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屈原的精神?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屈原故事是悲惨的,但“屈原精神”永远是伟大的。二十一世纪初,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重要时期。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屈原精神”无疑是一面不朽的旗帜。高擎“屈原精神”这面旗帜,就可以向崇洋媚外者开火,向随波逐流者开火,向同流合污者开火,焕发爱国报国的热忱,焕发刚正不阿的正气,焕发求索创新的壮志。
只要中国人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步调一致,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扩展资料:
屈原精神:
屈原精神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为热爱大中国的爱国主义和同情最下层人民的民本思想,以及大无畏的批判精神。鲜明的荣辱观是屈原文化的核心。
屈原爱憎分明。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憎恨误国误民的昏君和奸臣。他正道直行,为朝廷竭忠尽智,结果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年,是从奴隶主所有制转变到地主所有制、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代。春秋战国是我国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屈原生活在由儒到法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反映了儒、法两家思想的演变。
他的政治理想“德政”,吸收了一些法制观念,形成为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广大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某些要求的思想。屈原作为一个诗人,从同情人民关心人民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的阶级矛盾,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反动,为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而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1:百度百科—屈原文化


屈原的精神:

1、爱国的精神

屈原举贤荐能,主张富国强兵,虽被流放,亦不忘忧国忧民,直至国家被侵略,仍然不愿舍弃自己的祖国,投江而亡,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这种爱国情怀,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2、高洁的精神

屈原20多岁就官居左徒,谓位高权重,若想过着富贵荣华的土豪生活并非难事。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荒淫无道的贵族统治集团和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屈原未选择同流合污,而是始终保持高洁品格。

廉洁一词最早出自屈原作品,屈原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又是用生命践行廉政的实践者,堪称中国廉政文化鼻祖。

扩展资料 

当前,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党员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

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奉献给党、奉献给国家。因此,在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纪念屈原,仰望屈原,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邓子庆:以“屈原精神”砥砺品格锤炼党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山西日报:仰望屈原



屈原的精神:

1、爱国精神

“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将自己的宏伟抱负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起远大的“美政理想”。更为可贵的是,屈原忠于理想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为理想而奋斗,更是在屡遭挫折和打击后仍对“美政理想”孜孜追求,即便被疏远、放逐,“虽九死其犹未侮”。

2、始终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

屈原20多岁就官居左徒,谓位高权重,若想过着富贵荣华的土豪生活并非难事。然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荒淫无道的贵族统治集团和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屈原未选择同流合污,而是始终保持高洁品格,“宁廉洁正直以自清“。

“廉洁”一词最早出自屈原作品,屈原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又是用生命践行廉政的实践者,堪称中国廉政文化“鼻祖”。

扩展资料:

对屈原的评价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屈原失败了。屈原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屈原成功了。

屈原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屈原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屈原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屈原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

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 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邓子庆:以“屈原精神”砥砺品格锤炼党性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然其主昏庸,竟至赍恨灭性(性命)。”(见《载敬堂集》) 二千三百多年后的诗人陈志岁,对此无比感叹,其《屈原》诗曰:“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侫分。才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历史剧《屈原》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以屈原为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对“屈原精神”的界定大都停留在“爱国主义”,未免失之大而空。其实,“屈原精神”的内涵非常丰盈,以我观之,其核心当是追求真善美的“香草美人情结”。屈原求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向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爱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人性完美境界的不渝求索,构成了屈原身上赖以光照千秋的人性之光。对这座精神宝藏的开发不力,不能不说是“屈原教育”的缺陷。

现在不少人“物质丰富,精神贫乏”,重构“屈原精神”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市场社会”的冲击,一些人失去了信仰,看不到通向“精神家园”的路在何方。心灵的黑洞,急需理想之光、人性之光的照耀。寻找心灵伊甸园,请自“屈原精神”始!

屈原精神耀日月

屡遭陷害 壮志未酬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威震诸候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闪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忧国忧民 爱国爱民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君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14759199847原始儒家的精神是什么?
贡卷弦答: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3.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的社会。4.儒家精神是一种“...

14759199847"青藏高原"的五个特别精神是什么?
贡卷弦答:青藏高原的五个特别精神是:吃苦精神,战斗精神,忍耐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弘扬五个特别高原精神 一、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增强艰苦奋斗的意识: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环境恶劣,全系统58个县级以上机构,有36个所在地海拔超过3000米,尤其是南部地区存在缺氧、缺水电、缺暖等困难,工作和生活...

14759199847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经典原句是什么?
贡卷弦答: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经典原句是:1、古老的中国式人性,最打动人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则“温顺”。2、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

14759199847老是感觉疲劳,没有精神。怎么回事?
贡卷弦答:乏力没精神许多原因,有些是没有歇息好,经常熬夜,长期性饿肚子,营养不良,削瘦!有些是病症导致的,如肝炎,糖尿病,甲亢,肺结核,低钾,心脏病,肠功能紊乱这些漫性活动性肝炎,建议去医院检查下!依据人体出现人体疲劳乏力,没有精神的主要表现状况,考虑到是神经衰弱,气血两虚,脾虚等要素造成的...

14759199847时常身体疲劳乏力、没精神怎么办?
贡卷弦答:乏力没精神许多原因,有些是没有歇息好,经常熬夜,长期性饿肚子,营养不良,削瘦!有些是病症导致的,如肝炎,糖尿病,甲亢,肺结核,低钾,心脏病,肠功能紊乱这些漫性活动性肝炎,建议去医院检查下!依据人体出现人体疲劳乏力,没有精神的主要表现状况,考虑到是神经衰弱,气血两虚,脾虚等要素造成的...

14759199847赋得古原草送别我要学习小草什么的精神?
贡卷弦答:坚韧不拔的精神。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诗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释义: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14759199847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体现了原始先民怎样的精神?
贡卷弦答:这种公益精神是为其后的夸父族人逐日不至渴死。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比喻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去做的一种大无畏精神。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记得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

14759199847精神分裂症是怎么引起的?
贡卷弦答:精神分裂症无论从生物学或是方法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传统医学模式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因为,自从发现致病微生物后,人们习惯把各种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单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单一病因...

14759199847精神调养的原则有哪些?
贡卷弦答:精神的异常变化能够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主张调身先调心、护形先守神。精神调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精神内守 使人的思想保持在一种少思、少欲、淡泊宁静状态的养生方法。调神贵在一个“静”字。恬淡虚无,在传统的精神调养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但中医学的调神与...

14759199847牡丹原是有精神,出哪首诗
贡卷弦答:李方膺自题紫藤图 藤若长虹千丈来,青云叠嶂紫云堆。看他不肯铺平地,要向山头顶上开。烂写名花富贵身,牡丹原自有精神。莫将艳色欺兰草,香是人间万古春。


(编辑:郝瑗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