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梁启超和梁思成是什么关系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梁启超与梁思成有关系吗?

  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男,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生于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清光绪举人。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999.htm?fr=aladdin#4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126.htm

梁启超和梁思成是父子关系,梁启超是梁思成的父亲。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

1915年,梁思成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

扩展资料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又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随康有为亦步亦趋,无论办报或教学,都注意并且用力阐述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和变法理论。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前期创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前期发表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的批判,并且大呼“史学革命”。

梁启超又撰写了一系列论著,构建其资产阶级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如《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集中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观及其突出贡献,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接连发表震动一时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抨击封建史学,倡导“史学革命”,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史学功用、历史哲学、治史态度和方法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史学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百度百科-梁启超



  父亲和长子的关系
  父亲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思想家、史学家,学者。
  梁启超于光绪十五年(1889)举于乡,后师事康有为。1895年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活动,倡言变法维新,时人并称“康梁”。1896年在上海主办《时务报》,先后发表《变法通议》、《古议院考》、《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重要文章,系统地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7年主讲湖南时务学堂,提倡民权、平等、大同之说,发挥“保国、保种、保教”之义。1898年被光绪皇帝召见,奉旨以六品衔办译书局事。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史学》等论著,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自由、平等、爱国、利民、勇于进取等思想,对当时中国年轻一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他又和蔡锷组成反袁“护国军”。此后成为依附北洋军阀的政客,曾把国民协进会、共和建设讨论会合并组成了民主党,把民主党和共和党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又组织了宪法研究会,出任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1918年,欧战结束,出国游历,192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导师,组织共学社、讲学社,创办《解放与改革》杂志,提倡唯心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晚年在清华研究院讲学。
  梁启超早年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因此,“变”是天下古今之“公理”。他说,当今是“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国家的治法是非变不可的,“变亦变,不变亦变”。他的这种议论,为变法维新提出了重要理论根据,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梁启超把进化文化教育应用于历史研究领域,形成了他的新史学理论,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他明确地批判了中国古代从孟子以来的“治乱相嬗”的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进化并非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指出:“吾中国所以数千年无良史者,以其于进化之现象之未明也”。梁启超的进化史观,在当时曾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不过,他的历史观中还夹杂着《公羊》“三世说”的万分,并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化发展的,是少数英雄人物,“舍英雄几无历史”。到了晚年,他又否定了自己早年提出的进化史观,转而去拥护“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
  梁启超思想还受传统儒学“陆王心学”特别是王阳明学说的影响。在他看来,只有“心”才是实有的,他说:“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纪,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
  (《自由书·惟心》)又说“人世间一切之境界,无非人心所自造” (《新民说·论尚武》),“思想者,事实之母”
  (《国家尽可能变迁异同论》)。这显然是王阳明“心外无事”、“心外无物”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还相信佛教所谓的“三界惟心之真理”。
  梁启超学识渊博,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方。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具特色。他著述甚丰,自1902年起,凡七次结集刊行。目前通行的是他去世后三年(1932)中华书局印行的《饮冰室合集》,共有一百四十八卷。

  长子梁思成:
  是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人之一梁启超的长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传统建筑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任职,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全国解放以后,他参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还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共同设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10日,新政协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刊登了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当时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国徽征稿结束时,共收到900多件设计图案,但都未被选中,政协筹委会决定把设计国徽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梁思成夫妇认真分析了征集来的国徽资料,首先明确了国徽和商标的区别,认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应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政权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要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自豪感。经过几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国徽图案终于诞生了。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却在终评的前一天双双病倒了,只得让秘书去参加评选工作。
  评选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周恩来总理也参加了这次国徽评选会,他和评委们一起仔细审视了中央美院和梁思成夫妇领导的清华大学小组设计的两枚国徽图案,并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赞成采用梁思成夫妇设计的图案,但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要求一两天内画好正式图纸,送政协全体会议审查。
  梁思成夫妇根据周总理和国徽评选委员会的意见,组织清华国徽小组用两天时间重新绘制了大幅国徽图案,并在图版下方写了国徽图案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直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段伟大的革命历程。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上,在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鼓掌通过了梁思成夫妇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
  1972年1月9日逝世。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学人。

梁启超精心培育了9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出了三位院士,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两人都在1948年当选为院士。

梁思成,建筑学者,林徽因的丈夫。早年受父亲影响,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两父子,启超为父,思成为子,徽因为媳

梁启超和梁思成是父子关系,梁启超是梁思成的父亲。


17254864390梁启超和梁思成是什么关系?
宗强宽答:父子!!!

17254864390梁启超和梁思成是什么关系?
宗强宽答:梁启超是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的子女不是成了大师就是专家。

17254864390梁启超和梁思是什么关系
宗强宽答:梁启超和梁思成是父子关系,梁思成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建筑大师,她的妻子林徽因就是徐志摩的至爱!

17254864390梁启超和梁思成有关系吗
宗强宽答: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126.htm ...

17254864390我想了解我们国伟大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生平和他的下一代有什么人谢谢...
宗强宽答: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建筑,建筑师的任务和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等。他善于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所见到的建筑,研究与建筑师有关系的一切事物,启发学生对建筑事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感情。 梁思成在古建筑...

17254864390求梁启超九个子女的介绍
宗强宽答: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

17254864390梁启超和林徽因的关系
宗强宽答: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是梁启超的儿媳,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是好友,两人互相欣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早在林长民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两人就有意结为儿女亲家,在双方父亲的安排下,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小就认识了,不过由于年龄太小,他们并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梁思成喜爱音乐,当管弦乐队队...

17254864390林徽因的后代现状如何,林徽因的女儿和后母怄气十年,为何孙子孙女不姓梁...
宗强宽答: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与父亲断了关系,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姓梁梁思成和林洙结婚之后没有生育儿女,梁家的唯一血脉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所生的儿子梁从诫,但是梁从诫一直反对父亲娶林洙,并且在父亲执意娶林洙的时候,父子俩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最后干脆离开这个家与父亲没有联系。后来梁从诫与北大校长的女儿结婚,生...

17254864390林徽因和梁启超是什么关系?
宗强宽答:林徽因是梁启超的儿媳,林徽因被评为中国近代十大才女之一,其丈夫梁思成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奠基人。

17254864390梁诚与梁启超是什么关系
宗强宽答: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梁诚促成了美国把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建立了留美预备学堂,号称清华之父,梁启超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


(编辑:羿健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