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清玄散文集摘抄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30则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实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所展现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沉水香 林清玄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
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
最特别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
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
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
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为佛
法的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木质的芬芳,像沉定的
心情,谦虚如同在水底一样.
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
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
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点评:
这是一篇,如文章题目一样,有着内敛却飘逸着从远古书斋中才散发着的幽香的文字.

淡淡,轻轻,在不经意间,缕缕香气拂面而来,便沉静在其中,不能自拔.

寻香而凝视,才若从峰峦叠嶂,从浓云迷雾中,发现着了让心灵为之一振的深谷幽兰.淡雅而清新的容貌,谦和而温润的身姿,风中飘渺着的馨香,由不得让人放下一切的尘俗杂念,生活锱铢,而随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种境界,已距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不是我们有意远离,而是时事环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这样的轨迹,不得已而已.
《立刻完成的灵药》
—— 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性子很急,对任何事情都不愿意等待。由于他的位高权重,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达成愿望。
有一天,王后生了一个女儿,整日整夜的啼哭,使国王感到心烦。他看着因哭泣而脸皱成一团的公主,心里想着:“如果我的公主能立刻长大就好了,我就可以看见她亭亭玉立美丽的样子。”
虽然在理智上他知道没有人能立刻长大,但是在情感上却非常着急,一想到要看到美丽的女儿还要经过那么漫长的时间,他更是急得难以安寝。
国王心里想:“以我的权势和财富,加上国中人才济济,难道真的找不到使公主立刻长大的方法吗?如果连这样的方法都找不到,我做国王有什么意思?养一群大臣又有何用呢?”
他一想到,就立刻下令,召集所有的大臣到宫里来,当众宣布:“各位都是国中处理大事的智者,我很希望各位帮我想一个方法,让初生的公主立刻长大,不知道哪一位可以想出方法?”
大臣们面面相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好据实以告:“大王!我们虽然处理过许多国家大事,却从来没有听过能使婴儿立刻长大的方法呀!”
国王听了非常生气:“都是一群饭桶,以我们全国的力量,难道找不到一个使孩子立刻长大的方法吗?你们连使小孩长大的小小方法都不知道,还能处理什么重大的国事呢?限你们今天晚上就给我想出一个让婴儿立刻长大的方法,否则不准走出皇宫一步。”
大臣们个个吓得面色如土、噤若寒蝉,一句话也不敢说。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站出来说:“大王!在我国有一位最高明的医生,说不定他有立刻长大的灵药。”
国王立刻派人火速把名医请来,问名医说:“你是我国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不知你有没有使公主立刻长大的灵药?”
“大王!这......”名医陷入了沉思。
国王着急地说:“只要你能使公主立刻长大,有任何困难,你尽管说!”
“大王!使公主立刻长大并没有什么困难。我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这样的灵药,只要给公主服用,立刻就会长大,只是往返费时,要走很久的时间才会抵达。”名医平和的说。
国王一听,眼睛发亮,急切地问:“那么,要走多久的时间呢?”
名医说:“至少要十二年的时间,而且那种灵药要新鲜的时候吃才有效,所以我一定要带公主前往,摘下来立刻给公主服用,公主就会立刻长大了。”
国王欣喜若狂:”太好了!太好了!只要能让公主立刻长大,就算采灵药需要走十二年的时间也值得的。”
名医于是把公主带走了。
从此,国王每天都在担心,不知道十二年后公主有没有吃到遥远东方的那种灵药。有一天正在担心时,忽然听到禀报:公主和名医回来了。
当名医走进来的时候,身边跟着青春美丽、亭亭玉立的公主,国王看了欢喜不已:公主真的吃到立刻长大的灵药了。
他立刻召集群臣,公开宣布:“这果然是我国第一名医,既知道灵药在哪,又千里迢迢带公主去吃灵药、公主确实是立刻长大了。名医真是名不虚传!”
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像国王一样,希望这个世界有一种万灵丹,让我们选择人生里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曾经梦想,吃了一颗万灵丹,一睡醒来,已经度过了烦人的升学与考试,从最好的大学毕业。
也曾经梦想,不必经过长途的追寻、饱受情爱的挫折,吃了一颗万灵丹,张开眼睛,已经有了这个世界上最相知相契的伴侣。
更曾经梦想,远离一切成长的痛苦、远离一切努力的奋斗、远离一切悲伤的眼泪,当我服了那立刻完成的灵药,人生已经美满,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灵药,于是,在短暂的梦想之后,我依然坐地孤灯下读书写作。在情感的追寻中,我默默承受被抛弃与背叛的痛苦。在生命成长的过程里、我也常常流下悲伤的眼泪。
经过编织美梦的少年时代,我逐渐知悉了生命并没有结局,每一个结局只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罢了,美好的过程可能带来惨痛的结局,痛苦的过程也可能带来幸福的结局。当然,过程平顺而结局圆满,是最理想的,但一时圆满不代表永远美满,只是走向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的人生不是问答题,有时问不在答里,有时答不在问里;有的问题没有答案,有的答案远在问题之外。
我们的情感不是是非题,没有绝对的是非,因为每一个情感都是不相同、不能类比的;每一段情感都是对错交缠的,在失败的情感中,没有赢家。
可叹的是,这些对过程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生更深密的思维,都是到饱经挫折的中年才慢慢理清的。
在我生命最困苦的时刻,也曾寻找过万灵丹,向天求告:“请给我一贴灵药吧!”我曾乞灵于宗教,探寻生命的终极安顿之方;也曾炼丹于文艺,追求情爱的平息烦恼之法。
经过了差不多十年,我才发现“灵药并不在远方”,也就是正视每一个眼前的生活历程、努力的活在当下,对这一阶段的人生与情感用心珍惜。
由于对眼前、对当下的珍惜用心,才能不怨恨过去,不怀忱未来。才能在每一个过程当中努力承担,以最大的心意来生活。
在人生的历程,我不着急,我不急着看见每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慢慢慢慢的长大。
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
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
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愉之法。
那是因为我深深的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欣然有这样的如“沉水香”一样的人,说着“沉水香”一样的话,送达了“沉水香”一样的心之物语,让我们,哪怕是一瞬感受到了“沉水香”一样的纯净世界,足矣. 收起

