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瑟福发现核式结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5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是什么?
答: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是核式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玻尔的原子理论给出这样的原子图像:1.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2.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原子核式结构
答: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核式原子结构是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在卢瑟福提出其核式原子结构之前,汤姆逊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枣糕式”的电子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正电部分是一...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有什么局限性?
答:卢瑟福的核式模型(行星模型)否定了汤姆生的“西瓜模型”,但它也不是最完美的。以后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原子中的电子并不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时那样有固定的轨道,而是形成电子云分布在原子核的外围。无法解释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待在核外。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

原子核是怎样被发现的?
答:因此在1911年,卢瑟福正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这一模型的提出对于认识原子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打开了原子那道神秘的大门。

1911年,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位于中心位置,核外电子绕核转动,与太阳系结构相似,称为核式结构;故选D.

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_百度知 ...
答:△ 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称“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如下:1911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等人,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他们预期,α粒子会毫不费力地击穿那些“西瓜”,...

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实验以及贡献
答:2. 1912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3、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乐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4、他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

证明电子是原子成分的实验
答:1912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

谁是最早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
答:从此元素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了。卢瑟福通过一系列核反应发现了质子也就是氢离子是一切原子核的组成成分,并预言了中子,中子后来由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并且最终确立了以质子和中子为基础的原子核结构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建立之后,元素周期律也得到了解释。卢瑟福后来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当然,就在...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结构
答:故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B正确;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提出量子化模型,故C正确;D、α射线是氦核流,不是电磁波.β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γ射线是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BC.

农姜关13562483281:    卢瑟福是怎么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的? -
昌沾婵:      : 卢瑟福设计的巧妙的实验,他把铀、镭等放射性元素放在一个铅制的容器里,在铅容器上只留一个小孔.由于铅能挡住放射线,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射线从小孔中射出来,成一束很窄的放射线.卢瑟福在放射线束附近放了一块很强的磁铁,结果发...

农姜关13562483281: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
昌沾婵:      :[答案] 根据相关的基础知识可知,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故答案为:质子;中子.

农姜关13562483281:    卢瑟福著名的( )确立了原子的( ).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 )模型. -
昌沾婵:      :[答案] α粒子散射实验 核式结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农姜关13562483281: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 -
昌沾婵: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的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据此可画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α粒子散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农姜关13562483281: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什么模型 -
昌沾婵:      : 卢瑟福带领他的学生做了α粒子散射试验 验证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建立了原子核式模型

农姜关13562483281: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 -
昌沾婵:      :[选项] A.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B.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接近原子核时受到的库仑斥力较大 C.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D. 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农姜关13562483281:    什么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
昌沾婵:      : .模型概述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 间里绕着核旋转,这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模型”.

农姜关13562483281:    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______模型之后,科学家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
昌沾婵:      :[答案] 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根据实验的现象提出,原子只能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把原子的这种结构成为核式结构. 故答案为:原子核式结构;质子;中子.


相关链接: 卢瑟福发现了什么 |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 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吗 |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过程 | 卢瑟福的贡献有哪些 |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 | 卢瑟福发现质子方程式 | 卢瑟福如何发现质子 |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 核式结构 | α粒子散射实验 | 卢瑟福怎么发现质子 | 卢瑟福核式结构图 |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内容 | 卢瑟福发现质子核反应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 卢瑟福原子结构学说 | 卢瑟福原子核人工转变 |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图 | 卢瑟福质子是怎么来的 | 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内容 | 卢瑟福发现中子 | 卢瑟福发现核子 |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 卢瑟福原子模型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