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如何面对欲望是如同枯草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佛教说的欲望是什么是要抗拒欲望吗变成枯草吗

佛教说的欲望是指攀缘心,大概来说是贪嗔痴慢疑。同样一件事情,有这五个方面和没有这五个方面是不一样的,没有的话也心胸广宽,光明磊落,洒脱自然,没有烦恼没有束缚。相反,则会生出坑蒙拐骗偷,杀盗淫妄等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出生。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但是不是善恶不分的痴行,是要用生命本性的智慧行,虽然说大智若愚,但是大智慧肯定是和愚痴不同的,不能混淆。不是说顺其自然就听天由命了,所以说学佛是要下工夫的,要明白生命本性的智慧才可以,不是说没有欲望,无所求就成了木头人了。

佛家以“不净观”来消除对异性的贪恋。
佛法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我们的这个身体,外面有一层皮,把这层皮剥开,就会发现里面没有什么值得迷恋的,里面全都是臭烘烘的、带着血腥味。
人身上的九孔常流不净物,眼睛要长眼屎,鼻子要流鼻涕,耳朵里有耳屎等等。所以佛法和我们讲,要如实观察,这个身体就是一个臭皮囊,是不干净的,没有那么可爱。
学过解剖的医生会知道,肚子划开后是什么的状况。人的这具躯体是很短暂的,一般也就几十年,保养得再好,也不过百十来年,没有必要紧抓住这个色身放不下。
佛法要我们观身不净,修不净观,就是告诉我们观身体,观一具死尸开始死了的时候,脸慢慢变青涨大,青淤肿胀,然后整个脸的颜色变成了紫色,慢慢脸皮破了,里面就流出脏糊糊的东西,整个身体开始腐烂,慢慢地化成脓,里面全是蛆,慢慢只剩一层皮,最后是一滩淤泥。
这样的一个东西的确没有什么可贪恋的,无论美与丑,百年后大家都殊途同归,都会变成这个模样,所以我们要有这个观念,要知道这个身体都是不长久的,都是要坏掉的,不干净的,没有什么值得可爱和贪恋的。
唐朝的政治家狄仁杰,他去赶考时,路过一客栈,她去投宿,老板说没有房间了,只有一间从来没人敢住的,那个房间里曾有一个吊死鬼,是个女鬼,冤魂不散,狄仁杰说:“我怕什么鬼”,坚持住了进去。
半夜,这个女鬼果真来了,披头散发,狄仁杰想:我跟你没冤没仇,你找我也没用,就站了起来,一拍桌子讲:“你这个样子不算可怕、不算恶,你再变一个样子,比现在恶一千倍、一万倍再来找我,你这点本事只算是小本事”,结果,那个鬼还真的走了。
后来狄仁杰就写了一首诗:“世间美色常如春,我不淫妇妇淫人,若将美色视亡妇,遍体蛆虫臭难闻。”

扩展资料:
不净观,是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之一。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消除对异性的贪恋,是对治贪欲的关键方法。
《清净道论》中指出,尸体和生人的身体都是不净的,但生人的身体被其外部的装饰所遮蔽,所以常人并不习惯认识到它的不净相。
除人体多处组织和器官储存涕、汗、尿、便等解剖常识外,以现科学技术水平,还确认人体体表和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也符合佛教典籍的认识。
参考资料:凤凰网—人身为何是“臭皮囊”?详解“不净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净观

佛教坚决反对非夫妻的行为,但并不反对正常的夫妻关系。

与中国圣人类似,佛教对于夫妻房事,提倡节制。节制欲望,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人生幸福。对于其他欲望,财、色、名、食、睡,在家居士不可能禁止,也应该是节制。

对于佛教中的出家人而言,戒律要求完全禁止霪欲。这是因为,出家人是专业修行,而霪欲属于最粗重的烦恼之一,如果不能完全戒除霪欲,禅定就难以成就,更不用说超越轮回了。其他财、色、名、食、睡,如果是出家人,面对欲望如同枯草也算了不起的境界。

