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是应该三思而后行,还是应该行后三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人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凡事必须先考虑周全,再做出决定。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经验之谈。也总听见老一辈人说事要三思,免无后患。这就充分说明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

所谓三思即事前认真仔细考虑,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最稳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不盲从不跟风,稳扎稳打,力争做到不后悔不遗憾。

三思而后行,绝不是遇事畏首畏尾,踌躇不前。也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味地徘徊犹豫,优柔寡断。如若那样,终将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行后三思则是复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亮点,发现不足。

以前经常提倡三思而后行,其实行后三思也很重要,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复盘,才能进步。

先有思想,后有行动,因为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这样的人不愁赚不了钱。而没有思考,所谓的财富梦想就仿佛是空中楼阁。

凡事三思而行,多思考自己的目标和经验,你才可能抓住机遇,釆取行动,做到思行合一,这样才能事有所成。

每年都会有几百万人去创业求富,可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成为了真正的富人。那些半路退出来的人会说:"竞争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秒。”竞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激烈的,之所以被淘汰,原因就是缺乏对目标的思考和改变。

"三思而后行"是国人历来提倡的一种做事原则。富人三思而后行,穷人三思而不行。三思而后行这句简单的话蕴含着几干年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富人往往能将″思"与"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而穷人往往只是停步于三思,甚至在"三思"之后大步倒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谓的智者,就是能充分发挥自己智力进行思考的人。他们对每一件都前思后想,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我们常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其关键即在于智能。

凡事都要三思而行走捷径,裁弯取直更便捷。只要想好以后再去做,结局可以趋于更完美。

这种能够三思而后行的人,比较理解、从容、坦然。在做事之前,首先考虑到利害关系,影响大小,产生的后果如何,都考虑的一应俱全。这样,让利益趋于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把事情做到,做到位,成功几率高。这是一般有正常思维,合理规划,合理安排,怀揣“磨刀不误砍柴工”想法的人,所应有的逻辑。

而行后三思的人,性子比较急,比较冒进,急躁,顾头不顾尾,不考虑结果,到最后往往容易失败。这种做法不可取,建议最好三思而行。

看到问题下方的理解之后感觉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有所偏差!

三思而后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想好了,再去行动”,它确实有形容做事谨慎小心,避免少走弯路避免犯错的意思。而拖延症是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他们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它和拖延症是两码事儿;至于会不会因为“三思而后行”形成“拖延症”的习惯,这个看人!一个小时能做好的事情这个人做了四五个小时,那这个人就是有拖延症;做什么事情之前先琢磨琢磨,做好决定再去行动,这叫“三思而后行”

再来说“行而后三思”,做完事儿之后不断的去反思。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下次做同样的事情之时,你会有更好的方法。

理论上来讲,“三思而后行”和“行而后三思”两种做事态度互不影响;想好了再去做,做完之后反思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强大!

我觉得这不能一概而论,得非分人,分事,分情况。

第一,分人,看性格。

有些人性格沉稳,他遇事就三思而后行。有些人性格急躁,他遇事就容易行后三思。

第二,分事,看轻重缓急。

如果是紧事急事,那客观上就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要思也就大概思一下,到不了三思那么多,然后就开始行。反之,平事缓事,时间充裕,可以三思而后行。

另外,有些大事要谨慎小心,不可行而后思,因为鲁莽行事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小事则可以先做了再说,反正也不影响什么。

第三,分情况,看评价机制。

有些事,重在思考,用思考来评价好坏。那就可以把思的过程延长一些,三思五思都行,因为它重在展示思的过程,行只是可有可无的结果。

有些事,又重在行动,用行动评价优劣。那就要尽量少思,多展示行动力,而不是一味地反复琢磨。

但无论怎么说,行与思有时顺序很重要,有时顺序又不重要。

有行无思,会失之鲁莽,有思无行,又耽于幻想。

让人欣慰的是,不管行在先还是在后,思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价值的思,可以改善和提升行的品质。

