀琉斯性烈如火,他有两次愤怒的表现。史诗写道,战争已经打了九年零十个月,还是胜负难测,这时希腊联军因瘟疫发生内讧。瘟疫是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归还一个女俘所引起的,因为这个女俘是太阳神阿波罗祭司的女儿,阿波罗的祭司请求阿伽门农归还他的女儿受到拒绝,就祈求阿波罗惩罚希腊联军。这场瘟疫蔓延下去就会使希腊联军不可收拾,因此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把这个女俘归还,免得瘟疫继续蔓延。阿伽门农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归还了这个女俘,却不公正地夺走了原来分配给阿喀琉斯的另一个女俘,作为他自己损失的补偿,阿喀琉斯在愤怒之下拒绝参战。

  在西方文学史上,希腊史诗《伊利亚特》是现存最早的精品之一,其历史背景是旷时十年、规模宏伟、给交战双方造成重大创伤的特洛伊战争。本书即描述了这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可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希腊美女海伦。
  海伦是斯巴达国王的女儿,几乎全希腊的王子都想娶她为妻,求婚者接踵而来而内讧争斗,令海伦的父亲老国王不知所措,于是他要大家发誓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他们将永不拿起武器攻击海伦的丈夫,并且在他要求援助时会全力帮助。所有求婚者应允后,海伦就选择了墨涅拉俄斯——希腊众王的领袖阿伽门侬的弟弟。后来老国王去世了,她的丈夫就成了斯巴达国王。然而,幸福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了斯巴达,他对海伦一见钟情,就唆使海伦离开丈夫,跟他同赴特洛伊,于是海伦为了爱情抛弃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带着许多财宝和帕里斯私奔了。
  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得知这一切后怒火万丈,就去找他的哥哥阿伽门侬求助,阿伽门依建议召集当年起誓的英雄一起进攻特洛伊,夺回海伦,墨涅拉俄斯接受了劝告。于是,希腊各地的王者和首领们聚集在一起组成联军,由联军统帅阿伽门侬率领进兵特洛伊。希腊联军登岸特洛伊,兵临城下,但一连九年无法攻破特洛伊城堡。
  本书的故事就是从第十年开始的:阿伽门侬和联军中最好的战将阿基里斯发生争执,阿基里斯便罢兵不战,使得特洛伊营地并放火焚烧希腊人的海船。赫克托尔杀死阿基里斯的好友普特洛克勒斯后,阿基里斯重返战场,逼回特洛伊军队,斩杀赫克托尔。其后,阿基里斯也战死疆场。最后希腊人设下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堡。
  故事里,天神们也参与了凡人的争斗,众神分作两派,一派支持希腊人,以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核心;另一派帮助特洛伊人,以太阳神阿波罗和爱神阿芙罗狄蒂为核心。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描述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它展示了战争的暴烈,和平的可贵;抒发了胜利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描述了英雄的业绩,征战的艰难。故事最动人心弦的就是暴烈的战争中英雄风起云涌,无论成败,战争中英雄们可歌可泣的英勇表现令人难以忘怀……

法柜(Ark Of Covenant),又叫约柜。
约柜一个用木头造的柜子,里面放着刻了十诫的两块石头板子、一根摩西的哥哥亚伦曾经用过的发芽的手杖、一个用金子作成的罐子,里面装着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期所吃的吗哪。在柜子的上面有两尊用黄金打造的天使——基路伯,这两尊天使面对面的用翅膀围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代表上帝所在的地方。约柜放在哪里,那个地方就代表有神的同在。约柜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就是 神同在的象征。 圣经记载,只有祭司可以靠近约柜、一般人因为犯罪、不能靠近约柜、若是靠近、马上死掉、上帝为了给世人作见证、失踪多年的约柜从地底下挖到、公诸于世了! 失落的约柜是圣经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对于信徒们来说,约柜里装有上帝亲手书写的“十诫”,隐藏着上帝与人类的终极链接。《圣经》里也多处记载了它的巨大威力:诸如夷平高山,摧毁军队,灭绝城市等等。然而,3000年前的某一天,约柜从所罗门圣殿里神秘地消失了,从此成为考古史最大的悬疑。
根据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记载,约柜在罗马帝国毁灭耶路撒冷时,连同圣殿一同被毁。不过,亦有传说指有人把约柜偷运出耶路撒冷,据说现存放于埃塞俄比亚。
