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淳于髡的典故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0

一鸣惊人的典故原文
答:两年多过去了,齐威王愈发沈迷于酒色,每天只是喝酒打猎,把国家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开始贪污失职,国家越来越弱,邻近的国家都企图趁机来侵犯,正直的官吏和老百姓都十分担忧,但又不敢向齐威王劝谏,害怕招来罪责。有一个谋士叫淳于髡,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平时常用...

乐极生悲这个成语来源哪个英雄人物
答:齐威王妫姓田氏,本名田因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第四代君主,华夏族。从齐威王的事迹中来看,他经常会耽于享乐,继位初期沉迷酒色歌舞,邹忌劝过他,他改了;齐威王九年,他的姬妾劝他励精图治,他照做了,重用刚直的即墨大夫,烹杀奸佞;还有就是乐极生悲的例子,爽快地接纳了淳于髡的建议,而且这个...

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答: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介绍如下:淳于髡告诉齐威王,说齐国里有一只大鸟,就栖息在王宫的后院中,已经有三年没有振翅高飞和鸣叫了。齐威王听了,豁然开朗,就说这鸟只是不飞罢了,一旦起飞那就是冲破了云霄,一旦鸣叫,那就会震惊全国乃至天下的人们。不久齐威王召集了齐国各地的官员来到朝堂之上,在经过自己...

齐欲伐魏中淳于髡是怎样说服楚王的
答: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淳于髡之能够说服齐王,关键是他善于用寓言故事来把这层道理生动、直接的讲明白。由于典故、寓言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所以说服力量强...

朝秦暮楚典故
答:朝秦暮楚典故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

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的典故是什么?韵含了那些哲学道理
答:"乐极生悲”——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这个成语的典故: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果然不辜负齐王重托,到了赵国就请来了10...

犬兔相争成语故事_成语“犬兔相争”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答:战国时,齐宣王将要出兵攻打魏国,齐国上大夫淳于髡(kun)对齐宣王说:“韩国有一只名叫卢的黑狗,是只有名的猎狗,它跑得特别快。有一只狡兔,叫做车郭俊,是出名的狡兔。一次,韩卢去追赶那只车郭遗,想捉住它。可是,它绕着山追了三圈,又翻山越岭地追赶了五个来回,其结果是都精’疲力竭了...

“一鸣惊人”的典故,50字左右,不要太长!
答:就这样过了三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大臣们对国家的安危很担心,却又不敢提出劝告。大夫淳于髡知道齐王喜欢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故意对他说:“宫中有一只大鸟,三年来都不飞不叫,大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聪明的齐王一听就明白淳于髡的用意,就回答他说:“这只鸟不是普通的鸟,...

淳于髡以礼搬救兵文言文翻译
答:齐国人!杯盘狼藉,一鸣惊人,乐其生悲等成语都和他有关系!是齐国入赘的女婿,身高虽然不足七尺,但是博学多才,善于辩论,经常代表齐国出使各国。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提起齐威王,最著名的莫过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了,当然这个典故也离不开他的手下,一个叫淳于髡(kun)的人。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的作品评析
答:淳于髡之能够说服齐王,关键是他善于用寓言故事来把这层道理生动、直接的讲明白。由于典故、寓言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所以说服力量强,传播面积广。运用典故最关键的是要将寓言故事用得十分恰当,这样才能发挥典故的启迪作用。我们在说服他人之前,不仅应多联想寓言和典故,而且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故事收集...

陆勇杜18292267654:    淳于髡论饮酒是什么典故?
颜伯美:      :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他虽然身高不足七尺,但是语言流畅、能言善辩, 多次出使各诸侯国,从来都没有受到过屈辱.公元前371年,楚国派大军侵略齐国.齐国难以抵抗...

陆勇杜18292267654:    有谁知道孟子智辩淳于髡的故事吗?
颜伯美:      : 战国时代的一天,孟子与淳于髡展开了一场辩论.淳于髡说:“男女授受不亲,这是礼制所规定的吗?”孟子答:“当然是礼制规定的.”淳于髡紧接又问:“假使嫂子掉...

陆勇杜18292267654:    古代君王纳谏的故事 -
颜伯美:      : 有个典故叫一鸣惊人,就是讲纳谏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

陆勇杜18292267654:    淳于髡酒讽齐王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颜伯美:      : 淳于髡,战国时齐国学者、幽默家,他多才善辩,以博学著称.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被任为大夫,曾多次讽谏齐威王和邹忌改革内政.他嗜酒,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陆勇杜18292267654:    《史记》中的一个故事(200字就够了) 急啊~~ -
颜伯美: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陆勇杜18292267654:    《史记 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 -
颜伯美:      : 在《滑稽列传》中淳于髡知道齐威王胸有大志,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所以说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来暗示齐威王的理政状态,这也给齐威王有了一个很好的台阶,所以顿时醒悟. 这就是他谈言微中的表现. 司马迁是因为替他人说了几句实话而被当权的汉武帝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不过是为士大夫所轻贱的“弄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褒扬“好皇帝”,实在是因为刀剑悬于头顶,不敢再褒贬“孬皇帝”之故. 所以他写淳于髡这类人物的原因 可能是自嘲自己人生的滑稽、荒诞——几句实话,几乎丧命,与淳于髡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慨叹生不逢时. 也可能是戏谑不可一世的皇帝终究不过昙花一现.

陆勇杜18292267654:    齐国齐威王时的淳于髡有什么作为,有什么故事 -
颜伯美:      : 淳于髡是在讽刺齐威王,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 意在告诉他要励精图治.

陆勇杜18292267654:    淳于髡劝谏齐王的故事主要表现什么 -
颜伯美:      : 1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出兵伐齐.齐威王命淳于髡带“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向赵国求援,淳于髡向赵王陈明利害关系.请其出兵.赵国当即派“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齐威王大喜,在后宫摆宴...

陆勇杜18292267654:    淳于髡的译文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 -
颜伯美:      :[答案]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黄鹄.出了都城门,中途那只黄鹄飞走了,他只好托着空笼子,编造了一篇假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进献黄鹄,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黄鹄干竭,放出让它喝水,不料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

陆勇杜18292267654:    淳于髡 的翻译 -
颜伯美: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不妥!滑稽:能言善辩),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


相关链接: 淳于髡为什么叫髡 | 淳于髡一鸣惊人的故事 | 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淳于髡 | 孙膑 | 楚庄王的三个典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曹刿论战 |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 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齐威王 | 髡是什么意思 | 东方朔 | 荀子 | 优旃 | 如何评价淳于髡 | 淳于髡是怎样说服齐王的 | 髡肉 | 邹忌劝谏齐王的目的 | 一鸣惊人淳于髡者译文 | 淳于髡的进谏艺术 | 淳于髡劝谏齐王的不飞不鸣的故事 |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 | 髡人 释义 | 淳于是复姓吗 | 稷下先生淳于髡 | 名人评价淳于髡 | 髡怎么读淳于髡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