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寒食的诗意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寒食》的诗意是?

《寒食》的诗意是用白描手法写实,既写了长安的白昼风光,又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原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白话文释义: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此诗的开头一句“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诗意: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寒食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寒食的词句还有:
1、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唐·韩翭《寒食夜有寄》。
此写寒食节之夜月暗云淡、微雨袭帘、杏花飘香之景。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春天的长安,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寒食节御苑的柳枝在东风的吹动下摇曳生姿。
3、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诗句描写节气与花信的关系。“一百五日”对“二十四番”,数量词对数量词;“寒食雨”对“花信风”,是节候相对。二句相对成文,文字工整,音律和谐,故成为人们乐道的名句。
4、 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此写寒食节时春雨绵绵、落花满地的情景。
5、 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宋·毛滂《蝶恋花》。
泥新,燕子衔新泥筑巢。此写寒食节时燕子忙筑巢、春雨湿红杏的情景,颇富诗情画意,读之让人陶醉。
6、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唐·王维《寒食·上作》。
此写落花飘飞静无声,众鸟啼鸣春山中,杨柳青青望如烟,依依行人渡河去的情景。此二句正常语序应是“落花寂寂山鸟啼,杨柳青青人渡水”,之所以文字上有上述之倒置,是为了符合诗律的要求。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赏析]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 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得得的马蹄,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诗中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谕之情.无怪乎吴乔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围炉诗话》)据孟棨《本事诗》,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此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诗意: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寒食的词句还有:

1、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唐·韩翭《寒食夜有寄》。

此写寒食节之夜月暗云淡、微雨袭帘、杏花飘香之景。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春天的长安,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寒食节御苑的柳枝在东风的吹动下摇曳生姿。

3、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诗句描写节气与花信的关系。“一百五日”对“二十四番”,数量词对数量词;“寒食雨”对“花信风”,是节候相对。二句相对成文,文字工整,音律和谐,故成为人们乐道的名句。

4、 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此写寒食节时春雨绵绵、落花满地的情景。

5、 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宋·毛滂《蝶恋花》。

泥新,燕子衔新泥筑巢。此写寒食节时燕子忙筑巢、春雨湿红杏的情景,颇富诗情画意,读之让人陶醉。

6、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唐·王维《寒食·上作》。

此写落花飘飞静无声,众鸟啼鸣春山中,杨柳青青望如烟,依依行人渡河去的情景。此二句正常语序应是“落花寂寂山鸟啼,杨柳青青人渡水”,之所以文字上有上述之倒置,是为了符合诗律的要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7116777268食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的意思:食的本义有动、名两用,作动词指进食,吃,作名词义是食物,主要指饭食、粮食。相关诗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 其一》2、一食驻玄发。——[唐]李白《杂诗》3、再食留红颜。——[唐]李白《杂诗》4、食闷飞不起。——[唐]李白《战城南》5、琼杯绮食青玉案。——[唐]...

17116777268《送东阳马生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的“食”是什么意思啊,还有...
吕例纪答:日再食(sì)寓逆旅:住在旅店。

17116777268食的意思
吕例纪答:一、食的意思:1、吃。2、吃的东西。3、俸禄。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二、读音:shí 三、组词:甜食、绝食、节食、膳食、食管、挑食、食言、流食、食欲、肉食。

17116777268文言实词“食”有哪些意思?急死了
吕例纪答: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sì)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

17116777268黔敖为食中的食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食物 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 檀弓下》)译文: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

17116777268食字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 字从人,从良(粮谐音)。“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食字旁部首是什么意思 食部首:饣 [拼音][yì,shí,sì][释义][shí]1.吃:~肉。~欲。2.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俸禄:“...

17116777268文言文食之,甚美 中的 食 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译文】从前有个...

17116777268诺,期而返食的食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shí 吃:~肉。~欲。“期返而食”不是对话,而是写文章的人的叙述。因为很多文章均没有选录这句话。意思就是“约定好回来就吃饭。”===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17116777268食不果腹还是裹腹?
吕例纪答: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食不果腹的近义词。饥肠辘辘是食不果腹的近义词,饥肠辘辘意思是肚子饿得咕咕作响,主要形容十分饥饿。饥肠辘辘出自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意思是饿的就像车轮的声音,空洞没有劲;饥饿的感觉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了。

17116777268“食以草具”的“食”是什么意思
吕例纪答:食的意思是:给---吃


(编辑:艾浦狐)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