圆桌骑士是中世纪传说中亚瑟王的朝廷中最高等的那些骑士,因他们聚会的桌子是个圆桌而得名
,圆桌骑士可从《亚瑟王之死》《亚瑟王传奇》看到介绍,这些比较历史,还有小说《骑士幻想夜》,《零纪年》。
希巴女王,又称示巴女王,是《圣经·旧约》中略用文字提及的人物,在传说中,她是一位阿拉伯半岛的女王,在与所罗门王见面后,慕其英明及刚毅,与所罗门王有过一场甜蜜的恋情,并孕有一子。传说中的希巴女王有两种形象,一是惊艳绝伦,一是丑陋无比。希巴女王首见于《圣经•旧约》的“列王记”。 《旧约全书·列王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前10世纪中期,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十分兴盛,特别是他花了20年时间建造的金碧辉煌的耶和华圣殿和王宫,更是使他驰名遐迩。 有一个异国君主希巴女王,闻悉所罗门的声名后,对他十分仰慕,于是就在庞大护从队的陪同下,用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耶路撒冷,拜会所罗门。她故意提出一些难题让所罗门解答,以试探他是否像盛传的那样智慧无穷。谁知所罗门聪明绝顶,有问必答。 希巴女王见所罗门有大智慧,又看到他所建造的华丽宫室、席上的珍肴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等情况,诧异得神不安舍,向所罗门献上厚礼。所罗门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异国女君主给以盛情款待,在她回国时还馈赠了许多珍贵的礼物。 在非基督教信仰的世界里,希巴女王的形象是基本上被丑化了的。犹太教的传奇故事,把希巴女王描绘成有着毛茸茸双脚的恶魔形象,并把她比喻为古代亚述和巴比伦神话中诱人堕落的淫妇。而在伊斯兰教的传说中,希巴女王受到了更大的贬斥,她被称为“比尔基斯”,意为妖怪,说她所行之事对人类来说意味着灾难。 不过,在许多国家较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中,希巴女王还是更多地被描绘成天生丽质、聪颖不凡的动人形象。并传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见到她的时候,就为其美丽的外貌和端庄的仪表所倾倒,两位互相爱慕的君主还结成了金玉良缘。 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说,虽然所罗门对希巴女王一见钟情,却无奈女王对他无意。后来,所罗门设计引诱,才逼迫女王成婚的。他们在婚后生下一子名叫曼尼里克,以后随希巴女王而去。曼尼里克长大后到耶路撒冷拜谒父亲,并被封为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代皇帝。 希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至今还是一个谜。但长期的考察和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希巴古国确实存在。《圣经》中提到的希巴王国位于濒临红海的阿拉伯半岛西面,在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它是公元前10世纪兴盛一时的文明古国之一,希巴王国由于紧靠红海,同与红海相接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苏丹等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商业一度十分发达。希巴古国盛产香料、宝石和黄金,这使它在产品交换中处于十分优越和有利的地位。 据考证希巴王国的首都就是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东部城市马里卜,现在这个城市还是沿用着古代名称。公元前1世纪希腊史学家奥多勒斯曾形容马里卜是一个用宝石、象牙和黄金做艺术品装点起来的城市。这种描写也许有些过分,但马里卜故去的华美、繁荣从中也可窥见一斑了。 过去传说马里卜建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蓄水坝。水坝都用大石块铺砌,石块之间密接无缝,显示了希巴人民高超的建筑和工艺水平。这座水坝维持供水达12个世纪之久,公元543年,因年久失修而塌陷。 人们还在马里卜郊外沙丘上发现了一处设计奇巧的建筑物废墟,考古学家们证实它是公元前4世纪所建的“月神庙”。当地人把它称为“比基尔斯后宫”,而比基尔斯是他们对希巴女王的称呼。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伊里亚特(Ι∧ΙΑ∑,Ilias,Iliad, 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 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 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编辑:幸周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