因为儿时的不懂事、贪玩。
  外加上自己本来身体就不好,患有
  血友病,一旦摔伤碰伤流血是
  很难止住的,导致现在腿脚不方便

  分别心
  我们凡夫对世间万象总会生起分别的执着,对现前的事物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等种种的差别观感,这种取舍分别的心正是障碍佛道修行的妄想情执,这种心也称为“执着心”、“涉境心”。
  依照《摄大乘论》的说法,凡夫所起的分别,是由迷妄所产生的,与真如的理不相契合,如果要得到“真如的心”,就必须舍离凡夫的分别智,依无分别智才行。菩萨在初地入见道的时候,缘一切法的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的对立,才可能获得平等的无分别智,所以才说:“大道无难,唯嫌拣择。”
  “分别心”的对待是“平常心”,平常心不是没有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的智觉,而是以心为主体,不被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所转动、所污染。
  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马祖道一和南泉普愿禅师的话——“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

  清净之莲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也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在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串的车流,却感觉到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者终站呢?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尔在静寂的夜里,听到邻人饲养的猫在屋顶上为情欲追逐,互相惨烈地嘶叫,让人的汗毛都为之竖立,这时我会想,动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们站在比较细腻的高点来回观人类,人不也是那样粗糙的动物吗?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偶尔……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生命的化妆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差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作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在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段落加赏析
郗悦咳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独的,唯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

19425288717求林清玄散文集佳句赏析
郗悦咳答: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精彩语句:(1)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2)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赏析点评: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野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它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 的坚定信念,为此,它“努力地...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赏析 散文欣赏
郗悦咳答:1、赏析: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2、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句子赏析
郗悦咳答:林清玄的 散文 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下面是我整理的林清玄散文 句子 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清玄散文句子赏析 《百合花开》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 故事 。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
郗悦咳答: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31、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着、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

19425288717林清玄的散文摘抄归纳
郗悦咳答:林清玄得散文摘抄1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得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得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得庄严境界。 完全得溶入,是无私得、无我得,无造作得,就好像灯泡得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通常我们非常恨、希望他早死得人,都会活得很长寿,这叫作怨憎会。往往我们很爱、希望长相厮...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集好段摘抄
郗悦咳答:林清玄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以下是我整理的林清玄散文集好段摘抄,欢迎阅读参考!1、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融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煮雪》2、感若相似,身必同受。芦花枫叶,因秋而发,这是秉持虔诚,与自然呼应。走在人群中的我们,又怎能冷俊孤傲。那供佛...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好句摘抄及出处
郗悦咳答:林清玄散文集好句摘抄 1、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

19425288717求林清玄短篇散文和赏析
郗悦咳答:而林清玄则是一派佛家风范,清清玄玄,不悲不嗔,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泳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是内容和形式,灵魂和肉体,历史和现实,瞬间和永远的结合体。在当代中国的散文文坛上,林清玄是以其艺术个性著称的佼佼者之一。他擅长将眼前的与记忆中的景物,现...

19425288717林清玄散文集的摘抄
郗悦咳答: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以下是我收集的林清玄散文集的摘抄,欢迎查看! 1、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 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


(编辑:文贸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