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六计趁火打劫典故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1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答: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意思: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当敌方矛盾突出,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可不急于去趁火打劫。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

三十六计有哪些典故
答:2009-06-02 三十六计典故 简介 297 2017-02-15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有何典故及其解释 4 2010-09-11 三十六计的解释及典故 20 2018-01-20 三十六计是什么,有什么典故或故事 2018-01-24 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20 2007-11-03 高人,在历史上,《三十六计》,分别都有哪些典故啊。 36 ...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5)
答:此计名出自吴承恩的章回小说《西游记》,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正处于一片混乱时,乘机偷抢人家的东西。令敌人发生混乱有三种情况: 一是内忧,二外患,三是内外交困。这些混乱就是敌方之“火”,应抓住机会,明助暗夺,乘危取利,落井下石,打击敌人。只是在趁火打劫之时要注意: 既要渔利,...

《三十六计》中胜敌计的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 ...
答:趁火打劫就是趁着对方内乱不堪无暇顾及,趁机进攻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国力大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塞外的游牧民族乘此机会入中中原开始了五胡乱华时期。声东击西就是表面上攻击一个地方吸引敌方大部分注意力,实际上将全部力量攻击另一个地方。黄巾起义末期曹操和刘备围攻...

关于三十六计中智谋的故事
答: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及故事有哪些?
答:曹操试图借刘表之手杀死祢衡,以及刘表借黄祖之手成功杀了祢衡,都是借刀杀人;郭嘉遗计定辽东也是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黄忠和法正杀掉夏侯渊,就是用的以逸待劳;张飞战马超也是。第五计 趁火打劫。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吕布和陈宫就是用的趁火打劫占领了曹操的山东。第六计 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中每一计的典故,越简单越好
答:帝王之师李泌为肃宗规划“以逸待劳”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东忽西,作势要攻打叛军所占的范阳、洛阳及长安三地,让他们为彼此救援,在数千里的军道上疲于奔命…… 《趁火打劫》: 五代时期,后唐皇帝李从珂篡位后,便与他的妹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同床异梦、势同水火。契丹明主耶律德光在策略家韩延徽的规划下,...

趁火打劫属于36计的什么计谋
答:趁火打劫属于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原指趁人家家里失火,混乱无主的时候去劫窃,现比喻乘人之危,捞取好处。相关的内容如下:1、在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和案例都展示了趁火打劫的成功应用。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中国军民并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所...

在《三国演义》中重点描写了36种计策,详细故事情节内容是什么?_百度...
答:第五计 趁火打劫。 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吕布和陈宫就是用的趁火打劫占领了曹操的山东。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诸葛亮派赵云在箕谷率领少量军队作为疑兵,自己欲率大军出斜谷,就是用的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诸葛亮陷害司马懿,司马懿陷害诸葛亮,都是用的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姜维挖地道企...

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
答: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

荀佩雁15617516328:    三十六计里第五计趁火打劫是什么意思? -
夏宋奔:      :[答案] 在易经中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

荀佩雁15617516328:    三十六计里第五计趁火打劫是什么意思? -
夏宋奔:      : 在易经中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注释】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

荀佩雁15617516328: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的典故发生在什么时期? -
夏宋奔:      : 春秋时期.

荀佩雁15617516328: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第四计趁火打劫讲解 -
夏宋奔:      :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荀佩雁15617516328:    成语故事趁火打劫36 -
夏宋奔:      : 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1、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2、“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则日: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徐珂《清稗类钞之盗贼类之趁火打劫》)

荀佩雁15617516328:    趁火打劫的故事短一点儿 -
夏宋奔:      :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

荀佩雁15617516328:    三十六计中乘别人危难的时候加以攻击的是哪一计 -
夏宋奔:      : 趁火打劫

荀佩雁15617516328:    趁火打劫是36计中的多少计?此计最早始于哪? -
夏宋奔:      : 第5计 最早出现于《西游记》当中,说唐僧师徒,路过一座庙在那里过夜,方丈一直想得到一件称心的袈纱,由于悟空把袈纱拿出,向外人显示,方丈见了爱不释手,便联合徒弟烧房来抢夺袈纱.... .【计名探源】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 的财物.

荀佩雁15617516328:    三十 六计之孙子兵法故事 -
夏宋奔:      :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注释】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②兵...


相关链接: 三十六计最狡猾的计 | 三十六计哪一计最有用 | 三十六计哪计最厉害 | 三十六计哪一计最狠 | 三十六计最简单记忆法 | 三十六计最狠的一招 | 三十六式阴阳技巧口诀 | 三十六计全文及典故 | 三十六计对现在有用吗 | 三十六计必背十句口诀 | 三十六计全解详细 | 三十六计走为上猜动物 | 《孙子兵法》全文 | 三十六计最毒的计策 | 三十六计最毒的一计 | 三十六计的来源和典故 | 三十六计最狠毒的一计 | 趁火打劫故事典故道理 | 《三十六计》完整版 | 三十六计正确顺序 | 三十六计完整版 | 三十六计全文及解释 | 趁火打劫经典案例 | 欲擒故纵 三十六计 十六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趁火打劫的寓言故事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