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法在我心中”的名言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法在我心中,名人名言。有什么?

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出自《韩非子·饰邪》。常:经常,固定。译为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就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治就不会灭亡。
2、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反映了任何人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 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 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

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译为: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5、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告诉人们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

一、遵守法律,是谓正义;正直者的良心赞成正义,谴责非正义。
出自:〔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介绍: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赞其为“荷兰的奇迹”。
二、公民能服从国家的法令,他才被认为值得享受国家的权益。
出自:〔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介绍: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犹太人,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
三、只有在社会状态下,善与恶皆为公共的契约所决定,每一个人皆受法律的约束,必须服从政府。
出自:〔荷〕斯宾诺莎《伦理学》

四、在一个法制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是什么呢?那就是“严正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出自:〔英〕边沁《政府片论》
介绍: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公元1748年2月15日—公元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五、如果有很多双眼睛在敏锐地监视的话,大家就会为维护和平而遵守法律。
出自:〔英〕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介绍:杰腊德·温斯坦莱(约1609—1652)是十七世纪英国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杰出思想家。

1、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春秋)管仲

白话释义:执行法律政令的人,官吏百姓的规矩法律。

作者: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2、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 (清末)沈家本

白话释义:执法的人,天下的程序,万世的楷模。

作者: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别号寄簃,清末官吏、法学家。新法家代表人物。浙江吴兴(今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人。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

3、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战国末期) 商鞅

白话释义:执法的人,宪文命令写在官府,刑罚必须在人民心中,赏赐守法的人,而惩罚那些不在乎法律违背命令的人。

作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4、要使事物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5、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德国) 马克思

作者: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1、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 管仲

2、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 沈家本

3、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 商鞅

4、要使事物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

5、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 马克思

6、立法者创制的是规范,法律科学表述的却是规则,前者是规定性的,后者是叙述性的。
---- 凯尔森

7、法就是公意的宣告。 ---- 卢梭

8、法是善良正义之术。 --塞尔苏斯




法律政令者是名规矩,什么也管中


18874857869法在我心中,名人名言。有什么?
姜亮桦答: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出自《韩非子·饰邪》。常:经常,固定。译为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就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治就不会灭亡。2、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反映了任何人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不以规矩...

18874857869法在我心中的名人名言,谁有???
姜亮桦答: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沈家本 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中。当这种最高的理性,在人类的理智中稳固地确定和充分地发展了的时候,就是法。--西塞罗 法就是公意的宣告。 --卢梭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

18874857869关于法在我心的短句子
姜亮桦答:饼香全靠有乏麻,园香全靠有红花;丰收全靠勤劳动,幸福全靠法当家。 有章有节文不乱,有词有谱才成歌;依法治国党决定,江山稳固民欢乐。 打狗就要棒槌敲,打蛇就要金竹条;哪个犯罪触刑律,要你有翅也难逃。 天罗地网密又牢,刑法好比斩妖刀;你若以身来试法,不断头来也断腰。 落雨因为天起云,水流因为地不...

18874857869法在我心中手抄报 [一年级法在我心中手抄报设计]
姜亮桦答:一年级法在我心中手抄报的内容:法制名言 1)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2)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3)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8874857869法在我心中句子60字
姜亮桦答:打狗就要棒槌敲,打蛇就要金竹条;哪个犯罪触刑律,要你有翅也难逃。天罗地网密又牢,刑法好比斩妖刀;你若以身来试法,不断头来也断腰。落雨因为天起云,水流因为地不平;人心不足蛇吞象,盗窃犯罪法无情。短命不过路边卒,又挨割来又挨烧;拐卖妇女犯国法,莫要拿头去碰刀。老虎屁股莫要摸,...

18874857869法的名言有哪些
姜亮桦答:1、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韩非子·有度》2、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司马迁《史记·秦本纪》3、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刘安《淮南子》4、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5、圣人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18874857869急需征文,征文题目是《法在我心中》,必须要围绕着(让我们与法同行)这个...
姜亮桦答:法,在我心中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勉自己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然历经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是啊,“小恶不制,必然发展”,看看社会中那些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一个小洞是很不起眼...

18874857869与法治有关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姜亮桦答:1、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3、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4、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5、用道德的示范...

18874857869法制在我心中作文300字加名言
姜亮桦答: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不需要做这些大事,我们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

18874857869要一篇关于法律的征文,400字左右(最好不要超过600字)要是关于小小律师中...
姜亮桦答:“法”应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目无法纪必将导致行为的偏差。有些人之所以蜕化变质,是因为他们心中无法,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将法玩弄于股掌之间,所以才会堕落到无底的深渊。法在我心中,法在你心中,法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将“法”根植于内心,让“法”在我们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让心中的法...


(编辑:唐萧杭)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