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取精华弃糟粕的历史例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7

毛主席早年推崇曾国藩,为何晚年却很少提及?刘伯承:其人不可取
答:但毛泽东对曾国藩的推崇并非照单全收,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治学等方面对曾国藩表示肯定,但在阶级立场、政治倾向等方面,毛泽东则“抛弃”了曾国藩。 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以 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辨析事物,虽然曾国藩的思想与行事给毛泽东带去了启发,但毛泽东对曾国藩的感情慢慢变得复杂。 曾国藩作为封建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例子有哪些?
答:比如儒家文化中的孝是孝敬尊敬父母,爱护她们顺从他们,但是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对父母绝对的顺从也是不可取的,要分清什么事情,不能愚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这就是精华。

你知道哪些“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的例子?
答: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脏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被千古流传,人人皆知,而他很多有意义的教育的句子很多人都记不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的精华和糟粕中的标准是什么?
答: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糟粕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好、坏部分。像儒家文化中强调孝顺、家和万事兴和家国观念的文化就是精华,因为它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起推动作用,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合公序良俗。举个例子,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      丰子恺的《卖羊图》中农人牵两只羊用了两条绳子,一位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一条绳子就够了。这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牵头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抓住了关键,才能更好的掌握全局,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

举例子,说说如何理解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答: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再譬如:1979年的“改革与开放”,我们汲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搞活经济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活力,但我们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都吸取,比如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不良习俗等糟粕,我们有选择性地接纳和排除。这个过程也是“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读书为什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答:能于国家有利者,还是读通经典者. <<佛>>和<<老子>>其实大意一样,<<佛>>要讲的全面,细微,更容易接受,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二代,更精确,系统的经典.所以现在要读经要提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上上之举.所以说历史也好经典也好还得自己去读,而不能过分提倡,只有当历史自然的融入大众的洪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出处是哪里?
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发表的《拿来主义》中,涉及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意思,但没有明确地使用这个词语。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对个体来说,接受外来或新鲜的文化或者...

“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什么意思?
答: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节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

古今中外名人守法用法的故事
答:董宣“强项令”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 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 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公主立即回宫向...

甘寿柄17742999458: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子 -
廖衬殃:      :[答案] 吃苹果吃掉的就是精华,扔掉的就是糟粕

甘寿柄17742999458:    什么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赶时间,到8点就要了 -
廖衬殃:      :[答案] 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吧.你要取其精华就是吸收它古典的美感,谦虚退让的儒家文化的精髓 去其糟粕就是不要继承专制制度啊,不要裹小脚的习俗啊.

甘寿柄17742999458:    有关扬弃的事例 -
廖衬殃:      : 文天祥舍生取义,弘扬了民族精神,舍弃了个人利禄. 陶渊明挂印辞官,张扬了个人骨气,舍弃了仕途恒通. 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一方面的意思,前者意义更广.

甘寿柄17742999458:    求关于传统美德的事实论据 -
廖衬殃: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

甘寿柄17742999458:    关于熟读精思的事例 -
廖衬殃:      : 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时有段很精辟的话:“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无疑,这是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堪资借鉴.要做到博观精取,首先要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宋代朱熹的“剥皮、去肉、见髓”之法,颇有见地.他说:书之精华,“犹如数重物色包裹里许”,须要一重重剥开,“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

甘寿柄17742999458:    卖油翁的故事,阿鲁学艺,越人造车,庖丁解牛,哪个不是工匠精神 -
廖衬殃:      : 越人造车.不是工匠精神,是反面案例. 越人造车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向别人学习当然是对的,但是应该有所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是连糟粕也一并纳入怀中,就会栽跟头了 . 故事讲的是越国没有车,有一个旅游的越人在晋国和楚国的交接处的郊外弄到一辆车 车轴腐朽并且车轮破败,车辕已经被毁坏了.已经没办法再用了 但是越人的家乡没有.于是用船载回去,并且告诉乡亲们,看到的人相信了那个越人的话,以为车本来就是这样造的,就都纷纷效仿做成相似的样子.一段时间后,别的国家的人看到了笑话他们车子的拙劣.越人不信他们的话,没有理会.到了有外敌侵略越国的时候.越国就用这样简陋的车去御敌.结果,车都坏了,打仗败给了敌人,但始终不知道真正的车是怎么造的 .

甘寿柄17742999458:    关于辩证否定观的问题, 吐故纳新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怎么理解? 我不懂 朋友举个例子 -
廖衬殃:      :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

甘寿柄17742999458:    举出三个古代的礼仪至今仍在使用例子,说明礼仪具有传统继承性的特征 -
廖衬殃:      : 满月酒、周岁晏、成年礼

甘寿柄17742999458:    “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什么意思? -
廖衬殃:      : 原句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是鲁迅说的,源于鲁迅的《拿来主义》.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原意: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鲁迅.《且介亭杂文》.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甘寿柄17742999458:    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廖衬殃:      : 传统文化受历史的局限,其中,有很多封建迷信思想,是与当代价值观相背离的.比如,忠君的思想,鬼神的思想,宿命论的思想,等等,都是必须要抛弃的. 而其核心的价值取向,比如,艰苦奋斗精神、诚实守信思想、爱国爱民思想、勤俭节约思想、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思想、互助互爱思想、见义勇为思想,等等,都需要重新确立起来,形成新社会新道德.


相关链接: 名人取其精华的素材 | 关于传统糟粕的例子 | 取精华去糟粕的例子 | 传统文化十大糟粕 | 取精华去糟粕名人事例 | 取精华去糟粕高的案例 | 糟粕精华名人故事 | 传统文化精华和糟粕的例子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事例 | 外来文化糟粕的例子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高中政治 | 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的例子 | 取精华去糟粕高中例子 | 去其糟粕去其精华事例 | 去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例子 | 取精华去糟粕议论文 | 传统文化精华糟粕例子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文 | 精华与糟粕的名人事例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例子 | 吸取精华去除糟粕例子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文 | 名人取其精华的例子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例子 | 去糟粕留精华例子 | 有关取其精华的例子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