而行,也可以为多元化的思提供事实基础。

做事应"三思而后行",这句成语源自孔子。孔子在鲁国执政,能让他佩服的人只有季文子。他对弟子们说:“鲁国执政的人中只有季文子处事不冲动,三思而后行。”

历史 上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三国演义》中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屯兵赤壁,平定江南只在弹指一挥间。但是周瑜利用蒋干,假借醉酒梦话说曹操的水军统领蔡瑁、张允是自己的内应。曹操没有认真分析思考,就相信了蒋干传来的假情报,立刻诛杀了蔡瑁、张允,导致自己失去了不可或缺的水军将领。不经过思考就贸然表态和做事的人,在机关中会被人视为不成熟、不可靠。

古人说:“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苏格拉底说:“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成熟的人要做到:读书有厚度,视野有广度,思考有深度。一时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你可以做到:不懂时,不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

在工作中会经常会遇到表态的事情,当你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什么也不要说;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什么也不要做。非要你表态的,就用外交辞令搪塞,一定要充分想好了再说。不要反感领导们常说的“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原则意见”等一类留有余地的话,任何情况下话不能说满。

没有准备好就不要乱表态,急不择言的根源,并不是没有思考的时间,而是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去认真思考。

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这句话是出自于《论语·公冶长》。

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

因为人生没有如果,

只有后果和结果!

还有,

自人类以来,

都是大脑来指挥行动的,

而非行动来指挥大脑!

于是,

又有古人云: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

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思想决定每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想事后后悔,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还是行后三思取决于事情的重要性。

重要的事情,必须三思而后行

如果是涉及到你的重要的事情,必须要三思而后行。在你能承受的结果范围内,做出决策。否则决策一旦有偏差,你又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那严重的话会把你的人生彻底毁了。比如,你要投资一个项目,在决定投资前,必须的动作就是可行性考察,反复论证。如果你不做这样的三思,而冒然草率投资,一旦哪个点不是你想象到的,出现损失,你说怎么办。比如你要找对象,又怎么能不三思而后行,对方的人品你总要了解吧,三观是不是合拍总要有所根据吧,尤其是在迈入婚姻门槛的时候,三思而后行是不是很重要呢。

三思而后行除了可以让你避免一些损失外,还可以让你形成一个好的做事习惯。凡事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过程的管控,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凡是大事,皆需计划和步骤。凌乱的状态永远不会是成大事的特质。只会把好事办坏。

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行后三思

如果是生活中没那么重要的日常,这样的事完全可以行后三思。即便是有差错,也不会酿成大祸,稍加补救就好。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果断及时,不会错过机会。想到什么立马行动。也体现很好的行动力,执行力。等事后,再做一个行动总结,很好,很效率。

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其实都是小事。每天每日面对的基本都是日常。所以,其实不必太过三思甚至是八思十思。除了有没必要之感,也的确浪费时间和精力。比如,我们去菜市场买个菜,凭感觉就可以了,想吃什么随手来一点。任何生活中的日常都基本是这个状态,最多不过,买完了觉得不好,下次不买就可以了。

是三思而后行还是行后三思,其实是一个与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的问题。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特点,其实任何刻意都不足以回避生活中的遭遇。你的个性就是你对待这个问题的最好态度,因为那是长期形成的。适当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不同的事情决策机制是不一致的,得加上限定条件。举几个例子:

1、上班赶公交,远远看到你要的那班车,你是想清楚,判断清楚能赶上再跑,还是先跑起来再说?基本上这类就是先做了再说,因为有很多突发状况是你通过思考得不到的,比如这站上车人本来就多,等你跑到站,前面还有人还没上车呢;而且你跑动时,司机可能看到了,好心等你一等,你就能赶上车了,所以这是一个机会,先行动起来。

