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该如何理解杜甫《蜀相》?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杜甫的《蜀相》最后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尾两句,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 诸葛亮
2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3 夏洛克,

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想到诸葛武侯再想想自己,更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顿时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写完祠堂景色,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为国操劳的一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就已设定了天下三分之势,如此远见,足见其军事才华。出山之后,他尽心辅佐刘备,匡扶刘禅,身为老臣,呕心沥血,至死方休。这两句诗是对诸葛亮人生的高度概括,写出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旷世才华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之心

李白也曾写《读诸葛武侯传》纪念诸葛亮,诗歌末两句为“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诗中用鱼水比喻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又以“风云四海生”写诸葛亮出山后改变天下大势,从此三国鼎立,风云四起。杜甫与李白的这两句诗都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功劳与能力,但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显然还表现了诸葛亮的赤诚之心。他不辞辛苦,夜以继日,使得诸葛亮的形象更具人格魅力。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也被称为史诗。由于自己身在乱世时期,国家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而他自己却也无报国无门,因此常感闷闷不乐,只好借诸葛武侯吾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虽然他已经老了,但他还是想精忠报国,能够有所抱负。

应该是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我们确实能够理解杜甫的心情,他觉得诸葛亮真的很悲剧。

可能杜甫觉得自己就是诸葛亮这样的人吧,有一些怀才不遇啊。


183618132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思
毛居龚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出处】《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

18361813228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
毛居龚答: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意思翻译及诗文赏析《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

183618132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全诗是什么?题目是什么?_百度...
毛居龚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蜀相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翻译: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

183618132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原文是什么
毛居龚答: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翻译: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

18361813228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上一句是什么
毛居龚答: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上一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翻译: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

18361813228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于哪首?
毛居龚答:1、出自:《蜀相》【作者】杜甫 【朝代】唐 2、全文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白话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

183618132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谁的诗
毛居龚答: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诗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壮志未酬”应是后人感叹所修改的,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

18361813228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句是
毛居龚答: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释义是可惜出师伐魏还未成功而您就病死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感慨,不免泪湿衣襟涕!出处:出自唐代诗圣杜甫的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

183618132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盛唐杜甫《蜀相》全文翻译赏析)_百度...
毛居龚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蜀相》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

18361813228...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意思_百度知 ...
毛居龚答:意思: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成功而病亡军中,常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诗的后四句是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


(编辑:蓟生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