从佛法的义理上讲,欲望,也是自性产生的空花,如果念念觉悟,欲望也是梵行。以下是《圆觉经》的一段经文,说明此意: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这要到一定境界。用心智克服。就是外道能到“横陈时,味如嚼蜡”。能生欲界五天。


15222471622佛教说的欲望是什么是要抗拒欲望吗变成枯草吗
吕之郭答: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但是不是善恶不分的痴行,是要用生命本性的智慧行,虽然说大智若愚,但是大智慧肯定是和愚痴不同的,不能混淆。不是说顺其自然就听天由命了,所以说学佛是要下工夫的,要明白生命本性的智慧才可以,不是说没有欲望,无所求就成了木头人了。

15222471622怎样对待欲望
吕之郭答:平衡和适度: 理解欲望的合理范围,避免过度追求和贪婪。适度地追求欲望,避免过度影响其他重要的生活方面。价值观和目标: 将自己的欲望与自己的价值观和长期目标对比。这有助于判断哪些欲望值得追求,哪些可能需要调整。自我控制: 学会控制和管理那些可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欲望。适时地制约冲动,避...

15222471622没欲是啥
吕之郭答:欲望不能压制,也无法断除,如同杂草,纵然拿大石压住,日久它仍然会钻出来。《道德经》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道教从来不主张绝欲,而是要人清心寡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望并不是克制,而是引导,将...

15222471622如何应对欲望
吕之郭答:面对诱惑,需要保持坚定的心志,多些淡泊的沉静。如果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晋代陆机《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之水,热不息恶木荫。讲的就是在欲望面前的一中淡定和沉静。对普通人来说,欲望一方面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原动力,成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箴言,另...

15222471622如何控制欲望?
吕之郭答:六欲”。人的“六欲”是本能的欲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人生有欲,是为了生,但凡事都有一个度,“欲”也不例外。“欲”超过了度,就会成为生命的负累,会使人堕落,会使人丧失天性,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因此,人在面对种种欲望的诱惑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步骤或方法:1.欲不逾矩,...

15222471622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
吕之郭答:二、平衡心态 古人真的很有智慧,他们早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叫做知足常乐,在这里不是一句消极的话,而是教给我们一个对抗自己欲望的方法,欲望使人贪婪,总觉得拥有的不够多,当拥有了之后还想要更多,调整自己的心态,看清楚人生的边界,不要一味的为了追逐而忽略了身边的好风景。三、过犹不及 我从来...

15222471622怎样对待欲望
吕之郭答:至少南杰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于欲望,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么? 面对欲望、面对纯粹的物质享受,会出现三种程度,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啊。 第一类人,也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了。当我们遭遇欲望的时候,面对那么多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等等东西的时候,就会心神动荡,不知所措了。

15222471622怎么正确对待欲望
吕之郭答:3、欲望的调控(如何对待欲望)在心理结构中,欲望以情感为主,渗透认识(理智)和意志;因此欲望可以通过理智和意志加以调控。欲壑难填,烦恼无限。为了调控欲望,人们提出四种主张。一是纵欲论,认为人生苦短,应该抓紧时间尽情享乐,放纵地去满足各种欲望。但个人的无度纵欲势必会损害他人利益,况且,欲望...

15222471622当欲望来临时,你会怎么对待?
吕之郭答:三、学会控制欲望。欲望每一个人都有,但是我们要学会的去控制自己的欲望,正所谓欲壑难填,欲望的深渊第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做到,将所有的欲望都满足。学会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去控制自己的欲望,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去享受劳动所得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自我激励,...

15222471622怎么克服欲望?
吕之郭答:怎么克服欲望,给自已文化物质精神上的满足,多求得爱好与兴趣的事做,多观赏 娱乐 ,充实生理上空虚,让心情舒服,然而热乎去做所兴趣爱好的事,便从中淡化杂念,无睱别有用情,诠释欲望的自身不拨心理阴影。 克制欲望,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论题。基督教中的“十诫”,佛教中的戒律,无不在劝谏人们克制欲望。这些劝谏都十分...


(编辑:石胞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