2、向心爱的女生表白/向上司争取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这种就得想清楚再做了,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准备充分度决定了最终的结果,而且一旦第一次失败,后面再做难度比第一次更高了。这时就得先思考清楚再开展你的行动。

3、同时面对多个任务,这时是思考一个计划,决定优先级,安排时间,or先行动?一般情况下,捡起一个相对简单的先做起来,人就会进入状态,这时再思考或做起来的都会容易多了,这时候先行动成为一种催化剂。

所以,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但问这个问题,说明人生经历还待积累,等处理事情多了,也见多了自己和他人采用不同策略处理事情的结果,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模式,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先想,什么时候应该先动了。


13272889466三思而后行与三行而后思
盛垂刷答:所以,这种情况下,“三行而后思”胜于“三思而后行”。可以概括的说,大部分技能的学习,都要行在先,思在后。我还想到一件事。2018年,我和几个朋友同时开始了心理咨询师学习。那会儿大家都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案例模拟和个人成长。到了2019年,我和其中两个朋友已经开始在线下开始咨询师的工作...

13272889466你到底该三思而行后行,还是三行而后思?
盛垂刷答:先行动再思考,可以提升你的行动力。然而,如果你行动力很强,而不喜欢深入思考的话,那么行动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避免方向性错误,导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有人说:能同时在脑子里同时运行两个相反观点的人都是高手。怎么样,你是高手吗?欢迎有不同意见和我交流互动,欢迎评论。

13272889466本人急需辩论论据我是正方"三思而后行”反方观点是“行而后三思”
盛垂刷答:1.我们一定要考虑周全,就像《曹刿论战》,曹刿因为做到了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民,战时等待战机,思考用正确的战略战术,鲁国才以弱胜强,打败齐国 2.难道做个事后诸葛亮就可以弥补已经犯下的过失吗?

13272889466“三思后行”不如“三行后思”
盛垂刷答:行动科学理论认为“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唐纳德.舍恩“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隐形的”,所以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这个思路中需要明确的几个关键点:  &#...

13272889466做什么事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吗?
盛垂刷答:这个是当然的啦,我们如果做事情不三思然后行的话,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错误,如果我们也没有办法挽回的话,也就意味着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仔细考虑,否则造成的后果不一定是我们能承受的。我们人为什么长脑子就是因为我们人需要思考,我们和低等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13272889466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
盛垂刷答:“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所阐述的智慧就是“任何事情都要多加思虑,才可以去做”。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事情的时候都是火急火燎,不懂三思,那一定会因为自己的急躁冒进给自己招致的问题。但是我们对待任何的问题和智慧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其中的内涵,如果我们只是单...

13272889466三思而后行
盛垂刷答: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仔细周全的考虑问题。它代表的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细微谨慎,是一种站立在仔细辨别、周密思考后的理性的成熟。这种成熟使人在思考中获益匪浅,在深思熟虑中避免了因盲目产生的损失。可能有人认为太过于谨小慎微,会适得其反,但是如果你做事不...

13272889466孔子曰:三思而后行是不是可取?
盛垂刷答:你好,一般是的具有实用性 三思 形容需要多多考虑(后果),要想清楚。三思 广思、深思、反思。祝你开心快乐,事事顺利有人经常说:“三思而后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所以,从古至今,有不少志士名人教育后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可以说,“三思而后行”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一条成功的做人...

13272889466孔子认为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这样不好是为什么呢?
盛垂刷答:虽然三思而后行是为了能够让我们更正确的做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这样的理论,只有让我们快速做抉择,在一些事情上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我们。任何事情本身都有两面性,任何事情也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判断。三思而后行,不利于事情进展其实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按照我们的第一直觉来进行事情...

13272889466为什么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盛垂刷答:《左传·襄公十一年》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做什么事情,或者是打算去做什么事情,三思而后行就是最佳选择。青少年,正处于不断学习的阶段,则更需要学会三思而后行,也只有这样,才会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也让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减少遗憾。古时候...


(编辑:花宗岩)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