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1

简述儒家思想,道家(道教),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少于3000...
答:儒佛道三教曾以不同的人生哲学在历史上对中国人的心理调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在物质财富和人的物欲同步迅速增长的当今之世,佛教在净化人的心灵等方面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上千年的递嬗演变中,最终形成的是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这样一种“三教合一”的...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答: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年来,人们遵循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理念。儒家偏入世,注重仁、义、礼、智、信。信奉“以人为本”,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偏出世,注重清心寡欲、无为而为。鼓励人们亲近自然、淡泊名利、顺其自然。佛法包含世间法,以...

中国文化的三教合一
答: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

如何看待“儒释道”与华夏文化?
答:儒释道三种文化的核心经典融入了华夏文明,丰富了文明体系。但是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很多支撑华夏民族走到今天的精神,没有被归纳其中。华夏文明作为世界著名的古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华夏文明不是简简单单的单线发展,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和发展而形成的多元化文化。例如,华夏文明中的信仰...

中国文化史的论文,关于儒佛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000字左右,急急急...
答:在艺术,绘画等等诸多方面,三教合一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7]244-250儒、佛、道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融合的过程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三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贯穿了整个中世纪。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了解,以更好地分析其间的关系,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
答:以儒治世,以道养生,以佛修心!儒释道三者,小者见异,大者见同。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修齐治平---儒家 天人合一---道家 梵我一如---佛教 儒家叫明明德---止于至善 佛家叫开悟---大彻大悟 道家叫得道---与天地合其德 孔孟仁义忠恕 大乘真...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指的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答:老子的思想,若概括成一个字,就是“无”,其著述的《道德经》中记载“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儒释道三者,都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根基,作为现代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茶文化核心来自儒释道的
答:接着提出了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而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样就把儒、释、道和中国茶文化结合起来了。接着分别从儒、释、道和中国茶文化的关系分开阐述,儒教讲“中庸”,佛教讲“中观”,道教讲“天人合一”,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正、清、和、雅”,分别与儒、释、道的主要观点不...

儒释道哪个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为什么?
答:大概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公元60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中华文化给同化和改造了,与印度的原始佛教有了非常多的差别。我们之所以将释道儒三教并列,甚至有时候会讲三教合一,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被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改造过的,是一个树干上生出来的三个分支而已。

详细说明儒释道三家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其时南北高僧居士辈出,终于使佛教成为足以与儒道相鼎立的一种理论势力,且透露出压倒儒道的趋势。以儒释佛道,以佛道补充儒。各派之间互相影响、渗透、取长补短,从生硬的捏合到有机的化合,使各家的思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提高。而与此同时,也就促使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提高。

乜盆戚15675921781: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主要指儒释道三家文化 -
叶淑杨:      :[答案] 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

乜盆戚15675921781:    谈谈儒、释、道三教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000字左右) -
叶淑杨:      :[答案] 你看一遍 了凡四训,基本就晓得明朝时期儒释道在中国社会中的情况以及联系了.

乜盆戚15675921781:    儒释道法之间的关系 -
叶淑杨:      :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们各有特色而又相互联系.儒家偏重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即人伦)的研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五伦八德的行为准则;道家偏重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天)的研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乜盆戚15675921781: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张力与结合在哪?试结合理论进行论述. -
叶淑杨:      :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

乜盆戚15675921781:    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结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
叶淑杨:      : 三者共同来谈有点泛泛.而理趣唯儒道,禅之谓觉顿之法,(走不出庄子)除此并无它义.三家之说为一体需知三家之区别.如人生哲学,道家教我大道深远是不可造作而可知,寻知识之过程,而儒家教我“欲工善其利,必先善其器”在认识知识这条理的大道上必须要有认识之工具才能更好获有知识.

乜盆戚15675921781: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文化精髓是什么? -
叶淑杨:      : 儒释道文化,三教的精华,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虽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讲是一非二.那么什么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禅.在道教来讲就是道;在儒家来讲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语表达不一样,言外之意都是说宇宙的绝对真实.我们安祥禅管它叫安祥,但是这个安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还是因人而异,随缘度化.打个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势.跟聋子就不能说悄悄话.因为人的认知局限性的不同,接受启发的条件就不一样.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禅?

乜盆戚15675921781:    什么是儒道互补 -
叶淑杨:      : 字面意思是儒家和到家相互补充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乜盆戚15675921781:    儒释道合流的特点及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影响 -
叶淑杨: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对儒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时的一些儒生,为了恢复儒家文化的辉煌,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一些内容,把儒学发展为理学,心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学新体系的建立和入学的新辉煌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完成合流,当时的代表人物有韩愈等.它对中国民间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儒学还是佛学和道学,在民间都是很有影响的,三教合流使民间对儒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仰,也使佛学和道学的一些内容为大家熟知.

乜盆戚15675921781:    儒释道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
叶淑杨:      : 审美意趣是中国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范畴.创作者个体思考如何在创作时释放审美意趣,如何使作品的审美意趣彰显个性色彩,直接影响艺术创作本身的价值和作品的生命力.从语言学上讲,意趣是“意”与“趣”,指思想和情趣.《中国古...

乜盆戚15675921781:    有没有哪个名人说过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三个源流的话? -
叶淑杨:      : 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唐.始于北周武帝时,直至唐代始以儒、佛、道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朱元璋曾自制僧律二十六条,颁于皇觉寺.内一款云:"凡有明经儒士,及云水高僧,及能文道士若欲留寺,听从其便,诸僧得以询问道理,晓解文辞."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三个源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是其中还是以儒为主,以儒为中心、儒释道的综合影响 文化层面:以《诗经》《楚辞》开创的现实、浪漫并行发展的文化源流,著名学者楼宇烈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过中国文化以儒为体,儒释道三者并一的说法.


类似导读:
  • 儒释道与中华文化
  • 儒释道与基督教
  • 儒释道与茶的关系
  •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儒释道与茶文化
  • 儒释道与西方思想
  •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
  •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傅佩荣
  • 儒释道的区别
  • 儒释道道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