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勤学好问的名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好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⑩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

2.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3.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12.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6.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2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2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5、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向胃浩答:■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 ■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向胃浩答:1、不积跬步,无甚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诩。——《警世通言》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礼记·学记》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6、温...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四句名言
向胃浩答:1、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这些也是: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4、善问者,如攻坚木,...

17639218964好学好问的名言警句有那些?
向胃浩答:1、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3、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5、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名言
向胃浩答:勤学好问的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解释: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善学者不必须成功,但是成功者皆善学者。——司马光解释:善于学习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763921896470句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向胃浩答:勤学好问名言大全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7...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名言佳句50句(精选100句)
向胃浩答:1、• 三思而后行。2、• 学不可以已。3、• 志当存高远。4、• 不教一日闲过。5、• 天才出于勤奋。6、• 知识就是力量。7、• 人不学便老而衰。8、• 人皆可以为尧舜。9、• 奋斗是万物之父。10、• 学则智,不学则...

17639218964关于勤学好问的名句有哪些
向胃浩答:关于勤学好问的名句如下: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4、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7639218964勤学好问的励志名言
向胃浩答: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候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下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 3、君子之学必好问...

17639218964鼓励大家勤学好问的名言
向胃浩答:1、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煌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 解释:3、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刘开 解释: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解释: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编辑:干才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